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时间:2022-01-20 11:37:00

导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即“授人以渔”),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另外在考核上应变单一卷面考核为多元考核体系。目前除一些特殊专业外,闭卷书面考核成了绝大多数学校几乎唯一的考核方法。不可否认,卷面考核永远是学校的一种重要的考核方法,但它不应该是唯一的,排它的。对不需过分记忆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开卷和半开卷考核完全是行之有效的;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课程设计、实验考核、作品制作也是可行的。多元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多元化人材。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教学环境的营造。在教学心理的营造上,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都很乐意参加。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总之,利用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四、优化教师队伍是根本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新型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高质量的教师取决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有助于教师创新性培养,许多学者对创新型教师进行了研究。如日本学者思田彰认为,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第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三,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第四,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第五,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第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创新素质较高的教师,即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包括: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重视过程学习;重视实践活动,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

其次,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型教师之所以能胜任对学生创造活动的引导和启发。在于其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其三,独特的个性品质。如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热爱创造性学生,富有幽默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

其四,灵活的教学艺术。创新型教师的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他们往往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在教学方式上,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中国几千年来基本上沿袭的是灌输式教学,至今仍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老师上课喜欢讲满课时,很少展开讨论,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养成教师不求进取,满足于应付交差的心态。“坦率地说,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师看似轻松,实质上要求和压力比灌输式教学高得多。教学工作者要自觉实现这种转变。”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外甚至是在工作时间之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当然,学校和各级领导也应注意发挥激励机制的效应,激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境中拼搏奋进,尽早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谢群浩.信息技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3]利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智能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深圳市南头小学.

【摘要】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目前教育界正在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和优化教师队伍等四方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