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26 03:21:00

导语:教师课堂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师课堂管理论文

(一)教师应具备的课堂管理能力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实际能力,另一种是潜在能力。潜能是实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实际能力则是潜能的展现。以教学为例,包含备课、组织教学、课后辅导等。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知识,并能正确地评价整个教学。优秀教师应具备这些基本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自尊自爱、通情达理、独立性强、自控力强、以教为乐等。然而,上好一堂课仅仅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记忆能力、管理能力和板书能力等。

1.课堂准备。一名教师首先要准备好的是为这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也包括心理上的准备。老师要尽可能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准备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当然,良好的记忆力使教师不照本宣科,教学娴熟,有逻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走进课堂前,教师势必对自己的学生有一定的心理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正向估价是:①他们在课堂上是想学习的。即使那些假装不学习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愿望;②多数学生想寻找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要施行个别化教育,这样会使学生有求帮助的愿望得到满足;③他们希望公平。教师的课堂不公平往往首先表现在那些差生上,教师很少提问这类学生,他们的回答很少得到表扬。为了实现学生期望的公平,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实施补偿原则,以便对害羞的、迟钝的、安静的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的保护。这样就可以正确估价学生接受管理的积极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负向估价是:他们注意的是学生的懒惰散漫,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对学生问题随意处理,祸及全班,影响到其他学生。在大学,随着学生判断力的提高,对施罚者往往带上自己的看法,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如果一个教师受学生的欢迎,威望较高,这种涟漪效应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2.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1)优化结构。这是现代管理“整分合”(整体结构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在教学管理中创造性的灵活运用。优化课堂结构是指教学环节及其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宏观管理。如习题课的教学采用“引入—探究—强化—拓宽”四个环节组织教学;概念课采用“引入概念—建立概念—运用概念—巩固概念”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课,采用一个概念的形式、一个定理的判断、一篇范文的剖析、一道例题的分析,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法”课采用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经由感知—理解—巩固—吸收运用的过程,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等等。这样使整个课分为相连的几个环节,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满完成。

(2)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管理艺术的重要方面。如引发“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思想内容,把教育内容主动、适度、潜移默化于教学过程中。调整他们的心态,排除心理障碍,激励他们变自卑为自信,变自负为自强,变落后为先进。随着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状况会有较大变化,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会出现障碍,思想情绪会发生波动,学习上会产生“困惑”。教师要善于体察分析,及时疏导,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3)科学运筹时间。科学运筹时间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一种教学管理艺术。就课堂教学而言,要解决好教学时间限定性与课本知识容量丰富性的矛盾、知识的积累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方法是较多的。一是对教材的再处理与再创造,因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适当有效的调整,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二是把握知识的生长点,采用新旧知识最佳衔接、交叉、渗透等方法,尽快扩大学习的效果,对“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各个环节要规定时限,明确教师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三是采用“隐性”复式教学,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向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足够的信息,科学地分配信息,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科学运筹时间,还要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师生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是每节课的前半小时,是最有效的时间。因此,要为每一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在有效时间内突出解决好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有一个坚实的课的中部,形成课堂教学的合理的、自然的节奏,使各个部分内容自然衔接,环环紧扣,并留有一个饶有回味的结尾。教师应视学生的情绪,在教学安排上做适当调整。

(4)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教学机智又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主要心理能力,而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射则是这一心理能力的显著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与师生情感的交流融汇,让学生愉快、轻快、自信地学习,这种和谐结合也是教学机智的美妙之处。

(二)气质和性格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气质是表现在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也会起一定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行为:①胆汁质,易冲动,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自制力,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②多血质,易动感情,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易转移。③黏液质,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意。心平气和,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强,但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忍、执拗、淡漠。④抑郁质,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小心,不善与人交往,胆小、孤僻、忸怩,与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有内倾型和外倾型。不论哪种气质类型、性格类型也好,只要教师能正确评价自己,充分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气质、性格中不利于教学的因素,都可以有效地管理课堂。

教师具备一定的处事能力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更好地传授知识。能力的具备是前提,而气质和性格使得教师具备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气质和性格中的不利因素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这也是每位教师应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朱久思.高等教育散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卢家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提要]不同教师具备不同个性的心理特征,对学生会产生不同感觉,也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分享“教”与“学”乐趣的场所。如何组织管理好课堂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侧重从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着手,分析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课堂。

[关键词]个性心理特征课堂管理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每个人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因而个人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适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作为教师,其个性心理必然会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教师的个性特征,特别是能力,对课堂管理的影响,从而为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