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细节研讨论文

时间:2022-10-10 10:32:00

导语:教育细节研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细节研讨论文

[摘要]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细节使习惯潜移默化,细节让教学活力灵动,细节使管理和谐温馨,细节让老师细腻美丽。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实现教育问题的解决,提高教育效益。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德育

学校无琐事,事事皆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教育事件、教育情境都是由很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

如今学校里大都是90后的一群孩子,相对而言,这一代的成长是平稳而幸福的,独生子女、小皇帝是属于他们的称谓;经济改革带给全社会的财富,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再像祖辈和父辈那样坎坷,使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富足而充满希望,这也养成了他们目空一切、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他们对于责任、道德这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并不重视,而做老师的正是要教会、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作为庄桥中心小学校长,我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责任感、道德观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课堂。

一、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

反思学校的德育,为什么主观上如此重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收效却不好?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格素质总是遭到质疑,这与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没有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操作性的定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赋予目标很强、很明确的操作性,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弟子规》、《三字经》就是这样的可操作语言的范本,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孩子们不能只会背诵这些条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于具体的行为,对其进行实际的评价。尊敬师长、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都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语言进行界定,不能空喊口号。

庄桥小学是排球项目的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班际排球赛,以往都是两个球队上来就打,打完了赢的欢呼,输的垂着头离开。自从学校提出“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口号后,参赛者关注了比赛中的细节,融和谐教育与体育比赛之中,真正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增加了比赛进场退场时双方队员握手交流的仪式等。比赛是激烈的,赛前赛后的气氛是那样的友好融洽,培育了队员以及观赛学生的美好情感,提升了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德育渗透在细节中所产生的精彩。

又如,我们平时上课常见的师生问候形式一般是:老师走上讲台喊“上课”,学生起立,齐喊“老师好”,之后老师回答,极少有老师会发现这一行为中所隐藏的教育意义。学校某位老师却敏锐地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细节,将其转化成为一次良好的德育契机。在走上讲台后,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喊“上课”,而是微笑着说:“同学们好!”学生则坐着喊:“老师好!”然后,他立正站好,先向学生标准地鞠了一躬,再喊“上课”,这时学生自觉地起立、鞠躬,然后端正地坐好。他随即问学生:“刚才老师先向大家问好、鞠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要想人敬我,我必先敬人。于可观、可感的细节之中,学生自觉地明白了道理。

二、细节促习惯潜移默化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直是学校的重要教育目标。我们也总是看到并感慨:学生在学校不乱扔纸屑,可一出校门,包装袋、餐巾纸就随处乱丢;离校时一边在彬彬有礼地鞠躬说着“老师再见”,一边趾高气扬地冲着奶奶把书包扔到老人手中。是孩子们的行为认识不够,是家校的教育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还是我们社会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是原因,但需要学校迫切落实的还在于提出习惯的要求,在细节的示范和强化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看到教室地板上的垃圾,拣起来,学生也会跟着这样做,这比反复强调要学生捡起地上的垃圾的效果好多了。如:在门口值岗或学生集会出操时,旁边的地上有小纸屑,我便会走过去随手拾起来,放进垃圾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要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文明习惯。现在令人欣慰的是:常常在我弯腰的时候,会有学生跑过来抢着捡起,或者会有学生在另一边捡起更小的碎片。

我们有时看到国外的课堂,学生坐姿自由松散,师生关系融洽,其实他们在某些细节上却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德国学生的课堂,学生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美国的教室里学生可以有各种样子,但是有严格的一条“不准打搅别人”,学生没有提意见老师不管,学生若提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老师必须得管。在相对自由的地方有更严格的细节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造就了高素质的群体。

在管理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时,老师不妨向获得迪斯尼美国优秀老师奖的克拉克先生学两招。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他捡起来;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你也应该说“对不起”;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每一个人都是由细节构成的,细节折射出人的涵养和品格,细节做好了,良好的习惯还会没有吗?三、细节助教学活力灵动

课堂不仅赋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品格。作为老师,我亦深感教学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性。曾教过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一个技术员,从校办厂转过来教书的,但是他的教学清晰严谨,板书工整流畅,总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开始写,分成三四栏,一节课下来往往正好写满一黑板,好像一页数学杂志,就从那时起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做笔记、算题目,渐渐地养成了认真、严谨学数学的习惯,学生时代的数学学习很顺利、也很享受。

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一段教学中,使课堂闪动灵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预先精心的设计,而是师生的课堂智慧和细节。有时,老师善于依托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于细节处巧妙设计活动,将教育教学渗透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一个小女生因为不忍心夺去蚂蚁的食物而没有扫掉地上的鸡骨头,结果自己所在班的卫生分被扣掉了。发现这件事后,我有意依托“小女孩不忍心扫垃圾”这样一处细节,在全班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女孩和蚂蚁”童话故事征集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围绕“女孩手拿扫帚,她的面前是一群蚂蚁正在忙碌地搬着一根鸡骨头……”这一情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灵气和智慧编织成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学生们个个都变成了面对鸡骨头不断进行“思想斗争”的“小女孩”,完全和弱小的蚂蚁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场”“情感场”。依托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征集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生命,同情他人,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依托这样一个细节,学校将德育的目标与要求深深地融入学生内心世界,由此而获得的教育效果会因为教育的“及时、入境”而更加长久。

关注教学评价中的细节,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体现人性的关怀、更有效度。学校语文测试里经常出现“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下来”这样的题目,这真能反映出学生喜欢这首诗的情感吗?学生往往是挑好写的写。可见,评价中,学校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考察活动的非期望效应。再如,“与父母说说自己心里的秘密”之类的题目,情境不合适就不能体现教育中的公平,还有可能产生潜在的伤害。

四、细节令管理和谐温馨

一次,庄桥中心小学几位领导去参观一个寄宿学校,看了学生宿舍后,很有感触,他们的学生宿舍很干净、很整齐,床上、床下、窗台、壁挂,处处渗透着一种温馨、一种素质,特别是宿舍文化,让人感到教育真是无处不在。该校领导说:“宿舍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地方。为此,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宿舍的管理。”是啊,学校管理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庄桥中心小学从来都不进行上班签到之类的。有的老师偶尔迟到几分钟,也肯定是确有特殊情况,我从来不过问,甚至遇见了也尽量避开走,免得老师难堪。有一段时间,有几位老师上班经常迟到,我就在全校老师例会上说:“最近由于我工作失职,没有很好地抓考勤工作,所以有老师就用‘实际行动’向我提出警告。在此,我认真接受大家的批评,重申校纪,每位老师要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这样一番幽默风趣的批评不仅展现了自身的内涵、素养,也充分照顾到了老师的体面,更易使老师从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迅速改正,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学校开展的“教育温馨提示卡”活动,让老师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教育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上交给校长室;学校根据实际问题区别对待,有的在集会时进行教育,有的在每周例会上布置,有的进行个别沟通等。这样,观察与反省学校管理细节的眼睛一下子变成了五六十双,人人参与管理,学校的管理向细节深处发展。两年来,学校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人人敢于对学校工作论优议劣、人人勇于为学校献计献策的好风气。

在学校管理上,管理者既要重视硬细节的建设,也要关注那些软细节。比如学校的门卫文化。门卫是一个学校的窗口,除了要营造好简洁合理的门卫环境外,还应该注重新时期所需要的软内容。毕竟,传达室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看看门、关关门、扫扫地、分分报,除了应该具备的敬业尽职和勤劳热情,更包涵了形象、礼仪、交际、修养等文化在里面。正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所说:传达室应该是一种“舒服的文化”。

班级管理方面,学校要关注教室细节,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让教室成为育人的阵地。本学期,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全校25个班级各显神通,充分显示班级个性特点的同时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全校营造出一个个有形有色、有品位、有内涵的学习环境: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龙的传人”;有展示学生特长的“我型我秀”;有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有新颖美观的板报阵地;有体现良好行为的“卫生角”“图书角”“生物角”;有体现温馨互动的“心情树”“策略墙”;更有展示学校特色文化的“诗露花语”“排球小将”“书法天地”……通过这次活动,学校不但提高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爱班爱校的热情,使他们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浸润中涵养大气、完善自我。

五、细节让老师细腻美丽

优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细节的,把每个细节都精心打造成光环,环环相扣,就构成了生命的彩虹。有一位班主任看到给学校垒墙的民工中午吃饭,他们的手是那样粗糙,吃的是煎饼和咸菜,却吃得那样香,就让吃厌了大鱼大肉的学生们悄悄路过民工旁边,看看这些风吹日晒的大人在吃什么?回到教室后,他告诉学生:你们每天穿得暖,吃得好,可是想没想过,你们的很多家长,也是这样辛苦和节俭。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很深的触动,有的眼里含了泪花。优秀的老师都是细心人,能及时抓住身边各种生动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唤醒。

庄桥中心小学要求老师要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清晨进校时,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必须还礼;如果老师与学生的长辈交流,老师要谦和有礼;学习雷锋,学生要学,老师也要有行动;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老师在黑板上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字也写得工整;学生在校不能吃零食,老师的办公室就不能让学生看到有零食……老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和影响学生。

教育工作者是在学生心灵中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真正的教育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提醒,是老师一个宽容的微笑,是老师会心的一个眼神,是老师无意的一个举动,是老师无声的一个示范……这就是教育的细节,像春风细雨般呵护着春天的幼芽,轻轻地,淡淡地。柔柔地,水过无痕。这样的教育或许会使孩子受用一生,终身难忘。

关注了细节,才真正关注了孩子。教育从细节开始,其实教育就是这么简单的,细小的,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