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教师伦理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0 10:17:00

导语:师专教师伦理存在问题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专教师伦理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伦理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淡薄、关爱学生力度不够、严谨治学精神欠缺、忽视课堂教学、自律意识亟待提高等。教师职业信念不坚定,情感投入不到位,忽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产生职业倦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有:突出师范特色的专业信念教育与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增强“师爱”意识,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树立课程改革意识并合理规划发展阶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两代师表”意识,不断寻求工作兴奋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伦理;教师专业化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伦理状况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伦理本义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教师伦理则是在学校教育职业活动中,教师调节与他人和社会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伦理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反映了教育教学利益关系,是教师能够承担社会职责完成职业使命的依据和保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的主要任务是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师资,教师伦理水平直接影响其从教后的观念和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一)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注重个人功利

爱岗敬业是教师伦理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甘做人才成长阶梯,才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完成“百年树人”的重任。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师专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淡薄。同时,一些教师功利观念过强,过分看重能给自己带来名利的行为,而对需要奉献的日常工作则不以为然,社会责任感降低。部分师专学生反映“老师上完课就走,不愿意在教室停留”“老师不太爱管事,对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装作看不见”“学生评价老师如果得分比较低,老师就生气”。由此可见,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负责任。

(二)关爱学生力度不够,师生关系疏远

关爱学生是教师伦理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关爱学生能够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融洽和谐的教育气氛,甚至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才能的一些不足。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师专教师伦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学生普遍反映,多数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学生缺少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一些学生指出教师存在“记不住学生的名字,上课提问喊学号”“冷漠,躲着学生,不愿意和学生做朋友”等不良表现。一些学生形容自己对老师是“单相思”。部分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老师比较生疏,与老师的情感关系和心理距离较远,对教师的要求和行为必然缺乏认同和接纳。

(三)严谨治学精神欠缺,忽视课堂教学

严谨治学是教师伦理的根本要素,是指教师研究学问应保持严肃谨慎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部分师专教师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完全能够胜任工作,因而不注重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缺乏积极进取和潜心钻研的精神。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课堂知识讲授缺乏独立见解,照本宣科,机械重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再加上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不严,学生逃课及上课睡觉现象常有发生。

(四)为人师表作用不明显,自律意识亟待提高

为人师表是教师伦理区别于其他职业伦理的重要标志,是指教师的品德和人格应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是最直接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师专教师是“师表之师表”,因而对其品行的要求更高。部分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违反职业纪律:有的上课接打手机,随意中断课堂教学;有的打乱课程计划安排,随意调课;有的因为其他事务误课,随意缩短教学时间;有的对学生态度强硬,高高在上。这些行为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问题的归因

(一)职业信念不坚定,成就需要缺乏,教师快乐体验不足

爱岗敬业是对教师工作态度的要求。师专一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方面社会环境是制约教师伦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师专教师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和蔓延,忽视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另一方面师专不注重对教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也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主观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缺乏职业理想和信念。其次是教师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情感得到满足而获得快乐体验是教师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同其他高校相比,师专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较低,成就感和自尊感较为缺乏,这使得一些教师仅仅把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事业执着追求。(二)不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师爱意识偏差,教师情感投入不到位

教师伦理重点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师专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冷漠,尤其对学生缺乏了解,同其自身对师爱认识不足密切相关。一方面,师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需求强烈而且容易满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住校独立生活缺乏亲人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非常渴望教师代替父母的角色,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最亲近的成年人。学生“愿意和老师在一起聊天说话”,但又不敢主动接近老师,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能使他们获得不同层次的快乐和满足。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没有给学生必要的关心和爱护,致使学生情感缺失得不到弥补,对老师产生畏惧甚至不满心理。另一方面,一些老师对师爱的认识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教师对待学生应以心换心、以爱生爱、以情移情,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权力和威严。用严格要求代替关心爱护,用师道尊严强制遵守服从,其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教学模式单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忽视专业素养的提升

严谨治学是伦理规范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部分师专教师治学态度欠佳,一是由于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二是学校评价机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师专对教师的评价涉及思想态度、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等诸多方面,由于教师学识水平和治学态度不易进行量性分析。评价过程中难度较大,因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历、资历、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的指标上,导致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只追求显效性的成绩,忽视教学质量和知识积累等内在素质的提高;三是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产生思维定势。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比较困难,教师创新精神和钻研能力越来越弱,教学在低水平徘徊。另外,由于师专没有升学任务,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控力度不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识水平没有较高的要求,导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缺乏长远打算,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发展动力不足,钻研精神欠缺。

(四)品格修养欠缺,学生消极厌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师表意识是教师伦理的基本特征。部分师专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律意识较差主要归因于:一是个人修养存在问题,如傲慢、势利、自以为是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二是长期T作消耗与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师专由于在社会影响力、专业、学历、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反映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面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厌学情绪,加上不善于自我调节,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表现为:对工作缺乏热情,教学态度懒散,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自我约束意识减弱等。

三、解决的策略

(一)突出师范特色的专业信念教育与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师专对教师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回炉式教育”与“跟进式教育”的方式。“回炉式教育”主要指师专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与学生一道重温职业规范,接受职业理想信念再教育。“回炉式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教师伦理方面的充分体现,有利于教师伦理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跟进式教育”主要指教师应跟上学生的教育专业实践活动,分期分批参与到中小学教育观摩和教育见习等活动中。“跟进式教育”也是一种体验教育,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感受和思考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形成教师职业良心。上述两种教育方式中,教师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在主客体转换过程中教师伦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校应注重实施情感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如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为教师提供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为教师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这些情感的满足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岗位。

(二)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增强“师爱”意识,密切师生情感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可以说是教师伦理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这既取决于师生双方交往的频率和深度,也取决于教师的师爱意识。师专应积极为师生交往搭建平台,如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各项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举办各种读书学习及娱乐活动等,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加深师生交流,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教师是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工作,没有深厚情感做基础的教育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用爱和感情对待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对学生应多从生活上关怀和体贴,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尊重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充满期待,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

(三)树立课程改革意识,合理规划发展阶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伦理强调教师研究学问应持严肃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师专对教师钻研精神的培养必须紧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的一场新的革命,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变革。师专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机构,仍然沿袭多年以来固有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现实,不可能培养和造就新形势下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因此,师专应开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课程改革,动员全体教师积极钻研基础教育课改理论,重新整合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和讲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师专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师思考和研究问题,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关注课堂教学效果,重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师专教师应对自身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对自己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方向;了解学校,明确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确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积极采取行动,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强化“两代师表”意识,不断寻求工作兴奋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伦理要求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典范,增强“教师意识”是首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意识指教师对自己的身份以及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的认识。“我是教师”意识的增强,能够激励教师加强个人修养和完善自身形象,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楷模。

师专教师和学生是教师与准教师的关系,二者都应树立教师意识即“两代师表”意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完善自身形象。教师可以以生为鉴,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学生应以师为镜,经常检查和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教师和学生能成为两面镜子,互相映照对方真实的自我以及期待的自我,就能够实现教师伦理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另外,师专应积极营造教师伦理建设氛围,如悬挂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像、教育名言警句,经常举办优秀教师报告会、增强教师意识座谈会,提高师生自省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另一方面,师专教师应善于寻求新的工作兴奋点,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师专教师要善于思考和研究,注重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突破机械重复和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师专学生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道德品质等各不相同,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在这些复杂的情况中寻找新的兴奋点,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发自身的激情,焕发青春和活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履行自身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