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

时间:2022-08-27 10:29:00

导语:独家原创: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

摘要:中美两国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比较两国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投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差异,可以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美国基础教育比较

近几年中国媒体宣传过不少这样的事例——某中国孩子在国内接受应试教育,天性和智力受到压抑,到美国后接受启发式教育,学习兴趣大增,从精神面貌到学习成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事情也许是真的,但绝不是普遍现象。事实上,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像我国一些媒体宣传的那样好,恰恰相反,其教育质量问题为本国人民和政府所公认,美国不得不通过法律采取强制措施并拨出巨款来改变现状。布什的教育法案在美国国会曾以381对41票——少有的压倒多数通过,说明法案在全国受到拥护的程度,也说明美国基础教育问题的严重程度。

对此,我国的基础教育可以借鉴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地跟风与全盘西化地接受美国的基础教育经验,而应学会“拿来主义”,进行消化吸收,为我国基础教育所用。

一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

1.教学的课程内容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学术基础课程,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把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计算机列为“新基础课程”。由布什总统签发的《全美教育目标》中也对中小学核心学术课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外国语和艺术两门学科。概括说来,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外语、艺术已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核心课程。

而我国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课程对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就学科、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上,反对过去过分重视学科本位的倾向,主张三者兼顾。

2.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采用“个性教育”和“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后,布置作业,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相关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化教育,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而教育模式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标志。

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也由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转换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和“小组协作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的“网络探究”教学流于形式,由于中小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差,出现了信息迷航甚至学生玩游戏而教师不干预的所谓“网络放羊”现象;某些学校的课程整合也是机械整合,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电子搬家”,没有做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内容整合,也无法发挥“1+1>2”的优势,这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

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中美两国都十分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加强新教师的岗前培训,重视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而美国则主要表现为降低教师资格认证中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重视学科知识。

我国中小学师资主要是由师范教育培养而来。1983年10月,为了实现现代化和适应经济全球化,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11月,我国国家教委又提出要大力改革和加强各级师范教育。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目标的指导下,师范生的培养十分重视与教师职业相关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的设置。同时,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联系,重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各级部门都认真组织新课程教师培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研室制度对我国教师的成长、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一教材、同一年级、同一进度的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听课、点评、指导帮助新教师不仅使其尽快地适应角色、提高业务水平,更加有益于教师团队的协作发展,是我国教育的宝贵经验,并为国外教育改革所借鉴。

1986年,美国“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特别工作组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育作准备”的报告,这是美国把教学从职业转向专业的标志。美国教师政策的焦点是提高教师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减少与其他相关的课程。重知识、轻技术的趋势在教师资格认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为了使新晋教师尽快适应职业角色,近年来,美国开始实施学徒制。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新入职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但相对我国的教研室制度,美国的学徒制更加松散,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协作机制,主要表现在:美国的教师更为独立,新教师和其指导教师相互间较少交流;师徒间常常不教同一学科或年级,或者不在同一个教学点等等。这些因素影响了新教师与有经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过,随着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影响力的扩大,重视教育质量的改革促使教师之间就所教学科进行深入讨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类似中国教研室的紧密协作的结构正日渐形成。

4.教育体制的差异

美国体制灵活,政府较少干预教学。他们实行公立与公助私立并举的模式,在教学体系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市场与学生自由择校,政府只资助和重奖那些教学质量好、能出人才的学校与老师,使差的学校自然淘汰出局。竞争机制使得学校与老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的永久活力。而我国的教育体制相对较僵化,行政主导一切,缺乏竞争机制。一旦形成了行政命令,好坏只有听天由命,十年转不过弯来,很难适应知识的不断创新对教育的需求。对学校与老师过多的行政约束,如同绑住一个人的手脚让他们到大海中游泳一样,使学校与老师难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才能。

5.课程标准管理的比较

从基础教育的行政体制方面看,中国基本上是“垂直”的教育行政,即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在中国,中央一级设有主管教育的部门并直接干预教育事业,中央对教育事业实行统一的计划领导,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预算支出,中国的教育行政实行中央集中领导下分级管理的原则。1985年成立国家教委,成立教育部,使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得到精简。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权力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的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与权力都交给地方,省、市、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市、区决定。

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即“平行”的教育行政。联邦教育部不掌握教育行政权,不直接干预教育事业,地方自主占统治地位,联邦与地方是指导和协商的关系。因而美国的教育行政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学区是美国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承担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州的主要责任是制定教育政策,拟订法规等。因而美国的地方分权是以州集权为标志,并实行公众参与教育。

联邦政府不允许干涉州和地方的教育事务,长期以来美国对课程的管理主要是松散灵活性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致使美国教育质量呈下降趋势。为此,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克服缺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克服重重阻力,加大了联邦政府教育的控制,设立了全国统一课程标准。

二对我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的启示

纵观美国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它打破了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垄断地位,成功的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赋予了家长和学生更多的选权力,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丰富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办学理论和实践,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阶段,美国基础教育市场化的探索和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总结和思考美国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可以使我们在改革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国家有限资源的浪费,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优化课程结构应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8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术性必修课、减少选修课,使得美国中小学课程既提高了必修课的要求,又给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必修课

程与选修课程,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保持一个适度的比例,形成“学科群”的中

小学课程结构。

我国80、90年代出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计划中构建的课程结构,改变了过

去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把活动课程列为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选修课程,调整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增设了计算机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不仅有国家规定的课程,而且给地方留有一定余地开设本地特色课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比较而言,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力度还不够,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实施统一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现实情况是,必修课比例偏多,选修课比例偏小;数理课程比例较大,人文课程比例偏低,因此课程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应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课程结构。美国的课程改革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一方面,要加大选修课的比重,但必须注意选修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要适当,防止重蹈美国70年代因选修课程开设过滥而使教育质量不保的覆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需要和可能,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提高师资水平等。

2.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必须立足于本国基础教育的基本国情来制订不同地区的学校教育都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不具有地域性的。不同地区的学校教育都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不具有地域性的。然而,不同的民族、国家的学校教育受制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科技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传统等,它们都有不同的服务内容,而这种服务内容上的差异主要通过学校课程的差异性显示出来的。因此课程标准改革并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

3.优化课程结构

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术性必修课、减少选修课,使得美国中小学课程既提高了必修课的要求,又给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由于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导致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来没出现过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因此,自《全美2000年教育战略》制定全国统一标准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这些标准没有像我国那样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的功能,但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在这次课改中,改变了单一学科类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设置选修课,而且给地方留有一定余地开设本地特设课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但是,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改革的力度还不够,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实施统一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必修课比例偏多,选修课比例偏小;数理课程比例较大,人文课程比例偏低。因此课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下增加其灵活性。

4.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美国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通过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的方式,促使公立学校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市场面前,没有能力、没有实力的学校是无法适应受教育者的口味的,最终的结果将是被市场抛弃。那么如何建立这种竞争机制呢?美国的改革并没有单单停留在公立学校层面,而是成功的将这场竞争的范围扩大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无论“公”、“私”,只要能满足市场需要,适合学生家长的,都将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正式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美国的私立教育才能成为公立学校的竞争对手。回过头来看看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承认,民办教育是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它分担了过剩的生源,弥补了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的缺陷,但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民办教育的呢?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财政上,民办教育都无法享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这样的话,民办教育很难有实力和机会与公办教育竞争,那就更谈不上成为公办学校的竞争对手了。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想在教育领域建立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那就得让公办教育有对手可言

5.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认真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建设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组成的名师队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落实教师工资的统一发放,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三结论

通过中美两国中小学教育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化使各国中小学教育的个性特征与界限逐渐模糊。一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也许恰恰是他国最应当吸收的经验。

实事求是地正视中美教育的弊病、现状、强项,从美国的基础教育中获得收获。没有永远有效的制度,改革才是出路。深刻地分析出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是酝酿和实施适合当前教育改革和举措的前提,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我们既不应对传统盲目遵从,也不应全面否定。如何客观地总结本国以及他国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全球化要求教育政策的制订需从国际视野出发,对本国的教育模式、观念、内容和手段进行反思,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因此,教育改革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更是对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挑战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