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5 11:07:00

导语: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管理论文

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一、理解编者意图

要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对话。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首先要通过教材分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例如,过去线段是在直线的基础上认识的,由于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无法借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线的含义,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只让学生认识线段,而且采取直观和描述的方式。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不要任意拔高要求,可在学习长度单位和测量实物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先去量线段,再让学生认识到像这样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图形叫线段,使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体验线段的性质。

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就这一过程而言,在学习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的距离的长段。因此,在教师选择认知起点的时候,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就被设置了。显然,距离空间过长或过短都不是好事。而适宜的距离空间才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需的。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旧知识”。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与“数”和“形”打交道,就会积累许多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课,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形状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不能作为“全新”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了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利用钟表或结合课件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钟表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学中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材这一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对教科书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合理、有效的利用,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目的,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我在平时的课时备课程序一般是这样的:

1、认真阅读教材,凭个人的经验想一想每个例题、做一做和课后习题可能要求教师达到什么目标;再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的解题思路会是怎样的?课上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

2、看教师用书中关于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看一看其他版本的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如何编排的,有没有可供借鉴的东西,吸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

4、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写出自己的教学预案,预案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选方案”三个板块。写完后,再参考一下教育刊物或网上有关这个课题的教学设计,看一看,别人是怎么设计这节课的,有没有比较新颖的环节,再对自己的教学预案进行二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