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动感课堂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5 11:03:00

导语:多元化动感课堂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元化动感课堂管理论文

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力很强的复杂劳动。它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规格。它是师生间在课堂上以和谐共融的形式形成最大最佳的合力,提高效率、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时代呼吁创新,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求变,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情景,突破传统教学死气沉沉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多元化动感课堂,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数,让他们兴趣怏然地学习,这本身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课堂上,教师就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问题情景中独立钻研,培养和提高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进行研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现在,研究性"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直接介入"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几年来,我一直在研究性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创建多元化动感课堂模式,促进语文教学。

一、"自主探究"与多媒体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的产生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或有关辅助工具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媒体是学生主动学习,协助式探讨的认知工具。所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为建构主义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再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支持下,学生调阅计算机预先设计好的资料,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实现师—机—生互动,生—机—生互动,因此,师生、生生的信息互动更加及时,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为学生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的认知工具。这种研究和探索教学过程分五大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人机互动学习、问题分析阶段、信息收集自主探究、反馈信息总结延伸。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下信息收集和网上实践,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部处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阐明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通过电脑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在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的环境下达到自悟,从而促使情感的内化。在教授《苏州园林》这节全市创新推介课时,我通过在网上,收集到的有关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用Authorware的方式制作成电脑画面,进行图文并茂的演示;再利用有关苏州园林的vcd进行实际情景再现;利用电脑的音频解霸播放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舒缓音乐来增强情感渲染;最后我结合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先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录像介绍(只有主持人和现场画面没有配音)接着要他们进行知识性迁移——现场堂上配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强,对知识的把握和迁移都很到位,时效性与实用性并重。来观摩的市教研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获得老师们的认可。

二、在多媒体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主体意识,使学生能更好的合作互助。

合作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须要有的条件。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一般采取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种形式,因此使学生的参与面受到很大的限度,好学生回答的机会就多一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就少一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合作互助的精神。传统教学模式下所以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差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无法用常规手段突破,致使部分学生没有接受、理解和掌握,无疑是重要原因。我认为,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深,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差生"的出现。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网络的优势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和协助学习,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与机之间的合作,学生就会寻找学习伙伴,从而培养了协助精神。在《故宫博物院》一课中,我从其他教学软件上下载制作了故宫博物院的3D立体动态图,可以根据课文教授的内容进行仿真演示,我在这里首先采用"慢镜式"来突破教学难点,边问、边分析、边演示。即将教学中难度太深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可控制的慢镜头式的动画画面,让陡坡变缓道,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看电脑里的有关信息演示,对故宫博物院的系统布局有了十分明确的理解。其次,就是把课文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分成若干个梯次,然后通过媒体,分散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如遇到难懂的:“参观观察路线”问题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协助学习,分配好任务,一前一后两条路线进行“寻宝”,(宝物就是有关课文的内容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他们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信息自主探究的环节上,这种"动化"教学内容,"化静为动",“以动激趣","以动促思"。即。即让课本上静态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动画或半动画的画面,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有趣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画面,促使学生思考。"变抽象为形象",再现整个游览故宫的过程,丰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含量。学生的合作互助也从中充分体现出来。

多媒体教学能大容量、高密度的向学生提高数学信息,可以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在使用媒体时,必须强化主体意识,即首先解决媒体是为谁而设计的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的媒体设计必须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所以,在媒体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媒体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观点既要分析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我们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使之为我们动化教学内容、分化教学难点、强化教学主体服务,用它辅助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教法和学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三,借助多媒体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进一步推进研究教学的深度。

多年来,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一种传统。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的媒体被应用到课堂上来。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电教的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听、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信息,其中许多信息是读书、听讲所无法替代的。这就为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供了条件。而学生在学习中把视与思结合起来,采取开放式的学习,灵活自主地选择信息进行学习。或循序渐进、或跳跃前进、或随时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这一课时,在疏通文理后,我立刻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研究教学。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愚公移山》,激发兴趣,然后邀请几个学生进行创意的故事表演,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大胆创新。解决了课文的难点重点。接着我运用电脑显示当代愚公村的情况,报道网上的新一代愚公典型,请学生进行辩论赛,学生通过辩论中大量材料和事例的整理,逐步理解了教学目的,实质性探讨也深化愚公精神的弘扬。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异常好,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广泛好评。

因此,调动多媒体技术,促进研究性语文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它的教学模式很多,具体教法多样,但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开放学习。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调动多媒体技术,搭桥点拨,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从新旧知识间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胆创新,突破传统观念,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创立新理论。这样,在多元化动感课堂中,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