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教学培养论文
时间:2022-05-25 10:19:00
导语:历史社会教学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现实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教师可通过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敢问”;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创造条件,让学生“常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质疑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强调:“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讲的都是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故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法,更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具备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也就更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其实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烧开水时可以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案例: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到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负责接待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安排一所著名高中一名有影响的特级教师为他们开了一堂物理课。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训练有素,时间安排恰当。讲完课后,中国的教师不禁鼓起了掌。奇怪的是,美国教育学家一点表情都没有。这是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原来,这些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让我想起有人曾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作为成功。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乏。那么,我校学生的问题意识怎么样呢?为此,笔者随机对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做了一个抽样书面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七年级(比例%)八年级(比例%)九年级(比例%)
经常提问12%6%16%
偶尔提问20%14%24%
从来不问68%80%60%
从来不问原因害怕老师批评,不知从何下手,没有问的习惯,不愿动脑筋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淡薄,从来不问问题的学生占了大部分,尽管九年级提问人数稍有增加,但是据调查增加的背后却是“表面的繁华”,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所以才不得不问一些试卷,作业上的问题。调查显示不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不敢问、不会问、不愿问、不习惯问……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好奇性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的环境和氛围。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L比格曾经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教态要自然,笑脸相迎,热情大方,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以情动人,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在人格上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优劣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仅照顾到经常质疑的同学,而且要消除那些很少提问或不提问的学生的紧张情绪,使这部分学生敢于质疑。
2、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思考,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当时质疑,可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解,随时陈述自己的疑惑或见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质疑释疑的场所。
3、激励勇气,引导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不管什么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所提的问题,即使是芝麻西瓜一大堆,甚至提得不恰当,对这些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他所提的问题质量如何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动脑筋的一面;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帮助他树立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来提问;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在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就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质疑问难就能大胆了。我们的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有趣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信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感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质疑与释疑能力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思维技巧。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会问”,必须“教以渔”。即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有深刻性创造性挑战性的问题来。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找疑问。
1、做平凡人,从生活中找问题
流动的生活,流动的知识,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滚滚而来,来自生活的问题更能产生强烈的真实的效应。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例如:在介绍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让学生观察南方的民居主要的外在形态提问?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为什么南方的屋顶主要呈“人字形”?北方的屋顶形状和南方有什么差别?造成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2、做有心人,在热点中找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与我们课堂知识联系密切,如果不做留意,缺乏思考,一些很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就会成为过眼烟云。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引领学生抓住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社会热点,去发掘、捕捉,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当时俄罗斯与乌克兰便发生了天然气风波,最终以谈判和解,由于是个热点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交流了俄、乌两国的情况,同时也提出,我国作为一个消耗能源大国,其进口石油的渠道有哪些?为了更加安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如果碰到类似事件,又如何处理?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学生对本国的资源国情、为什么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系统都有了明确的了解。同时树立了节约能源,大力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的可持续观点。
3、做细心人,在破绽中找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自己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例如:笔者在教学“如何在地图判断方向”这一内容时,画出了若干幅经纬网地图,其中一幅如下图所示并问学生,这样的方向对吗?一开始有些同学没反应过来,还认为是对的,而在教室里又有不同的声音,然后课堂就非常热闹,同学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指出我画的这幅图存在什么问题,
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我就非常成功的解决了一个
重要的问题: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不管经纬线是多么弯曲,
一定要按经线定南北方向,纬线定东西方向。这点内容在同学
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的教学中碰到类似问题,基本不会在出错了。
4、做实在人,在标题中找问题
教材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课题、标题很多,抓住课题、标题质疑,往往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在讲《百家争鸣》时,可以鼓励学生:你看到这个标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请你告诉大家。学生会提问:“百家”指哪些家?为什么要争鸣?争鸣什么?结果会怎么样?等等。再讲“变革与争霸”时,学生也会提问:变革是什么意思?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何要变革?是谁与谁争霸?为什么要争霸?等等。这样从课题入手解剖,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
5、做想象人,在假设中找问题
提出某些不存在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相象能力。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众多人口”一目时,提问“假设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全国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开放的思维,许多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印象也很深,记忆也牢,认识也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是提出了:“假如我是山顶洞人,我的一天会如何度过?”、“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假如隋炀帝不开凿大运河,隋朝会灭亡吗?”等问题。
6、做勤快人,在情境中找问题
创设历史问题情境的手段可谓多样,可用实物媒体,如史料、照片、文物、图画等;也可用电教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软件等;也可以虚拟情境,如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等。历史情境的创设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再造历史的场景中,于是,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意识。在出示《长江之歌》那动听的旋律:“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后,学生提问:长江发源在哪里?长江流向何方?长江源流有什么特点?在讲授《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一课时,投影了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报纸材料和另一幅“”时期的宣传漫画——两个牧童骑在硕大无比的肥猪身上。学生看后大为惊讶,顿时提出问题:①《人民日报》怎么会登载这样严重失实的报道?世界舆论会怎么评价?②有人相信吗?为什么那时候人们像面对“皇帝的新装”那样不敢说真话?③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急于想从教学中获得答案。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常问”
1、让提问成为常规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我的做法:
(1)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节社会课,我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怎样来?我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2~4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2)课中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也有很多学生问题相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确定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就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
(3)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学生课前、课中提出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课堂的学习应该说解决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其实文本中还蕴涵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探究就不会深入。在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再次反复阅读课文,与文本再度交流、对话,发现问题。这些有一定深度、广度的问题,我不急于解决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探究。在适当的时间开展“问题解决”汇报会。让学生来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体会、方法以及解决的结果。
2、用评价激励提问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孩子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运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书面语言、默语、体态语言)通过即时性评价激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论学生提的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性评价”,作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这是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兴趣的有效手段。另外,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通过阶段性评价活动激趣。例如开展“智多星”竞赛活动,设计“智慧星”登记本,哪位学生提出好问题,哪位学生会解决问题,甚至有独特见解,就会把这个问题记在这本子上。注册一个好问题就可以得到一至三颗星星;同时为学生建立提问题积分制,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将分值定为1、2、3分。一个月一核算,分高者被评为“智多星”,连续两次被评为“智多星”的则被评为“小博士”,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一位学者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起点和重要抓手,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曾跟东2006,(5)
2、《“问题教学”之问题及对策》[J]朱开群..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4)
3、《例谈哲学教学应重视问题设置的“度”》[J]孔丽萍..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3)
4、《历史教育展望》余伟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 上一篇: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
- 下一篇: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段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