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验教学培养论文

时间:2022-05-25 09:15:00

导语:自然实验教学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然实验教学培养论文

创新思维是以新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通过学科教育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就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设计创新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中,就必须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创新情境,让学生产生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探求新知动机,激起学生思维兴趣。如在教学《电磁铁(一)》,一上课就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电磁铁’这三个字时,有什么想法或想问什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从课题联想到“磁铁”,又想到“电”,从中学生产生一系列问题:电磁铁有没有磁性?有没有两极?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等等。学生有了探索的问题和程序,就产生了探索的意向动因,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思维积极性得到提高,创新意识也油然而生。

二、放手实验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心理学家林崇德曾说:“在实践中除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自然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相信自己,敢想、善于想;敢做、善于做;敢说、善于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勇敢地走上自行解决问题的道路。

1、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心理、认知水平、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地进行。有的实验可以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集体设计;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并能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法。如《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弹簧秤、木块、砂纸、装有四个小轮子的薄木片、铁架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出各种方法来改变条件,测出摩擦力,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法:①用弹簧秤把木块分别放在砂纸的两个面上拉动,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②把木块放在装有小轮子的木片上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③把木块横放和侧放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④把带来的书本放在木块上面,拉动木块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⑤也有的用带来的笔作为轮子放在木块下,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⑥更有的同学把弹簧秤固定在铁架台上,抽动砂纸和木片进行测量。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探求科学的程序,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通过动手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在探索、操作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使他们获得比演示实验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上《空气在哪里》一课时,在证明“空气是否会占据空间”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三个实验:①小杯子底塞上一团纸,将杯子扣入水中淹没,取出时看杯中的纸是否湿了;②小杯子底塞上一团纸,将杯子扣入水中淹没,再倾斜让空气跑出,取出看纸是否湿了;③用带小漏斗的橡胶瓶塞塞紧小瓶,向漏斗内注水,水不会流进瓶内,将瓶塞拔松水会流进瓶内,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各组都发言总结出“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结论来。

3、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获得了较多的信息和事实,此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引导学生将获得的事实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以处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沉浮秘密》一课,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实践活动已获得了物体在水中占据空间变大时,物体会浮起来,变小时物体会沉下去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应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学生通过思考,很快会得出:“物体在水体积变大时,受到的浮力增大会上浮,体积缩小时,受到浮力减少会下沉。”这样做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思维训练中,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深化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巩固深化,目的不应仅限于巩固知识,而应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应用,另一方面还要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压缩空气》的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课后去探究,使课内的探究延伸到课后,给学生留下两个问题:①今天用针筒做压缩空气实验,大家课后去想一想、试一试,还能不能用别的材料做这个实验?②你能不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自己做个玩具或一种有用的东西?对小学生而言,只要是新的意识,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设计,新的组合都称得上创新。它都能使学生创造出新颖、独特、有创见的思维产物。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多个环节互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留空间让学生探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主动作用,教师从旁点拨,注意推陈出新,戒除以教代学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