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2-07-09 11:15:56
导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基础课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造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课程的基础部分,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独立,但是这也就使课程之间失去了关联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到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是零散的,缺乏合理的整体结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人可曾说:“如果说工业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我们教学体制不仅将它切成了片,还切成了丝,然后再靠学生将其还原成有机整体,而这是极为困难的。”基础素描、色彩课的教师大多出身美院的油画系、国画系、版画系,他们的教学思路和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的要求有些出入,教学模式陈旧刻板,造成了基础教学大多强调重写实摹写与技法。由此,上述情况使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力和系统知识两个方面的成就都不突出,设计程序不精通,更不具备整体上的综合创造力。第二,轻视创意,着重培养技能。艺术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出现很多重共性轻个性、重技法轻构成、重写生轻创意、重写实轻写意、重素描轻速写、重具象轻抽象的现象。很多教师在基础设计教学过程中片面突出学生的写实素质,甚至出现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练习,重点强调学生在技法和画面效果两个方面的训练,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开发。此外,计算机对设计的辅助作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埋没,学生也就不再注重自己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潜力,由此造成思维创造的缺陷被技法效果所掩盖,作品形式也因为电脑的运用逐渐变得程序化,艺术创作的性质逐渐变成了单纯地“生产”和“拼图”。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再重视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设计思维的发散和审美视野的开拓,学校的课程无法支撑创造力的发挥,本科教育被当做技能教育,这种现实情况推动了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
二、建立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第一,理论课程设置应加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未来设计师的培养方式要以变现力、洞察力、理解力、解决能力、交流能力为重点,所以理论课程要注重这些能力的提高。培养有思想文化境界,熟悉社会、市场经济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此外,注重理论课,增强学生的设计观念。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涉猎社会学、文化史、心理学、美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因为艺术设计是技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挖掘学生深层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要注重思维的训练,摒除被动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学会新互动的创造性设计,不再一味的模仿;再次,举办多种多样的竞赛项目和设计项目,促进学生的创造潜力和自我组织能力的提高;最后,加强设计课程的应用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设计——这种需要具备文化性的行为时,要在作品中融入深刻地内涵,就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探索现代和传统的相同点,这是艺术设计的责任所在。第三,专业教学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建立。以工作室为基础、学生自由选择发展目标、具有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工作室教学运行机制。其是从以单位为统筹的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机制转变而来的。教师对工作室负责,学生对学习自主。教学是专业教学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工作室构建的重点工作是工作室的教学形式、制度和方法的研究与制定。第四,建立校外设计实践基地,注重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之中。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中让知识得到提高升华,进而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市场,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三、结语
新时期,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有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把艺术设计教育放在发展的位置上,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人文和科学知识,要以现代的教育与设计实践为着眼点,建立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相适应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作者:赵明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上一篇: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措施
- 下一篇:国际金融教育改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