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思考

时间:2022-04-10 09:54:48

导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思考

[摘要]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鲜明,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与成功经验不仅对国际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有助推作用,更对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与启示作用。在此认知上,本文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特征切入,透析社会、经济、文化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特征产生的因果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本土思考

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既包括办学模式、前沿理念、成功经验、最新成果等有形物质,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是要离开国际潮流独辟蹊径,而是要在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身姿与态势扬帆远航。因而,如何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征出发,在深度阐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特色内涵的同时,揭示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社会、政府、文化、科技等等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与特色产生的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点,去慎重思考这些特色的借鉴与启示之本土意义,就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不能遁避的首要工作。

一、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上世纪末,世界各国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尽管不同国家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各有特点,但在教育体系、培训机制、育人模式等方面仍有着同一性特征。(一)“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构建。“催人成才”的教育体系,无疑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把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职后教育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位置,构建了一种“社会、国家和院校”联动的社会化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助推职业院校教师成才,并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必要条件,实现职业院校教师的快速成长。例如,美国就建立了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在内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坚持实行教师资格证书更换制度(五年为期),证书的更换不仅与教师的教学业绩相关,更要求教师五年内必须有参与继续教育的经历,否则,将极大影响新资格证书的颁发。还如在英国,国家构建了以大学、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心等为主体的社会培训体系,并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中,刚性规定教师(含职业院校教师)的提级加薪必须与其在职培训的层次与水平相对应。无独有偶,日本出台了类似政策,规定教育(含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要获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就必须在职后一定时期内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学校检测考试合格后申请。而在德国,各联邦州普遍设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的职业院校教师进修培训。这种状况在北欧五国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在挪威,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着全国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与蓝图的设计与规划、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咨询与建议的收集与提交、全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举措与方式的制定与修订等等职能。与此相对接,各级地方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区域性的教师职业培训理事会,承担着为本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和规划提供建议和咨询的任务。其中,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大学、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包括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要承担了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确保职业院校教师有足够的实训场所和实践机会。(二)“助人有成”的教学机制。建立“助人成功”的教学机制,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教学机制的关键是强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协作与互动,不仅注重与同类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教育等的合作,还要加强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动,更要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在合作与互动中,既要彰显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又冀求体现行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要求,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上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例如,德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强调教育科学课程重要性,将高等教育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诸多内容纳入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又如,在新加坡,政府除了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在本地的继续教育(实习)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到国外著名职校或大学接受短期训练实习的机会。在俄罗斯,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包括普通科学类、专业课程类、教育心理学类,除此以外还有生产和教育实习,还开设了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在日本,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分教学与训练两大科目。其中,教学科目以基础学科(人文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为主;训练科目则以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职业指导、实践实习等为要素。在冰岛,国家推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一体化,并没有独立设置的相关机构,职业教育教师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接受继续教育。冰岛的职业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主要由7所普通大学承担,其中,比弗罗斯特商学院、冰岛技术大学和阿库雷里大学在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大学不仅为全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方向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还开设一些低于学士学位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文凭证书课程,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级教育。(三)“授人以能”的培训模式。构建“授人以能”的育人系统也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很多国家都把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综合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并以此为目标,构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培训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均诉求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驾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更要具有教育事业信仰能力、国家政策领悟能力、实训引导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不仅注重教学实际的需求,更注重教师现实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根据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出培养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极其紧迫性。英国按职业教育教师的不同水平,在继续教育中把培训内容分为五种不同程度的课程,注重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和教学胜任能力的提升。法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有1个月时间到企业实习,除了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德国规定职业院校教师须有1年以上的“双元制”培训或在企业工作经历。新加坡规定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大学以上学历,而且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澳大利亚则规定TAFE学院专业教师要经常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把它作为必修课,成为“回到工业中的必修课”。瑞典也非常注重职业教育教师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与信息掌握能力,创业精神,平等意识,服务和客户协调能力,职业安全和健康能力等基本能力,使教师们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同时,又注重教师们的亲和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和伦理能力等的培育,使之成为教师们未来的情感生活、个性修养和事业发展的助力器。与之相成,还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辅助内容,使教师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职业素养。

二、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果

作为一项社会工程,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协作,甚至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奠定了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石。(一)“全民创新”的社会环境。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化的创新环境。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各国政府纷纷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两翼,全面推进全民创新活动。或许各国的全民创新活动各有特色,却有着两个同共的支点。一是以政府为支点。各国政府在这个全民创新活动中都承担着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责任,以政府的权威力、系统力、执行力全面保障全民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以统筹为支点。各国都把科学统筹社会公共研发资金,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源作为全民创新的重要枢纽,并以此作为激活社会经济发展内在潜力的锁钥。可以断言,这种全民创新社会环境的形成,不仅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生内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推进各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例如,美国的全民创新除了重视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外,还注重创新所赋予的社会价值,采取奖励,支持创客、众筹和平民科学等方式,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尤其是把教育技术创新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新动能,并通过“全民制造”运动等推进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又如德国,全民创新的意义之一就在于突破技术和产品的瓶颈,因而,全民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政府出台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和370多种职业培训条例,根据这些条例,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运作方式更加具体,监督管理更为规范,激励措施更趋系统。这种状况在北欧国家尤为突出。瑞典建立了国家创新署,把鼓励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创新作为重要责任。自2001年以来,政府向国家创新署投入资金超过20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623瑞典克朗),以鼓励和扶持各类教育创新,尤其是对以及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包括职业院校教师),以及在校的大学生,或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技术创新进行政府资金支持。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大多瑞典职业教育机构都把进行各类创新活动作为自我发展的主要动源,其中,以教师继续教育创新最为普遍,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活动最为活跃。(二)“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还与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有关。这种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特色的经济战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推出了符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战略,例如,北欧五国就不加入欧元区,只是与之长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经济联系,避免在汇率上被欧元“绑架”,以保持国家的经济稳定。换而言之,就是在欧元区经济发展时,能从中共享某些发展机遇,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在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到来时又不会受较大冲击,有效抵御欧元区内国家的连锁式债务风险。二是灵活的财政政策。世界各国都对本国财政策进行了改革,强化了本国财政的有效监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预算、经济增长动力、融资成本核算、对外资金投入、货币汇率变动、刺激产品出口等方面的政策做了重新修订,并根据内外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构建了一整套灵活而独立的财政政策体系,从而避免了以往长期存在的财政监管缺失、国家过度借债消费、自身经济增长动力长期缺失、国家之间货币信用危机等等重大经济风险。这种相对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拨款18亿美元训练一批“技术专家”型教师,再由这些教师去训练其他教师。而英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启动“IT”(信息技术)培训工程,布莱尔首相拍板拨款6亿英镑发展信息技术培训,并把通过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计算机和因特网技能进而全面创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要项目。在德国,企业直接资助则是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包括企业投资建立职教教师培训中心,购置所需有各种设施和设备,并负担教学人员和参训教师的各种开支。在北欧五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经费主要是政府财政支持的,由国家相关机构,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培训教育管理机构或劳动力市场委员会承担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经费,参与有关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力提升培训的职教教师,除免费学习外教师还可获得生活补贴。(三)“多元融汇”的文化环境。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与开放融汇的文化环境紧密关联。例如,北欧国家的“勤政文化”环境就有代表性。北欧国家以建设“平民化”政府为基点,全面推进政府官员“平民化”,上至总统、市长,下到一般公务人员,没有任何特权,“为民、务实”,深入民间、了解民意、注重民生、排解民困是一种政府的常态化行为。在此勤政文化的影响下,北欧国家十分关注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北欧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实际,结合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与趋势,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采取统一的教师资格培训计划,政府全额资助培训费用,激发职教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与热情。又如,新加坡在深层分析东西方文化优劣的基础上,既学习西方的现代文化,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包括西方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制度和经验,同时,又在保持和发扬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上下气力,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八德”,作为公民首要准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狮身鱼尾文化。在此文化氛围下,新加坡十分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超越现有工作经验、超越现在岗位、超越现在系部、超越本人现状、超越学校、超越国土”的“六超”原则。为了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始终占据科技发展的前沿,职业院校实行教师实训轮换制度,每年轮换派遣教师赴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新技术培训或考察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与机构的项目研发,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实训中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再如,德国根据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充分考虑到多元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重大影响,将跨文化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培训领域之中,通过多种文化和多种语言的培训,使参训教师获得跨文化教育的能力,彰显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处理异质性、能力导向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多元性等特点。美国也把跨文化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方面,把参训教师能否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评价职业教育培训优劣的重要指标。

三、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本土思考

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意义的成果与经验,不仅对中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更能促发人们关于如何顺应国情,全面深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种种思索。思考一:构建社会化的管理系统。如何构建立足国情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系统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带给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我国而言,虽然关于“社会化是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本质特征”之观点已在社会与学界达成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没有解决好关于如何彰显社会化的意义与价值、如何明确社会化的内涵与结构、如何推进社会化的构建与实施等现实问题,以至人们总是把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当作院校的家事,甚至当作教师个人的私事,使之长期徘徊在“松散无序、各自为战”的界面上。为此,我们或许可以从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经验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推进管理系统的社会化。它强调借鉴国外制度化管理的成例,突出政府、行业、学校之间“多维协同”的不可或缺性,诉求中央政府应以“开明政府”的形象,全面承担起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领导者、设计者和推进者的职能,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相关法律、制度、政策、战略的制定与规划,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指路引航。地方政府应以“服务型政府”的姿态,从单纯的宏观调控中解脱出来,积极担当起组织者与实施者的责任,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相关职业院校要以“当事者”的身份,责无旁贷地挑起“统筹安排、激励督导”的大梁,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良性互动,推进校本教师继续教育的合理发展。有关行业、企业和机构则要在体系中自觉扮演好中继站或变频器的角色。二是推进教育模式的社会化。它主张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紧跟国家互联网+”战略,尝试放弃既往“各自为战”或“学历唯一”的陈旧思维,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一种“多元混搭”的社会化继续教育系统,涉有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企业实训、教师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科研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岗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技能教育等新模式,并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对相关模式进行调整与重组,以此聚集更多的优质培训资源,营造更多的继续教育情境,让继续教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自我发展的首选路径。思考二:建立开放化的课程体系。如何建设开放化的课程体系也是国外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带来的思考题。从实践上看,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五花八门,且存在着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实际联系不紧、课程内容明显陈旧、知识面过于狭窄,以及专业课程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教学技能课程缺少的针对性等诸多问题。而国外那种超越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范畴,把课程内容的扩张到教师教育的全方面,包括事业信仰的培育、价值观的校正,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品德的提升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或对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大有裨益。它提示我们,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它重申要参考培训课程系统化的经验,引入大数据“注重整体”的新思维。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课程开发、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要突破以往“专业性”的固态思维,在充分考虑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凸显关注现实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元质,在设置必要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的同时,还要突出社会课程、技能课程、思维课程、实训课程的主体地位,更要把思品课程与德育课程列入课程建设的重点,让“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我经验”成为课程体系建设最有价值的趋向。二是注重课程内容的跨界性。在网络时代,课程内容不能再局限于“学术性”的圈子,要在网络时代的“跨界”思维导向下,从多角度与多视野来把握课程内容的范畴与边界,不仅要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乃至有关自然科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张扬“学科交叉”的魅力,还要将百年来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思潮和前沿理论引入课堂,从成果与经验的借鉴参考中得到启发,品赏“洋为中用”的韵味,更要对二千余年来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思想与成果进行理论提炼,使之成为课程内涵的不竭源泉与根本所在,激活“古为今用”的记忆,从而最大化的满足每个参训教师未来发展的需求。思考三:营建人文化的成才环境。关于如何营建人文化成才环境的问题,国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尤其是新加坡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作为社会正能量全面推广,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八德”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成才的首要准则的经验,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人们总是更多地从行业、学校和专业的视角,去讨论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环境建设问题,很少从文化环境的层次去作深层思考,以至出现教师的学历和技能上去了,而他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甚至有些人的思想境界还有所下滑。这种悖异也提醒我们,营建人文化的成才环境应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要义。它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构建“人本与文本相合”的成才环境。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思想在领域内的根深叶茂,最能体现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优势与特征,尤其是中国传统“立志教育、立身教育、立德教育”的引入,有利于在业内形成一种“成人为本、教育惟真”的文化情境,使教师们在中国文化伟力的感召下,不仅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思想意识,自觉把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实现中国梦的信仰融会于学习之中,更把“追求真理、揭示真相、获取真知、学做真人”作为自我成才的铭刻。另一方面,构建“业本与文本相接”的成才标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显示,构建人文化的成才标准对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在制订和设计职业院校教师成人标准时,不仅要有教学技能和能力的硬指标,更要有人格精神、修身立德、职业操守、公民意识等软标尺,期许教师们在提升必有的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同时,又占有“敢于坚持真理,具有批判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有感恩之心,能够灵活地接受多元文化,具有自知力、能明辨是非,有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学会合作,有团队精神”等等优良品格。惟有如此,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才能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万里奔扬。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01).

[2]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Z].2011.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陈锁庆.北欧和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08).

[6]王伟.成人教育“北欧模式”述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08).

作者:杨琨 关燕 刘景丽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