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改革研讨
时间:2022-01-13 10:31:19
导语: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改革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期刊的转企和转型给学术期刊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下的继续教育制度不能给编辑注入更多充实和新鲜的养分,难以应对时代的挑战。为了让学术期刊编辑向“一专多能”的学者型编辑转变,必须对继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达到培养和塑造全能型编辑的目的。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改革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并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1]对继续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编辑出版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的必备条件[2]。笔者自担任责任编辑以来,每年都参加编辑业务学习,颇有感触:如今的编辑培训与以往相比内容更加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用同一标准规范不同专业领域的编辑,知识体系更新缓慢,内容覆盖面广但重点不突出,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锻炼。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编辑缺乏个性与活力,也缺少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应当改革。
1当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教育作为职业资格登记和责任编辑注册的必备条件,目的是培养合格编辑和塑造优秀人才;但是,当前的继续教育同质化严重,未能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编辑缺乏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使得接受继续教育仅成为获取学时的手段,而不是培养人才的途径[3]
1.1培训机构供过于求,资源缺乏整合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加强科技期刊建设与创建精品期刊,各机构举办的编辑培训班逐渐增多。2015年40余家单位申报的140项新闻出版方面的培训班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有72个项目培训在2期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打着政府机构的牌子”,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这些铺天盖地的培训班培训内容大同小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导致编辑过度消耗精力却学无所获。
1.2培训内容缺乏层次和针对性
期刊编辑群体组成比较复杂,多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如医学、英语专业,计算机、大众传媒及市场营销等。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培训内容“面面俱到”,这种“撒网式”的继续教育看似兼顾所有的编辑,却忽略了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学术期刊承载着积累并展示人类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功能,因此必然赋予编辑特定的职业特征———专业性、广博性和创新性,而现在的继续教育并未考虑编辑职业规划,使得编辑学无所长,术无专攻,被外界贴上“职业万金油”的标签。
1.3编辑缺乏学习积极性
据笔者观察,目前仍有不少编辑未按要求完成学时或未参加继续教育。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认为现在的培训内容无针对性,未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不如改稿子来得实际,因此缺乏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学术期刊编辑普遍学历较高,自我感觉良好,对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二,上级部门对学术期刊的支持力度不够,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编辑工作就是对文稿加工处理,每天只要埋头苦干就好;因此,尽管很多编辑部挂靠资源充足的医学院校,但所获的培训经费却有限,有些编辑还要自己出钱参加培训,自然就不乐意参加。
1.4培训手段单一,途径不够灵活
目前继续教育以面授为主,网络为辅。面授教学有利于编辑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但增加了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网络培训省时、省力,同时有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但缺少互动交流和监督管理机制。此外,编辑由于各种原因不一定能保证按总署规定的时间参加学习,而继续教育的目的是让编辑不断学习以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因此,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教学,途径如何,只要有利于编辑业务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都可纳入继续教育范畴。
2继续教育改革应符合现实需求
学术期刊的诞生是为了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如何让学术期刊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关键在于期刊主体———编辑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除熟悉编辑业务知识,还要涉猎广泛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才能在期刊发展中担负起引领学术潮流的重任;因此,对学术期刊编辑培养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既注重理论学习,更强调实践经验,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按需施教,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4]。
2.1规范学术出版行为
近年来,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剽窃、抄袭、篡改、编造等频频发生,不仅浪费了学术经费和资源,更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尤其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很多编辑认为这些学术失范行为只有靠作者自身提高思想和道德修养才能杜绝;然而,学术出版是学术研究的出口,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把关人,在过滤学术信息、推动学术创新、杜绝学术腐败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继续教育要加强编辑对规范学术出版行为的重视度,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能力。虽然目前有很多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软件,但有“经验”的作者会利用软件对抄袭的内容进行文字修改。对于这些漏网之鱼,要让编辑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检索系统和循证医学思维对文章的内容和价值做出判断,以及发现作者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时予以正确处理。
2.2重视顶层设计,突出学科特性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从全局出发,对各要素进行系统规划和资源配置。当前,继续教育课程无序、冲突、重复、割裂和紊乱都是缺乏顶层设计的表现[5]。笔者认为,新闻出版总局应根据职业发展和期刊特色规划培训内容,既注重编辑业务培训,又兼顾学术评价力的提升[4,6]。比如增加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编辑审稿能力提升的培训以及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培训,先由总局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筛选,原则上主办单位只能申报1项内容,再将初审通过的内容在网上公布,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选择培训项目,然后由总局结合网上投票,优化内容,选出最能符合编辑需求的培训。课程结束后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查评估,适时调整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
2.3激发学习兴趣
继续教育应从“教师讲,编辑听”的模式转变为“编辑为主导,教师从旁指导”的模式,才能激发编辑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创造性。以选题策划为例,不少培训班都是由教师向编辑灌输基本概念,编辑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倘若让编辑参与到策划实践中来,比如说围绕某个专题,阐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并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的,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鼓励编辑主动参与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培养编辑独立思考、信息捕获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给不同期刊的编辑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7]。此外,在网络教学课程的研发和设计中,应融入社交媒体,加强交互性和实时性,在授课中方便编辑与教师、编辑与编辑之间实时沟通交流,克服编辑在学习中产生的无趣感和懒散行为。
2.4加大对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
有些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过高,导致编辑无法参加与教育经费缺乏有一定关系。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统筹各方力量寻求经费支持,加大对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以保障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开辟的途径有[8]:1)编辑部所在的单位或企业按职工的工资交付一定比例的经费以保障职工能参加学习培训;2)从纳税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教育发展基金”,作为学会、协会、培训机构的经费资助及课程调研;3)编辑部或期刊社同时应积极努力寻找经费来源,比如说与高校、医院的科研机构合作,参与科研设计、论文修改,或与企业联合举办学术研讨班、医学论文写作班,自食其力,筹措经费。
3继续教育获取的途径
获取学时不是继续教育的目的,而是途径,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才是最终目的,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任何学习都可列为继续教育。至今,已有不少学者提到获取继续教育的途径,如参加学术会议、撰写编辑学论文、在职攻读学位、举办学术沙龙等[9-10]。
3.1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新闻出版政府部门除鼓励编辑参加编辑出版类的学术研讨会外,更应大力支持他们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会议,从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该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把握期刊报道的方向。此外,编辑更应争取机会做专题报告,发表自己对本领域学科的见解,通过自我展示不仅获得专家的关注和认可,还可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编辑与专家能处在同一水平平等对话时,专家更愿意将高质量的稿件投向该刊。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同样可获得学时,比如对于参会者计8学时,投稿者计10学时,文章被选作大会发言或者壁报展示可计15学时,等等。
3.2深入临床科研一线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对学术思想、学术方法和科研成果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实践经验,才能在办刊中拓宽思路而又不脱离实际,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亲身实践;而现在的编辑受客观条件限制,只有从书本上学到理论知识,属于闭门造车,在工作中思维难免受限,也容易遭到作者的质疑。一名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的编辑是门外汉。医学期刊编辑最好能参加医师查房,深入到临床工作中,并将其折算成一定的学时纳入继续教育培训中。
3.3学习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对编辑的要求除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外,对数字出版技术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在学习中要逐步培养自己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出版资源的整合能力及确保电子出版物著作权属关系的能力等。由于新媒体、社交媒体种类众多,在继续教育中很难实现这些媒体技术应用的专业化培训,编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体学习班进行系统学习,并真正将这类技术应用到编辑工作中。对于获得网络编辑资格或者持有新媒体培训资格证的编辑,应给予一定的学时认可。
3.4其他学习
编辑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就要不断学习,把自己塑造成复合型人才;因此,凡是有利于编辑成长、进步和提高的学习,如外语、信息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等都可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并折合为一定学时,例如10~15学时。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EB/OL].[2015-05-21].
[2]王世贤,张媛,石朝云.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多途径进行继续教育的实践[J].继续教育,2012(3):45
[3]王明华.责任编辑注册制度下出版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需求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11):114
[4]杜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J].编辑之友,2009(6):27
[5]马希良,李玉花.顶层设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2):39
[6]孔艳,颜帅,张铁明.探讨责任编辑的继续教育制度[J].编辑之友,2010(4):94
[7]陈小华.论科技期刊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1099
[8]高有华,王婷.发达国家成人继续教育比较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3):6
[9]石朝云,游苏宁.科技期刊编辑再教育的多种途径[J].编辑学报,2011,23(1):80
[10]高飞,林强.浅谈医学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1(8):210
作者:彭芳 金建华 董燕萍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
- 下一篇: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