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惩在儿童家庭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2-07-29 03:12:39
导语:奖惩在儿童家庭教育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父母对儿童时期子女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为据。针对一些父母在运用奖惩的方式在儿童的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惩罚目的不明确、过于随意、不及时、不适当等方面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可以应用的原则,包括奖惩须适度和及时;须说明奖惩物及原因;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
关键词:奖惩;儿童;心理发展;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一、引言
父母在对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可能对孩子言行要求过高,缺乏弹性,管教过严,可能导致儿童疲于应付甚至胆怯或恐惧。父母也可能对子女要求过低,对子女言行缺少特定、具体的要求可能导致儿童任性自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为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最近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奖惩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本文探究以父母为主体,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如何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方式。
二、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正强化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后果决定了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不同类型的后果可以增强或者减弱行为。斯金纳区别了两种类型的强化:正强化是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也增加;负强化是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加。换言之,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而惩罚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的频率。表扬是对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正强化方式。邢淑芬,国良,林崇德(2011)研究发现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在遭遇失败后表现出无助取向的反应模式,接受努力取向表扬的儿童表现出掌握取向的反应模式;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倾向于采取防御性的失败归因策略。奖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儿童教育方面,只依赖于奖励,有可能让儿童产生自私自利或骄纵蛮横的心理,只依赖惩罚,有可能让儿童产生自卑、恐惧或冷漠的心理。
三、小学儿童心理特点
张春兴(1989)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我国学者韩进之(1985)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呈曲线形,呈现出3个上升期和2个平稳期。具体表现出如下趋势:(1)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3)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朱智贤(2003)指出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具有较多的具体形象性。林崇德(2008)也认为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而且这个过渡一般是在四年级(10-11岁)。小学儿童的思维结构虽趋于完整,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思维对象和学科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总体上,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并非直线等速。儿童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是: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对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尤其是内心品质评价的发展。
四、奖惩不当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子女奖励以及惩罚目的不明确、过于随意、不及时、不适当等。专制型的父母,往往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一般比较严厉,常过度的干预、打断、制止、批评或训斥孩子,甚至粗暴对待或虐待,这很容易让儿童冷漠、懦弱、自卑,并让儿童产生过于逆反、焦虑、敌意、恐惧或残忍的心理,因此可能导致一些攻击性或退缩性行为。放任型的父母往往抱着“子女小时候交给祖父母,上学后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的心理,对儿童的行为或学习关心不多,家庭环境缺乏亲密感,甚至对儿童的很多不恰当的言行没有及时制止或改正。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恐惧或焦虑。另一方面,放任型的父母也可能对子女过分的溺爱,过于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满足很多不恰当的要求。在子女犯错或产生不恰当的言行时候,没有及时正确教导,很容易使儿童产生自私自利、骄纵蛮横甚至嫉妒仇恨的心理。专制型的父母往往过度使用惩罚,或对儿童惩罚的程度较大,或惩罚的频率过高,或惩罚的时间过长,或惩罚的目的过于随意等;放任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过度使用奖励,一方面在儿童犯错时没有及时指出和使之改正,另一方面对于儿童的要求或期望往往有求必应,奖励的频率和程度过高,奖励过于轻易或随意等。
五、奖惩的原则
为了使家庭教育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明确和注意奖惩的适用范围、程度、时间、依据和使用比例等诸多方面。(一)奖惩须适度。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针对儿童的言行,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同时若奖励过度,可能会使儿童产生自满、自负、自傲、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过度的惩罚是对儿童言行的强烈否定,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焦虑、负疚的心理体验甚至于形成心理创伤。奖惩须依据儿童的言行状况和心理发展规律,恰当而适度地运用。(二)奖惩须及时。奖惩需要及时而迅速,时间上越接近需要被奖惩的言行越好。当儿童已经达到了奖励的目标,父母要及时给予奖励,否则时间一长,儿童容易产生倦怠或迷茫,事后奖励的激励性就会大打折扣。当儿童出现不良的言行,须一定程度或方式的惩罚时,若未及时进行惩罚可能造成儿童的自私或放纵,甚至形成不良的人格,较长时间后惩罚的规诫性效果也会大幅降低,甚至让惩罚的目的性也会大幅降低。(三)说明奖惩物以及原因。奖惩时,需要让儿童了解和明确奖惩的目的性,应向儿童说明清楚奖励的是什么、惩罚的是什么,这会大幅提高奖惩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喜好或厌恶,以及儿童对于这些不同东西或方面的喜好或厌恶程度,父母可以设置不同的奖惩物,并且可以把奖惩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或程度,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其次,父母在每次对问题施加奖惩之前,需要告诉儿童因何奖励和因何惩罚,这样才能使儿童真正意识到明确哪些言行是需要发扬的,哪些言行是需要避免或改正的,这可以提高儿童保持正面言行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儿童改善负面言行的有效性。(四)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奖励要自薄而厚,惩罚要自厚而薄,这是运用奖惩的一种重要策略。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主论》一书中,谈到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的统治权时指出,所有残酷的行为,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这样,人们体验损害的机会少,对君主的积怨也少;而施与恩惠,则应细水长流,这样可使恩惠对人们的影响持久一些。马基雅维利的这种观点可以适当适度的借鉴性运用在父母对于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奖励可以由少变多,惩罚要逐渐地由多变少,这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维持并改善亲子关系。此外,强化的类型有多种形式,包括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和变化时间强化等,这也可以启示家长在奖励儿童时候可以适当地变化奖励的间隔、内容、比例、程度等方面,以更好的引导和塑造儿童的恰当言行和心理。(五)以奖励为主,以惩罚为辅。对子女进行惩罚往往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惩罚的目的虽在制止儿童的不良言行,但惩罚的程度和频率把握不好的话,很容易会伤害儿童心理,造成心理创伤,儿童也可能对父母心生不满甚至怨恨。此外,惩罚仅仅只能让儿童减少或避免不良言行,并不能增强或发展良好言行。相比之下,奖励的效果一般优于惩罚,可以引导、发展或增强儿童的良好言行。因此,通常应该较多运用奖励的方式。奖励同时可适当指出不足,以防儿童过于骄傲;惩罚时要肯定优点,以防止儿童自卑。(六)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当物质奖励到一定程度后,或过度运用物质后,可能会使儿童产生“耐奖性”,物质奖励的功用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其激励效果可能会减弱。而来自精神的奖励激励作用则更持久和强大。奖惩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在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父母是实践家,同时也应是理论家,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此外,儿童教育也需要广大教师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让儿童更加健康而幸福的成长,并逐渐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95-496.
[2]邢淑芬,国良,林崇德.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失败后的影响效应心理科学[J]心理科学,2011,34(5):1079-1084.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中国台北:东华书局,1989.
[4]韩进之,魏华忠.我国中小学自我意识发展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15-18.
[5]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48.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8.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68-273.
[8](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王水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42.
作者:张晓欣 姚莹 单位:1.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蚌埠学院理学院
- 上一篇:高职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 下一篇:简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