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10-16 09:40:10

导语: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提出的许多家庭教育理念和措施,现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家庭教育要讲求科学规律、树立正确远大的家教观、重视父母的作用等。其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启示主要是: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家庭教育、提高家教观中的精神内涵、父母应做好“互联网时代好家长”的师范作用。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启示

经济的快速进步,社会的发展增速,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教育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改革浪潮汹涌澎湃,然而,由于家长自身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知识的缺乏,导致一些悲剧仍在上演或加剧,因此,一些学者提出,教育改革应从家长改起、从家庭改起,那么如何着手改革,有必要再次来拜读“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婴幼儿”,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找到改革的源头。

一、陈鹤琴与《家庭教育》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著有《家庭教育》等著作,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家庭教育》全书共12章,订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讲述了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解释了各项建议的涵义。内容涉及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充分的讨论。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

1、家庭教育要讲求科学规律。陈鹤琴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从科学角度认识儿童、教育儿童的先驱者,其教育思想首要强调要科学认识儿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他与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身心特点:(1)儿童是好游戏的。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儿童能从中认识自己、认识事物、认识世界,促进其情感与思维的全面发展。儿童喜欢玩的游戏没有有意义与无意义之分,只要是游戏他们都是爱的。(2)儿童是好模仿的。儿童的模仿力是令我们成人惊讶的,通常情况下,1-2岁的孩子就能进行简单模仿了,比如模仿大人说话、扫地、拿杯子喝水等;2-3岁,随着大脑皮层的飞快发展,能模仿的动作、神态也越来越复杂。(3)儿童是喜欢合群的。人本身就是群居的,儿童生来也自带这种特质,他们喜欢三五成群的陪伴,孩子生来就是“交际高手”,而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发现孩子不喜欢和人交流的问题主要根源还是来自家长,家长在孩子交往中往往因为害怕孩子受欺负或欺负他人,就会过多干涉孩子间的交往,久而久之就弱化了孩子的交际能力,把他们变成不合群。2、树立正确远大的家教观。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孩子虽然是小家庭的一员,在家庭中受到照顾和关爱,慢慢长成具有独立思想与意识的个体。作为个体,接受教育有助于儿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成为独立的个性的他自己;作为家庭成员,接受教育可以帮助家庭完成优良品质的传承或阶级的跨越。基于这两种的家教观,陈鹤琴认为家教目标过于狭窄,应该树立正确远大的家教观,在家庭中培养一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氛围,而不是教导孩子只考虑到小我,而不知大家为何,这样的家教观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复兴是不利的。3、重视父母的作用。陈鹤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对于父母,他提出了以下要求:(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虽然父母是儿童生命的给予者,但是一旦降生,孩子首先是他自己的,他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无权将个人意愿强加给儿童,随着慢慢长大,儿童拥有表达独立想法和意见的权利,父母应该去尊重,对于不合适和偏执的可以正面去引导。(2)父母步调要一致。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特别强调父母教育步调的一致性。家庭就像一艘船,父母是这艘船的掌舵人,当两位掌舵人步调不一致时首先会导致家庭氛围的不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接受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常沟通、常联系。(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父母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是却存在着“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的现象,现在社会愈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投射到教育中就是越来越的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加餐”,有些孩子能消化,而大多数孩子却处于反抗无门的边缘,这些孩子家长的理由往往却是为了孩子将来好,对孩子的反抗视而不见或强行镇压,这样不是真爱孩子。真正的爱应该站在孩子角度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予,而不是利用家长权威强塞,少一些“以爱之名”,多一些平等对待。

三、对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家庭教育。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位成人被各种网络信息包围着,包括各种育儿信息,家长在提高家教意识的同时又出现盲目模仿与跟风的现象,如各种不合时宜的晒娃与亲子综艺节目,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陈鹤琴认为,应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如今,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环境大大改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给孩子购买各种益智玩具或带孩子去各种人工游乐场,孩子接触了更多的人工的、非生命的物质,却忽视了与大自然的亲近,内心从小缺乏生命力的流动性。同时,陈鹤琴特别强调在家庭教育中人的存在比优渥的物质环境更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几乎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庭智能越来越受青睐,然而在智能家庭中有些家长过多地用智能家电和玩具替代他们陪孩子,让孩子在看似聪明、实则冷冰冰的智能中成长,慢慢的把孩子培养成了新一代的“冰人”。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需提防过多智能取代人的环境的创设,让孩子在真正的有爱的家庭中成长。同时,由于现代生活与工作的压力,父亲更多地忙于工作,导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这对儿童的成长,尤其是性格品质的形成是不利的,陈鹤琴作为一个父亲,给予孩子很好的父性教育,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尤为重要。2、提高家教观中的精神内涵。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家长也越来越慷慨地投资教育,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家庭中关注孩子个人的成长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出现“太自私”的现象,只顾个人成长与发展,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个人化”。孩子首先是他个人和家长的,其次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能一味地只为个人发展考虑,告诉孩子你过好自己就好,这是狭隘的。家庭教育应树立大家教观,提高家教观中的精神内涵,除了要教育孩子用知识武装与强大自己以外,也要教育孩子“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宽广的心,为孩子做好人生的指路人。3、父母应做好“互联网时代好家长”的师范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变成了人们必不可缺的必需品,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被网紧紧套牢,成为了手机的“囚徒”,无法自拔。然而家庭是一个需要网但更需要人存在的地方,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模仿着家长的一举一动,当家长无法逃离网时,孩子也必然会发现网的乐趣,进而模仿着你的痴迷,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家长别让自己被网套牢而要求孩子不要沉迷于网络,首先要从自身找根源,在孩子面前尽量不去玩手机,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探险,在孩子对网络成瘾之前培养起他对其他事物的乐趣,师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2]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

作者:罗少华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