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25 08:55:39

导语: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研究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学新生入学的家庭教育就是要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帮助大学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各项准备工作。当下的大学新生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尤其是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育效果。大学新生家庭教育不但要做到与大学相衔接、与社会相适应,还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前置高校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协同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提高大学新生教育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大学新生;家庭教育;教育前置;社区教育

一、引言

大学新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期。在入学前的近三个月时期,父母或其他年长者的家庭教育替代学校教育,成为大学新生入学前逐渐完成角色转变的依托。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会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事实上,与中学相比,现代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与大学生不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不在中学阶段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阶段普遍延后,另一方面是“高考的沉重压力暂时掩盖了因不良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理问题”。[1]大学新生入学前,如何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探究依托家庭教育推进大学生新生的前置教育,对于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未来大学生活,培养独立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此对所在学校大学新生进行了调研,以此来分析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误区以及解决的路径。

二、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体现出启蒙性与终身性、个别性与灵活性、感染性与权威性等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大学新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心理上还不很成熟,在进入大学前后,仍然要依赖于家庭的帮助,加强入学前的家庭教育相当必要。家庭教育作为非正规教育,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而言,前者是指“家庭成员之问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后者是指父母或家庭中的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3]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属后者,即在正规学校教育暂时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家庭中年长者的言传身教,帮助大学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有别于中学时期的传统家庭教育。传统的学生家庭教育是偏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中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考取理想的高校,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家庭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运转,除了学业成绩外,其他似乎可有可无。高考结束以后,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使得传统的家庭教育失去重心,学生家长普遍出认为,子女已经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将来要远离家庭,独立生活,无需再如以前那样严格要求,“所以现实中很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向子女提供充足的资金方面”,家庭教育不太关心。[4]这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新生尤其要加强家庭教育,只不过是家庭教育的侧重点由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适时转变到教育子女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子女在离开家庭呵护的情况成够成长。大学新生入学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高校大学新生入学以后会面临的各种困扰,这些困扰归根结底是心理适应能力不够。心理适应能力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相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不高,会使学生产生“新生综合症”,严重的可能会引发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研究报告表明,在大学生新生心理适应困扰中,“资源利用、人际关系困扰最为明显,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次之,学习方法困扰最低”。[5]因此,大学新生入学前,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围绕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确定自己职业目标、如何学会独立生活等问题,进行有针对地进行预备,是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尽管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教育,但是也不是简单的过程,家庭教育也受种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的家长素质、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成员关系等内部因素,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影响。子女考取大学,对家庭而言是件大事。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是陌生的、充满期待的人生新阶段;对于家长而言,离开家庭生活庇护的子女进行大学生活,同样也是未知的、充满期盼的新生活。调查表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新生入学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但是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将未实现的愿望设定为子女目标,误导大学新生未来职业规划。许多大学新生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充满期待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在对大学新生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中,长辈的教诲影响很大。部分家长尽管并不了解新生所学的专业,甚至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兴趣、志向,但却对孩子将来做什么都进行了设计,而这些设计往往更多地渗杂了父母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包含了家长对于社会功利化的理解。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成为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目标。由此,在大学新生中,由于期望的目标与现实的条件的差距,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专业兴趣不浓、追求目标不明以及学习动力不足,使得大学新生产生诸多的困扰。二是将大学教育简单理解为学业教育,忽视大学新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尽管都是正规教育,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却有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中学教育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那么大学教育是综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主旨。大学新生入前的家庭教育,最常见的教诲就是:到大学以后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其他什么事也不要问。教育大学新生入学后抓好学业成绩,这并无不妥,但是仅此还不够。大学教育毕竟不是应试教育,大学新生,在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之前,“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学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急于埋头努力读书,毫无遗漏地接受新的书本知识,而是要首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充分的认识,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大学的学习和生活”。[6]大学教育的内容丰富,除了知识学习外,还有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理想信仰教育、职业道德培育、社会责任感养成,等等。三是将大学生活基本等同于物质生活,延长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周期。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外时间,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培训、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项目、文学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但是初进大学校门的新生面临选择困惑问题,因为在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入学以后的衣、食、住、行,认为大学除了学习以外,生活就是简单的物质生活,鲜有家长会告诉孩子大学生活会面临什么。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家长对新生入学以后生活的关注,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在入学前的教育中,缺失帮助新生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内容,甚至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参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这无形中延长了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周期。四是将部分社会陋习视为社会的阅历,传递大学新生错误的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时期,大学新生入学后新生第一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入学前的家庭教育是新生迈入大学,树立人生新标杆的起步教育。以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导孩子掌握为人处事的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学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部分家长将投机取巧、贪小便宜、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等一些社会陋习作为社会阅历,渗杂在新生入学的家庭教育中,显然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出现的功利思想、自私自利以及不诚信行为,住住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联。

四、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路径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既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要讲究适当的方法,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7]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中,围绕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有针对地选择切合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培育积极的情感,使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事半功倍,从而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打好良好的基础。但是,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做到与大学相衔接、与社会相适应,这还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协同。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注重情感的作用,富于情感感染力;社会教育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富于兴趣吸引力;学校教育全面系统,能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方向明确”。[8]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相互配合可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与整体效率,促进教育方向的统一。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大学新生入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并辅之基本的社会教育。从中学毕业到进入大学,这段时间虽然只有二个多月,但却是正规教育的空档期,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可以促进大学新生完成角色的过渡。由此可见,新生入学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前置高校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协同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提高大学新生教育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路径。前置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将高校的专业思想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入学教育内容前置新生入学以前,由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教育前置,使大学新生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从而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缩短入学以后的适应期。新生入学教育前置关键是要构建大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互沟通机制,学校提供教育内容,而具体如何传递给大学新生,需要家长根据家庭情况和学生个性,自行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时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生入学教育前置不仅可行,而且必要,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学新生“空档期”可能出现的失范问题。同时理为重要的是,借助前置教育,家长与大学之间架构起相互通联桥梁,这无疑对大学生入学以后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协同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就是依托社区社会教育资源,将社会公德、社会服务、社会交往等内容融入家庭教育,培养大学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为大学生入学以后的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和目标,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家庭教育本身就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形式。[9]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大学新生社区教育需要注意教育形式的趣味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时效性。例如,通过社区桥梁,组织大学新生家庭,参与社会调研、社区义工、尊老帮扶活动,这些活动看似简单,但却能培养大学新良好的社会风尚,同也提升大学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然,前置入学教育与协同社区教育只是提高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效果重要路径,但是不是唯一路径。实施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还涉及到家长观念的转变、高校入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环境与大学新的个性特点,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31.

[2]王世意.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145.

[3]闫旭蕾,杨萍编.家庭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4]王春梅.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32-34.

[5]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128-132.

[6]赵百刚,王明哲,顾念念.大学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

[7]柏凤岐.现代家庭教育实践与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读者出版集团,2012:53.

[8]杨兆山.教育学原理[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3.

[9]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透析[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