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误区及建议

时间:2022-03-26 09:56:49

导语:家庭教育心理误区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心理误区及建议

一、领导干部家庭教育中常见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一:父母对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就是溺爱,这种溺爱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孩子成年后出现人格问题。在部分领导干部子女飞扬跋扈表现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些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无能为力感,因为他们只有显示得自己很强大,才能抵消内心强烈的自卑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在他们幼小的时候,什么事都有人为他们做好了,什么问题都有人替他们考虑好了。表面看起来是因为爱所以不让你做,可是潜台词却是“你做不好”,因此,在长大成人后,他们不能自谋生路,不能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应付生活中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挫折,只能通过蛮横无理、豪强霸道来解决问题,人虽已长大成年,心理却仍然幼稚和弱小,觉得哭闹了就能达到目的,仍然用幼年时的心理和思想来处理问题。这正是由于幼年时家长对其过分溺爱与骄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见事事都不如己意,处处不合己心,他们成为生活的失败者,但这又与他们的优越感形成强烈的冲突,此时他们往往使用更加蛮横、更加霸道的做法,希望维系自己的骄傲,以致适得其反,出现无法无天的行为,甚至制造出不可调和的矛盾,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孩子幼年时,家庭条件再优越,也要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做决定,即便他们有时会做错。要在这些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培养出他们真正的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有好处的。尤其不可利用手里的权力,为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前面走了成长的捷径,后面就只有吞食失败的苦果。

心理误区二:把“为孩子做过多的打算”当作是爱孩子的表现不可否认,当前的领导干部中,确有一部分是为享乐而贪污腐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物质需求并不是很高,但为了孩子而走上贪污腐败的犯罪道路的,如要为孩子将来铺好路、买好房、留下不菲的家产等,但领导干部往往越这样做,孩子反而越不成器,这当中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心理误区。家长本身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让孩子成了不学无术、荒唐度日的纨绔子弟,与家长的初衷相去甚远。因为爱孩子,所以为子女筹谋钱财、权力、资产,其实相当于走错了方向,致使孩子没有高尚的人生志向、健全的人格品质、稳定的情绪状态、正确的道德标准、生存的能力,留有钱财和权力相当于害了他们,导致他们犯下更大的错误,而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志向、情操、道德、能力,还需要父母为他们打算这么多吗?

心理误区三:不理性攀比导致孩子心理动力不足、叛逆当前,“拼爹”这一现象在社会上为大家所熟知,但还有一种“拼孩”的现象就更为隐蔽。家长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谁家孩子更有才艺、哪家孩子成绩更好等,作为一种暗地里的比较。当这种比较在领导干部之间进行时,就更有了一种特殊的意味。比如同一单位,如果上级的孩子考试、表现不如下级的孩子,上级领导就会觉得面子无光,回到家中时,就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愤怒并进行粗暴的、情绪化的批评,以缓解由不如别人带来的焦虑;相反,下级如感觉本身地位不如上级,内心不平衡,恰好子女年龄相仿,就会对孩子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我本身不如他发展得好,你要给我争口气,超过他的孩子,让他面上无光。对孩子来讲,家长的鼓励和期望是他们成长的动力,但在不理性的攀比过程中,孩子自身付出的努力不被认可,始终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动力就会减弱,失去前进的动力,破罐子破摔,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出现强烈的叛逆心理。更严重的是,由于父母带着情绪处理教育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将孩子拉入成人无形的竞争世界中,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产生敌意、仇恨、敌对的心理。

心理误区四:工作太忙顾不上管孩子,认为反正孩子小时候有保姆带、上学有老师管就行了有些领导干部工作太忙,无暇管孩子,认为孩子小时候有保姆带,管好吃、穿,不出安全问题就可以了,上学了有老师管着学习,家长就负责交学费、资料费就可以了,认为这样孩子就能成长好。这样的心理使得他们往往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发展走向歪路的时候,再想来管、来纠正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悔之晚矣。人的成长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才能完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讲,家长要注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协助他们应对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以使孩子能良好地适应和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有赖于前四种需求的满足。当领导干部因太忙而缺失对子女教育的时候,子女的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就成为空白,这是因为父母陪伴带给孩子的安全感和爱是他人提供不了也替代不了的,所以,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爱的满足和尊重的满足,而到达不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那样的自我实现的状态。领导干部要意识到对子女的责任一点也不比对工作的责任少。不要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在孩子小的时候相当令人头疼、难以控制、没有礼貌、吵闹、把所有东西都搞乱的时候,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3岁时就表现出欠控制、易怒及冲动的儿童,在26岁时被发现十分偏执、易怒、具有反抗性,常常感到受到不公平待遇;3岁时被评估为内向、害羞和胆怯的儿童,在26岁时是过于自控和不自信的;而3岁时被评估为自信、有活力和外向的,在26岁时仍然被评估为这一类型。儿童在年幼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并不会渐渐消失,家长需观察和了解孩子,并给予引导,引导这些基本特征成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而不是在最关键的时间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否则等习惯养成后就很难改变了。

二、对领导干部家庭教育的建议

原则一:重视家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幼年时的大脑发展、个性培养、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奠定了其成人后的智力、人格、行为和个人修养的基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早年的儿童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出生后五年内发生的事情,几乎是具有决定性的。该学派强调,个体在发育初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临界期和敏感期所接受的某种经验(刺激作用),对个体的身体发育、生理机能、感知觉、情感性、行为动机、学习、社会化等各个侧面具有持久的、不可估量的影响[童矫胜:《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弗洛伊德相信成人的人格模型在很早的生活时期已经形成,并且几乎5岁前后就完全形成了。个体心理治疗与家庭心理治疗都揭示了子女精神疾病与父母养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人格与发展心理学揭示出儿童有与成人不同的心理需要及儿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强调要尊重儿童和儿童发展历程,从而使得许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应对家庭教育加以重视,成为有益儿童成长的父母。

原则二:理智施爱,合理期望对待子女的态度取决于家长对子女的爱的程度和方式以及期望的方向和程度,不合理的爱和期望会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1.物质≠爱。满足孩子的需要已经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普遍认为给孩子新奇的玩具、精美的食物是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表现,其实,这某种程度上是父母的补偿心理在起作用。如有些父母想,我小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我要让我的孩子拥有这些东西,没有遗憾地长大,或者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就多给他买些东西。所以,玩具、食品、衣物等,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没有缺过。但是,哈洛的实验证实了爱是一种同食物和水一样重要的需要,甚至还要更重要一些。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非常丰富的环境下,父母却异常忙碌,根本没有时间来关爱他,那么当这个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问题时,父母再想和他交流就非常困难了。早期的依恋关系在孩子的世界里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能在孩子心里形成强烈的安全感的特殊联结,对于孩子正常的性格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孩子有可能会形成“没有爱的性格”,因而终生都有可能伴随心理疾病[莫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下卷),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页]。爱一定不等于“尽可能地满足”,尤其只是物质的满足,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外,还需要父母的关怀、陪伴、交流、游戏,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情感世界的满足,而后者远远地重要于前者。家长和子女间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良好的关系,才有教育的可能,同时,情感的感染本身也是教育的方法之一。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只有在早期才能形成,所以不能忽视早期的情感联结的作用。同时,爱意味着关心、关注与支持,不仅要关注其身体的饥渴冷暖、有无病痛,还要关注其情绪和情感、兴趣和爱好,以及孩子的适应问题、同伴关系等,在孩子出现心理变化的时候要给予其支持和鼓励等。

2.爱≠孩子一切都是对的。现在很多家长鉴于罗杰斯提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有利于培养出自我实现的人的思想,片面地把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解为孩子一切都是对的,要按他的本性发展,这样他才不会受到束缚,充分发展出他的潜能。罗杰斯反对家长带着条件去爱孩子,不是说连他的错误也要爱。罗杰斯常说:“你是个好孩子,可是这件事你做得不对。”行为是有后果的。认真念书就会得到好成绩;对别人好,与别人的关系也会亲密一些。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是很重要的,但有些父母常常对孩子大声嚷嚷或唠叨不停,却不让孩子去承受他们恶行的后果。“爱却有限制”“温和,却要求子女必须为后果负责”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有信心和对生活有控制力的子女。对领导干部来讲,控制住自己在孩子有事时为孩子摆平的想法和行动,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真正的爱。

3.合理的期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有利于强化子女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具有激励的作用、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业和品德方面更好地发展。但是,若期望过高过多、过快、过急,或者是一些不理性的期望,不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愿望,就会给孩子形成极大的压力,致使一些孩子因此而内疚自责、消极悲观、自卑失望,甚至可能会叛逆反抗,充满愤怒和仇恨,对心理健康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抱有合理的期望是重要的,而且在期望的过程中,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和信心,不因失望而放弃期望,并且要多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

原则三:严慈相济。从教养模式来讲,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失之于苛责,导致子女性格胆小懦弱、恐惧害怕或者叛逆任性,有的又过于温和,失之于放纵,家长没有威信。中国有个总结得很好的教育模式,即要做到“严慈相济”,既要立下规矩,定下界限,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又要了解孩子的期望和想法、意图和动机、情绪和态度,达到的状态就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也说是说,家长既要有威信,又不能专横霸道,不近人情。家庭中既有一定的规则,又有民主与温情,孩子就会落落大方、开朗乐观、积极主动,同时又社会化程度高。

原则四:重视德育,培养同情、爱、良心、责任等道德品质品德教育的种子是在家庭中播种下的。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结构理论中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人的自私部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遵循快乐原则,只关心如何满足个人需要,而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自我则在考虑情境现实的前提下满足本我需要,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代表了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即一个人的道德和良心。超我在大约5岁的时候开始形成,父母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从而使孩子获得了道德的准则。由于教养不当,一些孩子没有充分建立起超我,从而在成人之后缺乏对不道德行为的内控机制,成为行为失范、违法犯罪的个体,而这些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了。因此,父母不要觉得5岁的时候孩子还太小,长大之后自己就会懂事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清晰地告诉孩子,这与爱孩子并不矛盾,要告诉他,父母是喜欢你的,但是不喜欢你刚才的行为,比如暴力、任性、乱发脾气、无故毁坏东西、进攻性、专横、傲慢等,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爱心、良心、责任感等,这些是构成孩子未来的道德大厦的基础,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原则五:以身作则,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是,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或者说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他们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都成为记忆和模板。如果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也就学会了找借口和埋怨他人;如果家长总是将怒火和不好的情绪带到家中,孩子也就学会了找替罪羊和以大欺小、阳奉阴违;如果家长收受他人财物,人前人后两副模样,想想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吧。他还会努力学习吗?他还会寻找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吗?家长身上的小毛病,可以影响孩子陷入大的罪恶。家长能为他攒下一辈子不愁吃喝的资本(甚至以违法的代价),可是家长能为他获得成长的快乐、自我的价值感、生命的意义吗?成长是无法代替的。因此,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你的正直、清廉、公正、辛勤工作、不断学习也许会让你少一些物质上的享受,但收获的一定是一个同样优秀的孩子,这不是最好的收获吗?对任何一个家长来讲,家庭教育都是神圣的责任,这份责任重大而艰巨,需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领导干部来讲,教育子女的责任还有更特别的意义在其中。我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由此,人们心目中也就有“一子不管,何以管一方”的怀疑,因此,为了家庭的幸福,也为了社会的稳定,领导们的家庭教育尤其需要更加自觉和理性。

作者:王丽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