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对比研究

时间:2022-03-26 09:41:45

导语:青少年教育对比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少年教育对比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样本特征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广州市为主要研究地点,珠三角地区的东莞、佛山、中山等3个城市作为辅助研究地点。以省内青少年、教师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学校为研究载体。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文献法、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座谈等方式对省内青少年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文献研究方面,梳理国内外有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文献资料。本次调研访谈教育工作者、家长、青少年以及相关专业人士15人,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问卷调查方面,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对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四市的8所中小学进行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情况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取得样本。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35份,有效问卷953份,有效回收率为86.6%,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样本特征

在年龄方面,调查对象为1992—2003年出生的在读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青少年,年龄最小值9周岁,最大值20周岁,平均年龄14.5岁。在性别方面,女性略多于男性,占52.8%。在学历分布方面,普通学校比例相当,职业高中、技校生比例略低,占10.3%。

二、青少年社会教育途径与社会化载体

1.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主要单位。孩子从出生到走向成熟,父母是他来到世界的领路人,也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因此,青少年的教育始于父母,源自家庭。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的纽带链接,在情感依存以及信赖的基础上形成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青少年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同时也间接受到家庭环境的“隐性”影响[1]。经过家庭培养初步具备和形成的知识状况、行为习惯、态度及其他人格(个性)特征,都会影响其日后对社会的适应。家庭的经济地位、子女数量、成员间关系等都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倾向。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种族、阶层、宗教、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文化教养会对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影响。家庭环境的独特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早期与父母的接触,是儿童智力、情感发展的基础,对他或她能否理解、接受和给予爱,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巨大影响。由于儿童生活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使父母成为儿童心目中的全知全能的权威。父母借助这种形象和儿童交流,对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家庭教育是相伴人生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扮演主要角色。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生活技能;基本行为规范;基本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

2.学校与学校教育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青少年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在学校特有的场域内,青少年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即学生,而老师则在此阶段树立权威的角色。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还形成独特的学校环境(包括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在少年期、青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其主要内容包括德、智、体、劳、美等方面: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更高层次的道德意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角色和文化,聆听老师告诉他们的社会对他们的期待(调整价值观),接受同学和他人对他们比较系统的评价(调整行为);学会对非个人规则和权威的遵从,在与人交往中的合作性和独立性;现代社会,学校教育还起到筛选作用,决定着今后发展和职业生涯。

3.社会与社会教育

社会(这里的社会是指除家庭及学校关系之外的日常社会)作为社会化能力的实战场是最为关键的社会化载体,个体社会化的任何一个阶段和时期都无法脱离这一载体而独立进行。因此,社会载体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时间可以纵贯人的一生。社会教育(本次调研仅针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狭义范畴,不包括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等更广义的社会教育范畴)一词在我国20世纪初就出现了,在1912年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临时政府中就有了社会教育司这个机构。陶行知先生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命题进行了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把社会教育提升到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学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社会教育,“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2]。现代社会教育则主要指狭义的,它面对整个社会,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为目标”[3]。综合国内学者对社会教育的定义,社会教育在我国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社会中有纷繁复杂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存在,这些存在主体对个体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包括客观居住环境等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也随着青少年接触社会的程度而产生变化。学校教育的影响在特定范围内方能产生,而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更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调研数据显示,64%的青少年上网的途径是通过家里的电脑上网,每天上网时间集中在1-2小时。很明显,社会教育作为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途径,补充了前两者教育途径受地域和时间影响而不能涉及的教育阵地。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从广义上讲,是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人和物,因此,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内容以及形式都具有丰富性、广泛性等特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传媒文化空前多元,模糊了权威与平民,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但较之成年人,儿童更容易误解接受的信息。在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电视和上网时,这些内容既可能强化、也可能抵触其他社会化主体所教导的观念与价值。

三、青少年教育途径多维度比较

综合前面的分析,无论是属于社会群体的家庭教育,还是属于正式组织的学校教育,以及范围宽泛、松散的社会教育,尽管其实施主体有很大不同,但在总的教育任务与目标方面,其一致性逐渐加强,各自承担的教育内容、分别实施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在各有分工的互补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支持性和融合性。

四、青少年教育现状与路径整合

我们试图通过广东省内三种类型教育的现状调研,找出其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1.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融合的现状及问题调查与分析

第一,家庭教育。课题组的调查及访谈发现,广东省青少年的家庭结构较为完整,青少年的主要家庭照顾者多为父母。在教育理念方面,父母为子女提供的学习环境主要集中在学习与家务劳动适当结合的教育理念方面,但仍有8%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只管学习,不用参与家务劳动。但从父母对子女关注的内容方面仍然反映了父母对学习的片面重视问题。在操作方法层面,当青少年遇到问题向父母求助时,父母大多与他们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管理上多采用做出限制的方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阶段,由于社会化未完全,对成人(特别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依赖很强,此时的教育形式多为被动的灌输式。第二,学校教育。目前广东省的中小学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调查表明:半年内参加过学校第二课堂或社团活动的占56.8%,略高于没有参加过类似活动所占的比例。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的频率集中在每周1-2次,占45%。与此同时,学生每天用于完成作业的时间集中在每天2-3小时,占60.5%。第三,社会教育。由于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社会教育的载体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这些社会教育机构往往缺乏统一的管理,比如:科委系统所属的科技馆、科协等;文化系统所属的文化宫、纪念馆、文化站等;共青团系统、妇联系统所属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管理的分散容易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接受社会教育的需求,也不便于社会教育机构的统筹管理。调研对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使用社会教育载体的情况进行了解,反映了上述社会教育载体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及网络的发展,青少年在社会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调研数据中青少年参与课余活动的时间看,青少年每周用于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多不超过10小时,占74.9%。从参与时间以及对社会教育载体的利用频率来看,青少年社会教育和传统社会教育阵地的变化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与重视。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以及公共网络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青少年在信息获取上对网络及智能终端产品的依赖明显增强。

2.三种教育途径脱节导致的青少年社会问题

由于受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脱节现象。一是三者之间存在教育理念分歧。二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盲点。三是社会教育乏力。由于社会重教氛围不够浓厚,社会上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青少年学习、活动场所条件差,吸纳青少年参加的健康社会活动缺乏,再加上网吧管理不善及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孩子容易误入歧途,使学校教育功亏一篑。家长的不当教育、学校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教师和家长强调的道德观念与社会现实相悖等,这些情况使得许多青少年不知所措,而未得到正确引导的青少年必然形成反社会型等障碍性人格。

3.微观———中观———宏观视野的路径资源整合

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带来教育环境的整体改革,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家庭教育开始由封闭的系统转向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与合作的既封闭又开放的动态教育系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的内容开始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进而向综合素质发展转型。这些变化,增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成为三大教育途径资源整合的条件基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诸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无法替代的个性功能,同时也还各有某些弱势差异,需要各自发挥优势互补。通过调研及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少年教育的实施主体不仅在教育途径的层面发挥影响,更在个体社会生态系统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青少年发挥重要的影响。人的生态系统为作用于个体的独立教育实施主体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土壤,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既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能够实现合作。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教育途径的资源整合路径,即微观———中观———宏观的资源整合路径。首先,青少年教育实施主体如家庭成员、老师、朋辈、大众人群等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通过直接的传授、教导以及身体行为等方式产生的。这些直接教育实施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连结。青少年的教育生活离不开社会,因此在与大众群体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直接的教育影响。在社会行为中,青少年行为直接受到诸如警察等暴力符号的影响,这种符号对行为的影响直接而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心理辅导师、社工等新生专业人士力量亦逐渐加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实施主体队伍当中。其次,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居住环境等在内的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不是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环境的变化影响青少年对各种事物的认知,理解以及判断。最后,整个教育体制、政府、媒体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宏观层面作用于青少年的教育以及保护。通过体制的改革,政策以及法律的不断修订和调整,来影响或改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目标等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各自发挥独立作用的同时在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上的整合能够打破三种教育途径原有的封闭状态,在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能够获得系统的整合。

作者:关冬生关淑凡石军工作单位: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广州市新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