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不良影响

时间:2022-12-01 11:11:00

导语:深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不良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不良影响

一、家庭暴力影响

家庭暴力的伤害造成了一大批问题青少年,他们往往性格怪异,对人、对事冷漠,对各种公益活动认识偏颇,甚至仇视家庭和社会。他们从与父母进行言语对抗发展到行动对抗,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制造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现状

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摧残、折磨或其它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很大,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三、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和特殊时期,心理尚未成熟,性格没有定型,周围环境和刺激对他们的生长发育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其状况如何必然影响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暴力是一种极为负面的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十分不利。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青少年受到的不仅仅是皮肉上的痛苦,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创伤与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家庭暴力是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产生的“催化剂”

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以及其提供的不良示范都会给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严重的心理创伤

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父母之间因不和产生的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没有安全感、情绪低落,导致抑郁、急躁、易怒、自卑,生活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事不如意,易采取过激行为;且容易把家庭施暴的恶习传承下去。二是因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包括父母离婚或其中一方被伤害致死)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家庭环境的依赖很大,健全、合理的家庭结构是家庭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而家庭暴力是导致家庭解体和角色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直接针对青少年的家庭暴力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这种家庭暴力不管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还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很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仇恨父母、社会等不良的心理意识。

2.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缺陷

不良的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缺陷对青少年的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家庭如果存在暴力,是无法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它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不良的行为示范,对青少年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从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来说,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成员其本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者,不可能给青少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不和,心情不好,在时间上和心境上也不可能给青少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其三,在家庭教育上采取暴力行为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在家庭暴力中有些是直接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有些父母对青少年的学习成材的期望过高,又不切合实际。其四,家庭暴力造成的家庭结构缺陷也可能导致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陷。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结构对其非常重要。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少应该包括父母双方的共同参与,缺少任何一方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缺陷。

3.家庭暴力的不良示范作用

家庭暴力的不良示范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心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是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材,而父母的不良行为的熏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不端甚至违法犯罪。青少年分辨是非能力弱,受暗示性强,而且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青少年模仿的主要对象。家庭暴力行为是给青少年的一种攻击性示范。青少年长期目睹父母打闹或受到父母打骂,很容易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打架、斗殴,并常以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并会逐渐形成其固有的性格特征,在心理上鲁莽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并不计后果,这种心理特征很容易形成不良心理意识并恶化为犯罪心理。

(二)家庭暴力是影响青少年良好个性形成的“腐蚀剂”

个性缺陷,又称个性不健全。几乎所有的犯罪青少年都在个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家庭暴力对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十分不利,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偏离、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三个方面。

1.造成认知偏离

所谓认知,是指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吸纳、辨识的心理活动。而认知结构是指人对客观世界进行察觉,形成内部观念的系统。人的认知结构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在动态中不断地积淀出静态的、相对稳定的成分,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生活在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中的青少年,长期耳濡目染家庭的暴力行为,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纪观等。首先,家庭暴力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阴暗的世界观。其次是形成极端唯我化和病态化的人生观。再次是形成扭曲的道德观。

2.造成情感障碍

青少年正处在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进行各种不同情感的体验,经历各种情感冲突,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个体情感的社会化。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环境,家庭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情感的发展。、家庭暴力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紧张的家庭气氛,使青少年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抚爱,造成情感方面的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级社会情感的缺乏。在家庭暴力的影响下,青少年的社会性情感方面常常是歪曲的,至少是发育迟缓的,要比正常青少年的社会情感的成熟程度要低。二是情绪的不稳定。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所带来的恐惧之中,表现出易激怒、焦虑、烦躁等特点,很容易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刺激和生活琐事中的冲突爆发激情,导致冲动性行为的发生。三是情感冷漠。在家庭暴力长期的和反复的强刺激下,可能逐渐从紧张焦虑转变为情感冷漠,对周围事物麻木,缺乏同情心。此外,严重的情感障碍还表现为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等。家庭暴力造成的青少年情感障碍,使青少年内心被一些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所充盈。

3.造成人格障碍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一是攻击型人格障碍。青少年在家庭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这是攻击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之一;其次,青少年对家长的攻击行为的模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家庭暴力造成家庭破裂,青少年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是逃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卑心理。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给青少年造成多方面的自卑,比如说自身不良的学习状况、不良的人际关系、不良的社会适应等。父母对青少年要求过高,无端打骂,不尊重其人格,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这种人格障碍。

四、结语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不管是作为直接受害者,还是间接受害者,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都不可小觑。为此,社会各界应该动员起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其次,要加强国家反家庭暴力的法制建设和社会介入。同时,要加大对青少年家庭暴力被害的关注,成立家庭暴力救济组织,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挽救那些处在家庭暴力伤害之下的困苦青少年,使青少年一代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