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原则论文
时间:2022-09-18 03:15:00
导语:家庭教育原则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些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原则
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成功效应整合的体现,而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性的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形式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位家长都对孩子的未来寄予美好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肩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然而,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尽管对子女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过度的关爱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父母爱孩子,舐犊情深,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得到的爱更是强烈而集中,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生活的舒适,因而大包大揽,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做一切,过分照顾,过度保护,却不知恰恰是这种过度的关爱使家庭教育蜕化成了一种“抱着走”、“嚼碎喂”的“包揽”行为。过度的关爱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忽视了孩子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训练。家长总在替自己的孩子设计一切,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将来干什么等无所不包。孩子没想到的,父母替他们想到了;孩子不能做的,父母替他们做了;孩子遇到困难,背后有父母,这样孩子根本就用不着费心费神去寻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途径,慢慢地孩子的问题意识弱化了,创造的灵性泯灭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被窒息了,孩子失掉了能动性,像木偶一样,很难再有探索、解决问题、迎接生活挑战的能力。
(二)望子成龙心切挫伤了孩子的自信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一些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们以孩子尚未意识到的生存危机支配着孩子,把家庭教育狭隘的理解为仅仅是智育,片面的追求功利价值,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孩子逼进了无休止的学海。一些家长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心理要求孩子,一方面过早的给孩子强化灌输各种书本知识,把孩子当神童;另一方面又常常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或是出于盲目攀比心理,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参加各种名目的特长班,弄得孩子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些家长期望孩子达到自己设计的目标,常常给孩子许愿:考上多少分就奖励什么东西。其结果是,孩子可能会为这些东西用功一阵子,但并没有真正对你要求他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更没有激发他愿意做这些事的内在动机。让孩子学习不能靠贿赂。孩子的兴趣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因而适合学习的项目和领域也各不相同,如果顺其天性,精心培养,则可大有作为,如果逆其天性,进行强制教育,就会像卢梭在《爱弥尔》中所说“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的愚蠢做法那样,其结果只能令人失望。一些家长急功近利,甚至不顾孩子心智发育的规律,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违背儿童天性的教育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孩子的自信。
(三)父母角色的不良运作造成孩子不良人格的形成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性格暴躁、自私、蛮横,有很多不良表现,甚至有攻击行为等,其实这些都与家长有关。现代社会向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多数父母的教育行为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缺乏指导的状态。比如父母的性格所造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在人生价值观上对“成功”与“幸福”的诠释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的过度关爱,使孩子养成了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如何主动地去关心爱护他人;怕自己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的教给孩子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使孩子不能感到谦让、体谅、宽容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对孩子的爱中暗含着太强的功利性,一旦孩子不能达到自己设计的目标时,又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态度等等。一些孩子在家任性、霸道、依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在外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主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被动、消极、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会关心他人,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等都跟这种过度关爱有关。此外,现代社会的发展,婚姻观念的转变,单亲家庭的增加,使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的心理状态在教育行为中反应出来,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比如孩子封闭、孤僻、忧郁、敏感、多疑、逆反心理重、合作意识差等。因此,父母角色的不良运作是导致孩子不良人格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人既可受惠于教育,也可以受制于教育。因此,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关爱孩子成长,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正确引导,理性施爱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着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教育态度与方式又决定了教育效果。因此,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引导,理性施爱。父母爱子女天经地义,但是当这种爱失去了理智,毫无节制的扩展时,便会扭曲,便是溺爱。爱孩子,更需要了解孩子。孩子是否成才,不能只关注他学了多少门知识,考了多少分,成绩只是成才的一个方面。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智慧的启迪。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自己却不善思考,不思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真正的智慧之人,是自愿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在做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的、活跃的思维,从做的过程中能体验到生活的愉快和乐趣。“兴趣是专注和领悟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就不会有进步”。被迫去做的东西,总离不开功利,自愿做的东西,才使人振奋和聪明。当一种教育只看到功利的泛滥,却看不到兴趣的踪影,这种教育就不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自由并非随心所欲,必须遵守相关的纪律。在教育中对孩子学习自由的超强控制,必然使他的大脑变得麻木不仁,使获得知识本身不再是一种充满理性愉悦的活动,而成为无尽的智力或心智的负担。倘若孩子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便有利于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体验学习的内在价值,从而保持比较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相反,缺乏学习的自由或压制学生的学习自由,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得不到尊重和激发,学习行为就成为一种条件性行为,受制于外在的强迫或诱惑,学习的价值也被理解为达到外在的社会的目的,那么,本该具有的求知欲与探究精神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公务员之家
(二)因材施教,赏识激励赏识激励是家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力,都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取得突出表现。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最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以及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潜能,那就应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当孩子能够取得一点成绩时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天下所有人都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的欣赏他(她)、拥抱他(她)、赞美他(她),让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家长对他(她)的赏识。赏识是孩子的一种人格需要,任何一个家长都不能对孩子吝啬,父母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被打倒,也相信自己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胆量和气魄,使他们始终能够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而激励就是开发潜能的最好的催化剂,激励有一种正向的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孩子自我内在机制的完善。但日常生活中,激励往往只被运用到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真正的激励还应包括:家长要善于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个性以及现有的发展水平,预见孩子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种激励可以帮助孩子寻找和发现成就的动机,增强自信;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自身存在的弱点,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自身的弱点并敢于超越自我。有效的赏识和激励能使孩子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
(三)榜样示范,交流沟通孩子在幼儿时期,由于可塑性很强,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时绝不能溺爱、放任;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要求与成人平等,家长就应该更多的给予孩子民主、宽松的环境。“最能影响他言行举止的,还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人的行为”。美国学者鲍姆林德曾对不同类型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对子女人格的影响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民主、宽容性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谦虚、有礼貌、待人诚恳、亲切、自立、乐观、自信的;在权威、专制型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畏缩、怯懦、说谎、不信任、内向、孤僻、性情暴躁的;在放纵、溺爱型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自理能力差、好吃懒做、自私蛮横、不负责任、任性、没礼貌的。因此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的人格特征,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有不良表现时,应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与其让他们记住规则,不如给他们树立榜样”作为家长要学会与自己的孩子坦诚地进行交流,要放得下做家长的面子,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并纠错,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并如何规避错误的再次发生,这一点对于教育有不良人格的孩子来讲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比所做的事更大,其最终目的是唤起孩子内心的自觉。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不断的反思教育行为及其结果,总结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才有可能使孩子成龙成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英]怀特海.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6).
[英]洛克.海鸣(译).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57)(55).
吴奇程等.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