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实践

时间:2022-04-21 03:03:20

导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日渐显得重要。传统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因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已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利用CDIO理念,实施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构建递进式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项目制的团队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质量,同时,也能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CDIO理念;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实践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技术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其重要程度日渐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为先、分数至上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团队学习尚未形成,导致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偏弱。针对这种情况,利用CDIO理念,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1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其理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知名大学,于2000年起针对工程教育进行的整体改革性研究成果,现已成为各国工程教育改革普遍采用的改革模式,它是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实践,实现相关预定的培养目标。CDIO培养大纲将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实现工程的能力培养。

2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部分下移到初中阶段,由于初中阶段各学校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中职学校的新生入学时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在:有些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已很熟练,但对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却不太了解,而有些学生错误把手机操作当成计算机基本操作,自认为计算机基本操作就是手机操作能力较好。再加上中职学校学生习惯了中学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同学错误认为可以用记忆法来背概念的方式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一些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计算机深奥难懂,产生畏难情绪,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此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再加上,实践培养环节与理论培养环节分开进行,并且实践性环节大部分是验证性的实验,没有相应的工程实际项目做支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低,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差,课程教学质量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基于CDIO理念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准备与实施过程

3.1教学准备

(1)依据CDIO理念,构建四层次的课程模块培养矩阵目标。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与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把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计算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按照递进式的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层次化设计,即:基础知识培养层、工程应用培养层、工程实践培养层、综合创新培养层。依据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对照CDIO的要求,将原有的课程体系内容,结合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进行统一的模块化设计,从而使原来孤立,无关联或弱耦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通过递进式的项目设计,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统一知识要求与培养目标设计的七个知识模块。从而形成了依托项目,递进式的四层次,七模块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培养目标矩阵,具体如图1所示。(2)按照CDIO要求,构建教学模块的四层设计体系。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内容有机联系的工程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四层设计。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四层次、七模块的培养矩阵目标构建基础上,对每个模块分别按照CDIO要求进行“构思环节、设计环节、实现环节和运作环节”的设计。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确保每个模块的培养过程符合CDIO要求,同时也确保了各个模块培养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在“简历制作项目”中,根据简历制作的要求,通过前期的学生与教师的构思后的交流确定任务方案,学生通过文字、图片、简历版面以及打印实现设计环节,在实现环节通过简历的文字、图片等内容的输入完成,在简历制作完成后,通过项目汇报的形式展示实现学(3)落实CDIO理念,重构项目模块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是教学效果与目标的全面描述。CDIO教学大纲设计是落实CDIO理念的重要依据。因此,根据七个项目模块的培养目标,按照CDIO工程二级能力工程培养目标体系设计要求,对项目模块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重新设计细化了每个层次的目标要求与实现方法,通过将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工程设计的理念和乐趣,保障每个项目模块的培养目标落实到位,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见表1所示。

3.2实施过程

(1)引入学生项目助手,构建多元协作学习新模式。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后辅导力量不足,辅导响应不及时等学习困难,建立“项目助手”制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项目助手”人员选择是通过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公开招募方式进行,招募要求是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应用能力,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同时,形成了“教师→项目→学生←项目助手”的新型学习模式。在这种新型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项目助手,可以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通过网络、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得到解决,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建立了以网络资源、微信、QQ等多元协作的辅助平台,通过项目助手及多元协作平台的帮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了学生阶段性学习目标达成,为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与动力提供保障。(2)实施阶段性的课程考核,全面保障学习质量。阶段性考核作为递进式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计算机应用课程培养质量重要方式。因此,科学有效的阶段性考核设计是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全程引入了阶段性考核体系,阶段性考核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于项目工作方案的论证考核;二是项目学习过程的中期学习阶段的成果展示考核;三是项目学习结束的成果考核。所有的考核结果全部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排名,排名结果按比例进行折算后进入最终的学生项目考核成绩。(3)改革课程的考核指标,实现过程性考核。课程考核则是教学反馈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通过考试定终身的形式显然不符合基于能力培养的CDIO理念要求。因此,根据四层次、七模块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的培养目录,构建了基于全过程跟踪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表2基于团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体系在构建的考核体系中,降低了考试的比重,增加了团队考核评价、阶段项目完成评价等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指标。建立了基于学生参与计算机比赛、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成果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了基于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科学统一、知识与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为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培养体系目标打下了基础。

4结语

利用CDIO理念改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不仅能改变以往重课程理论轻操作实践、重视个人能力培养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但能提升计算机应用知识,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思维的改革。当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的协调一致,特别是教师要提高认识,强化主导意识,学校要加大投入增强质量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2]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38-141.

[3]朱张青,赵佳宝.以学科渗透思想建设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实验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4-45.

[4]张璇,李彤.结合CDIO教育理念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4):155-157.

[5]EdwardF.Crawley,查建中,JohanMalmqvist,Doris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3.

[6]顾佩华,等,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

作者:黄志红 单位:临川旅游商贸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