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2-02-17 11:38:02

导语: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新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新模式

一、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是许多高校的必修课程课程,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国内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弊端,教授内容“一刀切”。升入高校的学生大多不是“零起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以及学生各自的兴趣也有着极大差异,统一的基础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已经很难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现象的频频产生,分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5]本研究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探究一种既能有效分层教学又能兼顾学生意愿和需求的方法,为我国分层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共发放154份问卷,70%的学生曾选修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59%的学生表示因为学校强制要求才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多以office和windows为主,与中小学教育有许多重复,6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枯燥,选修只是为了学校规定、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分要求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对于其他计算机课程例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不是强制性的。课程也多采取面授法授课,结课考试与平日作业的结课方式,对于所占比例也没有区分,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因此学生对于分层教学的需求不断提高。

三、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3.1高校学生计算机水平有所差异。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有所差异。由问卷统计可得大部分同学都学过office,甚至许多同学已经接触了比较高深的编程、网页等知识,然而也有许多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由此可知,同学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不同,这样巨大的差异反应了分层教学的紧迫性。3.2基础课程过于重复造成对知识的乏味,提高程度较弱。大部分学校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掌握office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会强制要求所有同学参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然而许多同学在中小学都有所涉猎。所以每次接触计算机课程都是这部分的内容的情况造成了有基础同学的时间的浪费以及对计算机兴趣的丧失。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够使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能够细致系统地进行学习,也可以使高水平的同学接触到更深入更符合其兴趣所在的计算机课程。3.3分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兴趣,实现个人目标。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同学选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学校强制的并非兴趣使然。有些同学并不想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是想学习PS、PR等多媒体技术,因此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上多是敷衍上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进行分层教学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针对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必要有需要的课程。3.4采取分层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同学们倾向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都不太相同,如果对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采取统一教学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授课方式过于复杂、内容过于高深会导致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吃力进而造成消极情绪;而基础的内容、平常的考核方式又会使基础好的同学产生怠惰情绪。因此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层次以及不同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分层教学更应兼顾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可通过分层考试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考核,60分以上是合格,60分以下是不合格,之后再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进行分层。第一层为提高班,通过分层考试且对计算机知识兴趣高。该班学生先天基础较好,学习兴趣又足,应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能够深入学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摒弃简单重复的内容,更多的开拓他们的视野。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独立创作,让他们的想法能够展现出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改进,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授课方式也不需要仅限于面授法,可以结合翻转课堂、网上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同时,考核方式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考试部分的比重,通过创新型作业和平时表现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展现提高班的实力与风采。第二层为速成班,通过分层考试但对计算机不感兴趣。该班学生先天基础较好但学习兴趣低,只想完成学校和专业的培养计划,可以简单快速的教授他们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使他们具备应有的计算机能力即可。教学内容应不需要太过深入,应简单精炼,使学生能够认真耐心的学习相关知识。授课方式应以面授法为主,结合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完成学习任务。考核方式应以考试为基础,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防止懒怠却高分的现象发生。第三层为普通班,未通过分层考试但对计算机有较高兴趣。该班学生虽然先天基础较差,但对计算机充满兴趣,有足够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详细解读教学大纲的内容,深入浅出,并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扩展,使学生能学到想学的知识,掌握更高层次的技术。该层学生还应重点练习实际操作的能力,课下作业以巩固复习为主,使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学习内容。考核方式应以平时表现和作业为主,以考试为辅,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进步情况。第四层为基础班,未通过分层考试且对计算机兴趣较低。该班学生先天基础差且没有学习动力,只想应付课程,完成培养计划,应严格检查其学习任务进度,使其掌握应有的计算机技能。在教学内容上,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从弥补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漏洞,使其具备高校学生应有的计算机水平。授课方式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评估方法应基于严格的考试,并参考平时的表现,以鼓励学生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计算机教育的分层教学应以“动态调整”为原则,定期进行分层考试,为各班同学提供提高向上的机会。同时,在分层教学中,应对学生加以抚慰,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刘利枚,石彪,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03):34-37.

[2]奎晓燕,杜华坤,刘卫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6):39-41.

[3]王鹏英,庄红,黄晓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王兆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之分层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6):99-102.

[4]王兆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之分层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6):99-102.

[5]向伟.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02):119-121.

作者:殷琪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