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
时间:2022-10-10 03:07:04
导语: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一定发展,但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实践实用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师资队伍不强、考核方式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围绕高校计算机教育,从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改革路径
一、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不完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教室开展课堂理论授课外,还要经常到计算机实训室机芯上机演练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应具备良好的上机环境,满足学生上机操作的需求。但从高校计算机教学设施来看,部分学校不仅没有完善的上网条件,就连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施也不完善。例如,有的学校虽然配备机房而且机房数量和规格能满足教学工作,但机房内的硬软件设施存在较多漏洞,学生上机操作时频频遇到死机、黑屏等故障,影响学生训练。此外,有的学校缺乏良好的网络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没办法利用网络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没办法利用网络下载课程资源,影响学习效率。学校计算机教学设施不完善主要与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有关,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并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从而使计算机实训室缺乏完善的设施设备。
2.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内容上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以及教学内容实践性、实用性不强两方面。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是没有因材施教,也就是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来自于大城市、家庭条件和教学条件好的学生计算机教育基础较好,而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很少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能力不强。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缺乏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对于所有的学生均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那么基础差的学生便很难跟上教学节奏,自然无法吸收计算机知识。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授课内容无法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没有因业施教,也就是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进行授课,一些文科类的专业只要掌握文件管理、文字编纂等操作即可,对于工科类专业则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学习自编程序、编程模拟演示以及建立数据结构等。此外,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将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结合起来。但实际情况是高校并没有针对教材建设以及大纲明确授课要求,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目标和过程。一些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上课,不但专业知识教学缺乏灵活性,而且各个教学环节缺乏联系,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大。总之,教学内容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计算机操作技能一直停留在基础水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法陈旧。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进行理论授课时大多数教师依然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出现赶进度、对一些章节草草讲解了事、忽略细节内容等问题。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的是板书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随着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硬软件的不断更新,鼠标操作环节和图标演示过程等无法通过板书呈现出来,必须借助演示设备,但目前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依旧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此外,由于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课上缺乏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学生也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计算机上课不感兴趣。
4.师资队伍薄弱。在计算机教育教师队伍层面,目前大多数高校面临的困境是:首先在选拔计算机教师时将应聘者的学历作为唯一标准,虽然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数量可观,但却限制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灵活性,有的教师计算机理论知识很强,实际教学能力很弱,对于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此外,由于一些高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优质的计算机教师频繁流失也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教师为了增加收入选择辞职或者调岗,有的教师在校外提供讲课、提供技术服务等,这些都会影响学校原有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当然,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够,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与时俱进,不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便会和时展脱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分析可知,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但计算机教学不仅存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薄弱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的问题,计算机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通过基础计算机考试即可。因此,大多数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未来他们并不一定会从事计算机行业,但如果不具备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便无法获得有利的职业成长机会。换一句话说,从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学生并没有获得预期的计算机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要。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角度来看,当今企业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只有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才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总之,对计算机教育进行改革既是时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当今教育改革所迫。
三、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学生上机操作需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高校应该重视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硬软件设备、改善上网环境等措施加强设施建设。首先,高校应该重视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相关资金建立计算机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计算机硬软件设备设施的投入,改善机房环境,增加计算机数量,对老旧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其次,学校应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系统漏洞,为学生计算机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再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一体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以供学生经验分享,下载相关课程资源。此外,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也要加强,保证实验室定时向全体学生开放,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练习。学校要对计算机设备加强维护管理,提高计算机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硬软件设施环境。
2.突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重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是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育实际合理设置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进度和课程教学安排等。其次,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基础差和基础好的学生,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安排教学内容,强化计算机课程和学生专业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文科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文件管理、文字输入和文字编纂等方面;对于工科类学生,对他们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除了学习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学会程序编写、编程演示等操作。此外,计算机教学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知识的成效调整课程内容,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适应。
3.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所以,开展计算机教育应注重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借助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相应的计算机真实环境,这样学生便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础建设可以弥补高校薄弱的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现代化实用型人才。
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高校计算机教学要拓宽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加强课后练习,设计合理的实训题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声音、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完成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的联系沟通。
5.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除了有完备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以外,还应该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善于将这些新知识和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吸引优质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约束教师的行为,培养教师的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发展,但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依旧存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顺应技术发展潮流,高校必须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针对计算机教育现状,学校可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教学效果便会越来越好,最终为社会培养所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顾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2]余伟,韩笑,杨莎,丁永刚,李石君,甘琳.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
[3]高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基础实验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作者:饶正婵 蒲天银 单位: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
-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克服学生畏惧心理研究
- 下一篇:大学物理教学的途径和意义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