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困境及路径

时间:2022-02-28 08:59:33

导语: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困境及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困境及路径

摘要: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因此对于以培养社会“蓝领”为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样需要把计算机应用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存在诸如学生水平高低不齐、实践课程比例较小、与专业联系较少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来探讨解决。只有经过大家的献计献策,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应用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因此,对于以培养社会“蓝领”为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样需要把计算机应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大多仿照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由于两类高校在生源、学生就(创)业取向、培养重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探索新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教育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一)新入学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齐

随着计算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国家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随着各地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计算机在考试中的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但是受到各地教育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教师个人素质以及生源往往来自教育欠发达地区等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相差较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有少数学生甚至可以掌握编程类的技能;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欠缺很大,对一些基本操作一知半解,少数甚至连鼠标键盘的使用还存在问题。对于前一类学生,如果计算机教育停留在基本操作上面,无疑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对于后一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管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很难,但由于他们缺少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储备,还是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学的现象,从而产生放弃情绪。由此可见,针对新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不同,如何划分教育起点,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首要问题。

(二)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较少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以提高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务必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情况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一是从硬件方面来说,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然而毕竟时间尚短,除少数以计算机为重点建设专业的院校,大多数学校都把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自己的优势专业,对于类似于计算机等基础课设施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上机时间;二是从软件方面来说,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普遍扩大了招生规模,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计算机教师数量却增长缓慢,从而造成计算机教学师生比严重失调,一名教师要指导大量学生,理论讲授都有些力不从心,何况要耗费更多精力的实践操作指导。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课程较少也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教授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软件的课程所占比例较低

现在单位在招聘中往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掌握计算机必备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还要求学生具备所学专业使用较多的应用型软件的操作能力,比如CAD制图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具备这些软件操作能力的学生到了单位可以更快上手工作,帮助单位节省了运行成本,学生本人也增加了就业竞争力。但是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情况来看这方面课程的比例还相对较低。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大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的比例,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应用软件的教学难免受到影响;二是学校对应用型软件的教学还不够重视;三是应用型软件更新速度快,高等职业院校缺少具备相应能力的教师。因此,高职院校中应用软件课程比例较低也是近年来计算机教育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成效的对策

(一)采用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的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齐的问题,有必要在计算机教育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分级考核,依据考核成绩为学生分级,比如分为计算机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欠缺三级。之后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针对三类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打破班级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计算机教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班级,以提高技能为主,对基础操作查漏补缺即可,将各种专业应用软件作为学习的重点,比如CAD制图软件的操作;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班级,以巩固提高为主,对基础操作进行反复练习,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教学难度;对于基础欠缺的学生,以基础教学为主,从零开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二)增加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比例

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基础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目的是在今后的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另外,高等职业院校也更是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作为教育目的,所以在高职院校增加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改变学校和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真正把计算机应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增加投入,建设适应学生人数的计算机机房,为学生上机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设备保障;二是要补充计算机教师的数量,通过直接招聘、外聘培训单位教师、挖掘学校内部兼职教师的方式,让计算机课程师生比达到适当的范围,保证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顺利完成。

(三)将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应用性

对于绝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从课程的重要性来讲不如专业课程,因此有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弃学的情况。要想改变学生功利化学习思想,除了计算机课程教师通过社会实例的讲授,告诉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今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之外,还要将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充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学生专业素养的有力措施,这种计算机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此计算机教育的内容要根据专业知识的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补充具有专业能力的计算机教师或能熟练掌握某项应用软件的专业教师,使计算机教育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摸索,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修改实用教学任务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尽管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其中的问题还依然存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团队必须准确把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归纳出适合本校学生计算机教育模式,从而适应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水平。

作者:戴俊杰 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出人.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现状与问题[J].江苏高教,2013(3).

[2]牟连佳,梁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