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02-04 03:53:37

导语: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

摘要:对微信平台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目前成果、平台构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健康教育;综述

随着《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为贯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人性化的健康宣教服务,护理同仁们不断探索新的健康宣教模式来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因微信平台可实现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简单实用等特点[1-2],受到医护人员青睐。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医院的宣传、管理和经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也陆续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健康知识推送、在线预约挂号、化验结果查询等就医功能。不少护理人员已将微信平台应用于临床工作,本研究就应用微信平台为住院病人提供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微信平台的优势、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就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汇总。

1微信平台在健康教育中的特点

1.1传统健康宣教模式的缺陷。健康教育主要指对病人实施有组织计划的护理服务,通过沟通帮助病人及家属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使病人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避免或降低疾病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内容[4]。随着时展和人们需求变化,如何把疾病知识及健康理念传输给病人及家属,产生有效护患沟通,是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话题。目前,部分护理人员采用口头表达、书面文字、视频等不同形式展开对病人的健康宣教[2,5]。此类传统宣教模式多存在以下不足,口头宣教因护士文化水平、知识层面、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达到一致性效果,并因病人自身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宣教时机方法不当、宣教内容滞后枯燥、宣教内容与病人实际需求信息不对等情况导致无效的健康宣教[5-6]。书面形式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不易保存等问题。视频因受播放设备限制存在播放时间、频率单一有限的问题。在弥补传统宣教模式的被动性、盲目性和单一性等问题上[2]护理人员始终在寻找最为有效、合理、个性化的宣教方式。1.2微信健康教育平台的特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的广泛应用,阅读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微信这一全新互动沟通平台从一上线就得到护理人员青睐。最早在2012年初就有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后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获得家属认同,提升了满意度[7]。微信平台可以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于一体,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能直观、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使呆板的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于理解[6]。微信平台的使用不仅保证了宣教内容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而且也运用互联网实现了宣教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微信平台还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自动回复和数据统计等功能[2-4]。新模式下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病人可自主选择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和反复阅读。微信平台可发送视频及图片,更形象生动地为病人及家属讲解知识,丰富了宣传形式,也实现视频重复多次循环播放,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加深记忆[4-7]。微信平台的反馈机制能够在给病人专业性宣教的同时兼顾个性化的指导。在金晓静等[8]的研究中8例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回血病人,自我检查发现异常后通过微信拍照上传的方式寻求护理人员帮助,及时至门诊PICC维护,获得及时处理防止栓塞发生。微信平台能够针对病人可能存在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服务,拉近了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距离,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7-9]。

2微信健康教育平台的构建形式

最初微信平台是采用建立微信群的形式,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作为当月微信群管理员,定期提供咨询等服务[7]。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上线,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此后多项研究采用微信公众号、微信订阅号、微信群的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微信平台的管理者一般由高年资护士、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组成[2,6,10],对癌症病人、慢性疾病或PICC病人的微信平台人员组成中还加入有心理学基础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指导[11]。有的研究还加入网络工程师参与该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12],基本形成随访管理、健康宣教、咨询答疑、通知公告及沟通互动5个方面功能。一般在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上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定期推送文章,在微信群里可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形式为病人一对一解答疑问。

3微信平台应用于病人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效果

3.1微信平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金晓静等[8,11]的研究均表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置入PICC管路病人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学者认为,在病人住院期间微信平台的使用,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要求,更易于被病人理解、接受,宣教质量也随之提高,护士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解决病人个体化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6]。季春妍[13]研究也表明运用微信平台对病人进行肠道准备健康教育可提高肠道准备清洁程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对出院病人,如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乳腺癌术后等需要继续健康教育的病人,微信平台的使用体现了连续性、个性化护理服务。多项国外研究也发现利用互联网能够有效补充院内医疗干预难于拓展至院外的局限[14-15]。Aqboola等[16]研究表明:利用手机软件对病人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更好帮助病人管理疼痛。3.2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依从性。李香风等[17]发现,使用微信平台病人服用镇痛药物的依从性较电话随访及口头语言干预的病人有明显提高。微信平台能对病人用药起到直接的督促作用,而且能帮助病人获得用药知识,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信心,从而提高依从性。胡竹芳等[9]研究表明微信的应用可反复向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详细介绍药物作用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用药和锻炼的依从性。3.3利用微信交流提高病人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慢性病病人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18]。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获得来自他人(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和援助。有研究发现,微信健康宣教平台通过改变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从而明显提高使用微信病人的社会和心理支持[10-11]。微信互动让病人体会到医院护理服务到“家”、到“个体”的感觉,增强病人自主幸福感。互动下的护患交流模式增强病人主动求医的意愿并增加病人获得主观支持的途径和信心。Turner-McGrievy等[19]研究表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使肥胖病人减重更快,并从网络资源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石志坚等[10,12]在研究中积极鼓励病人分享心得感受,征得病人同意后在公众平台上,以促进病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病人主动性,增强病人自我实现感。

4存在的问题

4.1政策因素。目前我国在互联网发展及网络平台信息维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机制薄弱。近年来健康资讯公众号数不胜数,质量参差不齐,各类失实、侵权的内容易被肆意传播,使得微信平台公信力难以维持。保证微信平台传递的信息勿被窃取和盗用、平台的安全等是微信平台运营过程一大问题。4.2人员因素。平台运营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尚无明确界限,如何保证微信平台持续运营尚待进一步规范。在部分研究中医护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帮助病人解答疑问。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提供微信平台适当的维持基金或给予团队成员恰当的经济补偿和精神鼓励是微信平台持续发展需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另外,需网络工程师纳入微信平台组建团队,为后台运营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微信平台运作效率[11]。4.3病人因素。由于微信属于新型网络社交平台,需要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智能手机操作能力。在多项研究中选取人群年龄截至65岁左右,考虑老年病人因年龄较大不会并且抗拒使用微信交流;其次文化水平较低的病人较难掌握微信平台使用方法,需家属的参与帮助,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部分病人因生活在贫困地区无条件使用手机上网,也会流失掉[20-22]。

5展望

微信作为我国特有的智能终端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已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其中2017年由企鹅智酷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份有8.89亿月活跃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数据报告还显示50%微信用户日使用时长达90min,从内容营销的角度看其背后蕴含巨大的传播价值[23]。应用微信平台为病人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快捷方便地为住院病人进行疾病宣教、出院指导等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微信平台成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新的媒介。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为住院病人及家属提供多层次、针对性强、专业知识可靠的健康教育,不仅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从住院期间延伸到出院后,也使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连贯性、个性化。同时,微信健康教育具有便捷性、经济性和受众广的优点,是病人能及时获得健康指导和咨询的有效途径之一。下一步笔者通过完善微信健康宣教模式,实现病人出入院健康宣教系统化、智能化,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丽征 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