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时间:2022-05-15 11:12:41
导语:高校健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为着力拓展多种健康教育渠道,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完善健康教育保障措施,建立健康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教育;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017年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指出,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3%。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全方位保障高校大学生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健康中国”概念是2007年12月由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首先提出的,其在《中国卫生》发表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论文。2008年1月,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研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并组织多学科力量于2012年研究制订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和6个分报告[1],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但尚未提出适应国民健康需求的健康教育政策。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打造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会议公报,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入“十三五”规划中。针对“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在讲话中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全民健康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的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纲要》的第四章提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纲要》,解决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2017年6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措施等。综上可知,从提出“健康中国”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显示了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健康教育位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前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高校健康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通过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是指免于疾病和虚弱,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2-3]。健康教育是在健康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健全人格品质[4]。高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因素,并自觉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推进高校健康教育,首先要厘清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高校健康教育的内涵,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1)健康生活方式;(2)疾病预防;(3)心理健康;(4)性与生殖健康;(5)安全应急与避险等。
2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现状和必要性
2.1高校健康教育现状。抽取8所江苏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分别从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健康教育教学方式与师资水平、课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校园健康促进设施情况、健康教育的总体满意度5个方面展开调查。对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高校均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程分别有心理健康课、健康教育、职业健康课、高校安全教育等,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修读方式为必修加选修并行。对健康教育教学方式与师资水平的调查显示,学生更希望授课教师能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互动游戏、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教授健康知识和技能,适当减少集体讲授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有提交学习报告或小论文和开卷考试,这表明该课程考核方式轻松,学生考试压力较小。仅有14.3%的教师具有专业资质,授课教师多由辅导员或相近专业教师代课。对课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有健康教育专题讲座(62.71%)、健康服务社团(51.10%)、安全应急与避险演练(46.41%)、文艺活动(46.13%)。57.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本校有专门的部门或团体负责健康教育,不知道或不清楚的高达42.5%。对校园健康促进设施情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5.6%、69.4%和66.7%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心理卫生服务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能满足需求。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37.44%的学生评价为“满意”,24.45%的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状况不满意。另外,74.3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2.2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高校大学生不容乐观的健康现状,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高校健康教育第一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第三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是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需要。第一,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健康问题严重的人,如何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人的健康水平是人的其他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的健康水平制约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若健康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其他的多种能力则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的根源就是满足需要[5],健康是大学生最基础的需要,这一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新的需要,在需要的不断满足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也在不断强大。为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健康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7]。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把健康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价值观念的现代性转变。健康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养成,进而促进大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个体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促进全民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健康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代性转变。因此,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必然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三,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出“健康中国”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所有教育阶段,由此可见,高校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庭、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是医疗卫生外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能动因素又受到教育的影响[7]。因此,在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从提高大学生受教育水平的层面提升健康状况,进而更好地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第四,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人力资源。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大学生意味着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健康之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有一个与其文化层次相适应的健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促进。
3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高校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并非某一门课。因此,应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推进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从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等路径展开。3.1着力拓展多种健康教育渠道。健康教育要走到大学生身边,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的原则、内容因校制宜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开展健康教育必修、选修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并将一些健康知识融入体育、营养等相关课程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丰富健康教育载体。第一,高校可将健康教育的时间前移。发录取通知书时搭配一些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或是二维码,让学生扫一扫就能轻松学习。并提前与家长建立联系,让他们参与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第二,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时机,开展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第三,灵活运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选健康教育信息,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第四,结合各种主题宣传日,邀请校内医生或校外大医院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开展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第五,结合阶段性、季节性、地域性疾病,发放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南手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3.2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第一,生活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创设健康的校园卫生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高校应重视校容校貌、绿化美化,配备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及卫生标识、标语等,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养成公共卫生习惯。第二,将健康实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安排膳食、形成有益的爱好、不抽烟酗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在学生管理中,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第三,鼓励学生成立与健康相关的社团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和传播健康理念。第四,经常组织一些健康知识竞赛,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和体能测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3.3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高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第一,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发健康教育慕课、微课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第二,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订购健康教育图书、杂志等出版物;另一方面,开发相应的健康教育主题科普读物、健康教育手册或电子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第三,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引进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外,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选送骨干教师进修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二是邀请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专家进行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3.4完善健康教育保障措施。高校应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一名校领导具体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健康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工作的制度性规定。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教务、学工、团委、后勤、校医院等,各部门协调推进健康教育工作。3.5建立健康教育评价反馈机制。高校推进大学生健康教育需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评价。通过强化评价机制建设加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制订一套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健康教育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及时准确反馈学校健康教育状况,改进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干预对策。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明确自身努力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MinklerM.Healtheducation,healthpromotionandtheopensociety:anhistoricalperspective[J].HealthEducQ,1989,16(1):17-30.
[3]TheOttawaCharterforHealthPromotion.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ealthPromotion[J].OttawaNovember,1986,11(21):33-36.
[4]王柳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5]冯婷.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6]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4-10.
[7]郑永延.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刘玉红 邓永兴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