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07-29 10:34:36

导语: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全国上下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竞赛体系,大赛举办多年来整体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艺术类赛项的规程内容改变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办赛精神。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众多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等共同举办的一项展示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素养的活动。近年来,技能大赛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常规模式,它反映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技能赛事,由于参与的政府部门较多,使得这一赛事成为目前中高职院校含金量最高的比赛,同时也成为各个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随着每一年度技能竞赛的开展,从学校选拔、到市里选拔、再到全省决赛,决出名次后才有机会参加到全国比赛,从校赛到国赛,基本上贯穿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为了取得好名次,每个学校都积极备赛,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教师持续改革教学方法,院系推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参赛磨炼,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际得到了大幅提升。本文即是从近几年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过程中探索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企业、人民团体、学术机构和地方院校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的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技能竞赛覆盖了职业院校几乎所有的专业,应该说是所有职业院校都在参与的一个国家级的赛事。技能大赛的举办是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为宗旨。在经历了多年的比赛看,技能竞赛的开展大大促进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普遍提高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赛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围绕每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在实训过程中具体的任务与要求,检验每个选手的职业素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大赛赛项的设置对应了职业院校的主要专业群,也对接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水平。

二、艺术专业赛项

艺术专业赛项属于大赛的文化艺术大类,主要包括中高职键盘乐器演奏、中高职中国舞表演、中高职民族乐器演奏、高职声乐表演等具体赛事。通常省级比赛基本会举办这些赛项,而全国大赛只轮流举办其中两三项,每年度的全国大赛整体推动了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发展,通过比赛全面考察和提升艺术类专业选手的基本技能、专业水平、理论应用、拓展创造等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检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同时也是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引领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充分展示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艺术类专业的赛项具体内容有:1.中国舞表演:参赛表演形式为独舞。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者中国古典舞。高职院校组的比赛内容具体为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舞蹈编创与表演、舞蹈编创答辩。中职组比赛内容为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知识素质考察。2.弹拨乐器演奏:演奏形式为独奏,乐器种类为扬琴、琵琶、古筝、中阮、柳琴、三弦等。高职组比赛内容为乐曲演奏、旋律模唱、视奏与旋律分析。中职组为乐曲演奏、旋律模唱、视奏、专业知识考察。3.键盘乐器演奏:参赛表演形式为独奏,乐器种类为钢琴和手风琴。中职组比赛内容为乐曲演奏、听音测试、专业拓展能力(视奏)考察、知识素质考察。高职组比赛内容为乐曲演奏、听音测试、伴奏编配与排演、伴奏编配答辩。4.声乐表演赛项:参赛形式为独唱,分美声、民族、通俗三个组别进行。比赛内容为歌曲演唱、视唱新谱、合唱排练、现场答辩。

三、1+N教学模式的由来

1+N教学模式是根据艺术专业技能竞赛的规程要求而探索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其他艺术专业的比赛有较大的不同,一般艺术类比赛只是单项技能的竞技。如钢琴比赛就是钢琴独奏、声乐比赛就是独唱、舞蹈比赛就是独舞或者群舞表演,竞赛的内容是纯粹本专业的技能,不涉及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比的是综合技能,这个综合技能指的是围绕该专业领域形成的多样化技能。比如高职键盘乐器演奏赛项:比赛分两轮举行,第一轮第一项为钢琴独奏两首作品,一首练习曲,一首中外乐曲,此项目考核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演奏完毕后进行第二项听音测试,高职比赛模弹,即听老师弹一段乐曲后照原样模仿弹奏,此项目考核选手的基础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能力和音乐听辨记忆的能力,这两项分值根据权重相加算出第一轮的总成绩,排名前60%的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第二轮第一项考核钢琴即兴编配与排演,选手抽取一首声乐作品独立进行伴奏编配,并与一名指定声乐演员配合排练,而后在赛场上阐述伴奏编配构思,并在舞台上合作完成这首作品,此项目重点考察选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作品分析能力、音乐编创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这一轮的第二项内容为伴奏编配答辩,即作品完成后回答专家关于伴奏编配与现场排演的有关问题,此项目重点考察选手的音乐创造思维和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键盘演奏赛项与一般的钢琴比赛区别在于不仅考核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还考核与钢琴演奏紧密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钢琴伴奏、作品分析与编配、艺术指导与合作表演等专业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再如声乐表演赛项同样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第一项声乐独唱两首作品,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每种唱法都必须演唱一首中国作品,这一项考核选手的声乐演唱水平;第二项为新谱视唱,现场抽签一首视唱曲后看谱视唱,这一项主要考核选手的视唱能力,重点在识谱、音准、节奏等方面。第一轮的两项内容比完后,将评委打出的成绩按两项比赛的权重相加计算总分后进行排名,同样排名前60%的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声乐表演的第二轮比赛是合唱训练,先由选手现场抽取一首合唱作品,给一定时间闭门准备案头工作,而后在现场阐述排练构思、组织合唱队排练并指挥合唱队完整呈现合唱作品;演唱完毕后,评委针对选手在合唱排练过程中的表现及排练呈现情况,现场提出两个问题由选手当场回答。这一轮比赛主要考核选手组织合唱训练的相关知识、选手的指挥水平以及组织与指导整个合唱队的能力,还考核选手对合唱作品的分析和二度创作的能力。因此声乐表演的技能竞赛不仅要求选手具备声乐演唱的知识,还必须掌握视唱练耳与合唱指挥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两个赛项规程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出,作为音乐专业基本学科的声乐和钢琴已不能只满足于学好本身的单一技能,要同时掌握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拓展能力,才能真正体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是“一专多能”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

四、1+N教学模式的技能群建设

根据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赛项规程,通过几年来参赛的经验总结,我们探索了音乐专业1+N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是从1+N专业技能群地整合到1+N专业技能教师的组合再到1+N专业课程的建设。1+N专业技能群指的是以一个专业技能为核心跨专业结合周边拓展性专业技能即1种专业技能+N种相关专业技能,整合成一个专业技能群。如声乐表演技能群是由声乐演唱+视唱练耳+合唱指挥+艺术指导共同组成;钢琴专业技能群由钢琴演奏+视唱练耳+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共同组成;管弦乐演奏技能群由器乐独奏+视唱练耳+指挥+作品分析共同组成。

五、1+N教学模式的教研群建设

在专业技能群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专业教师综合实践教研群,传统的音乐专业设立的教研室,大体有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管弦乐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等,一般是把同专业的教师组合在一个教研室,便于研究同一专业的教育教学。而重组的教研群是把分散在不同教研室的老师跨专业组建综合实践教研群,由1个专业技能教师+N个专业指导教师组成;例如钢琴综合实践教研群由钢琴专业教师+视唱练耳教师+钢琴伴奏指导教师+键盘和声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声乐综合实践教研群由声乐专业教师+视唱练耳教师+合唱指挥教师+艺术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器乐综合实践教研群由器乐专业教师+视唱练耳教师+指挥专业教师+作品分析教师共同组成。教研群的教师在原有教研室每周同专业教研的基础上增加一次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不同专业的教师一起探索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拓展技能的同步发展。教研群的组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隔行如隔山”的状态,群里的老师们深入了解其他不同的专业领域,专业共享、教学共享,互相学习专业技能,互相探讨教学方法,每个教师至少要掌握另外一门的专业教学模式,这就促使了钢琴老师研究视唱练耳教学,声乐老师研究合唱指挥教学,视唱练耳老师研究钢琴、声乐教学等等,推动了专业教师实现知识多元化、技能多元化、教学多元化的发展。当然我们不是要求老师一定要精通多门专业,但必须要在本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知识,能够辅助这一专业的教学,同时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也符合教育部近年推动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要求。

六、1+N教学模式的课程建设

1+N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是在教师综合实践教研群的基础上推动技能类主修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将主修专业的课程增加辅修专业的内容即1门专业课程+N门专业辅修课程,课程名称命名为专业综合课;以钢琴主修课程为例,原有钢琴主修课现命名为钢琴综合技术课,增加视唱练耳和钢琴伴奏的教学。该课程首先由钢琴综合实践教研群的老师共同商定课程标准,相当于一门课程由三个老师共同执教,在选拔进入钢琴主修专业的学生时就增加考核视唱练耳和钢琴伴奏的内容,确定主修名单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实现一人一方案的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过程以钢琴专业教师为主,在原有的教学时间内安排三个专业的知识点,一般情况下,钢琴演奏教学占50%的教学时间,视唱练耳和钢琴伴奏教学各占25%的时间比例,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程的反馈情况灵活调整时间比例,也可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每个教学周期都会安排相应数量的教学会诊,好比医院中不同科室的医生会诊一样,教研群教师集体定期回访学生,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一旦发现某个知识点有薄弱的环节时就由相应的辅助教师为主执教,钢琴教师转为辅助教学。三个教师互为主教,互为辅助,互相配合,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教学评价方面每个学期末的考试要考核三个专业内容并由教研室和,教研群的老师共同评定成绩,当然每一年的技能竞赛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施到评价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教学链,基本确立了1+N教学改革的模式。

1+N教学改革的模式在经历了近几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检验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每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艺术类专业赛项中我校学生均能获得大奖,这是以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了关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大赛精神。

作者:徐青 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