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4-03 04:17:17
导语:传统艺术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美术教学是以美术作品为载体,以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学生全面素养培养的关键途径。传统初中教学对美术教学过程重视不足,无论是教学素材应用,还是内在情感挖掘,都未能“触及”学生的内在审美意识和创作思维。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传统艺术的“魂魄”凸显其中所蕴含的审美韵味和精神理念,在丰富美术教学素材的同时,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美术创作意识,实现初中美术的“特色教学”和“内涵教学”。本文从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初中美术特色教学要求,综合探究初中美术特色教学中传统艺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承文化;传统艺术;初中美术;“特色教学”;应用策略
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变革教育理念,融入文化元素,传递艺术精髓,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初中美术教育机制,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实践证明,有效应用传统艺术,能够“唤醒”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改革优化初中美术教学体系,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一、教学不够重视、内容不完善、学生热情不足:初中美术教学的问题
传统初中美术教学仅重视绘画理论知识与技巧教育,轻视了美术艺术的创作情感教育。整个教学过程偏重“品鉴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未能形成有创新、有特色和美学价值的教学机制,影响了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一)教学过程不够重视,影响美术教学效果。初中阶段,学生面临较大的“考试”压力,在成绩导向理念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尽管当前各地区开始将美术学科纳入中考体系,但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相对不完善,所占总体分数比重较小,很难引起学生与家长、老师等各方力量的足够重视。此外,在美术课时设置、教学资源投入和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无法保障美术教学质量,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效果[1]。(二)内容不够完善,影响美术教学的生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初中美术课教学使用的内容相对单一、素材过于单调,出现了教学机制“僵化”,与社会实践联系不足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理解与认知。部分老师仅从理论知识、绘画技巧等角度开展美术教学,忽视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审美理念的深度挖掘。在教学形式上,部分老师未能有效发挥现代多媒体的展示优势,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抽象理解。同时,大多美术课教学主要在室内课堂开展,忽略与社会实际、生活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影响了学生对“美学内涵”的具体了解。(三)学生参与热情不足,影响美术教学效果的具体转化。美术教学是当前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个人创造思维的艺术化表达。由于传统初中美术教学实施“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多以被动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美术创作的热情不足,影响学生审美能力与创作意识的有效培养。此外,传统美术教学活动忽视对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有效融合,忽略了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无法使学生充分体验美术教学所诠释美学理念与情感内涵。
二、内涵化教学环境与个性化教学体系:初中美术特色教学要求
初中美术特色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感悟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并将个人审美理解融入到美术学习、创作活动中。老师立足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学生打造内涵化的美术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创作出有内涵、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因此,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时,要注重满足如下要求。(一)营造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并重的特色教学环境。美术教学不是简单的绘画技巧与理论知识教学,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审美内涵,在推进初中美术特色教学时,通过营造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并重的特色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时,要注重挖掘区域内极具特色的艺术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强化学生对美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将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相融合,实现美术教学的生活化与社会化发展。老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趣味、生动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绘画技巧与理论知识,综合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准[2]。(二)打造学生个性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初中美术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打造特色教学机制时,老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教学资源,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夯实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素养,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空间。一方面,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基础状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尤其要筛选出技法熟练、艺术鉴赏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切实增强学生的美术造诣。另一方面,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兴趣爱好为其制定系统化的课下培养计划,通过筑牢美术教学阵地,从素材选择、作品欣赏和实践创作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感,切实发挥美术学科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引导力。
三、初中美术特色教学中传统艺术的应用策略
(一)解读传统艺术的文化寓意,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理念。我国传统艺术是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艺术体系,丰富的文化寓意和价值情感既是传统艺术的价值呈现,也是理解、体会艺术作品的重要素材。在传统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仅从作品创作技巧、风格等角度来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忽略了艺术的文化寓意。因此,在初中美术特色教学利用传统艺术时,要注重挖掘传统艺术所蕴含的寓意、神韵。以苏教版美术七年级设计应用课程《图案之美》一课为例,在该课程教学时,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图案造型”“花纹装饰”的设计制作方法,也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对传统艺术寓意的理解。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相关素材,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比如:引导学生将传统艺术的“鸟类花纹”与现代汉字“飞”相融合,赋予美术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二)解读传统艺术的文化韵味,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美术作品融入了创作者的精神理念,也赋予了美术创作素材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学生通过理解其中所讲述的文化韵味和价值内涵,具体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艺术审美能力。传统美术教学通常仅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技巧与方法的“浅层次”解读,未从文化韵味和内在联系角度分析其中所传递的理念,影响了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有效培养。在苏教版美术八年级设计应用课程《蓝白之美》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蓝印花布的造型装饰、设计制作过程,更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蓝印花布的内涵、素丽和多种造型风格,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气息,使学生对传统工艺形成必要的情感认同。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老师引导学生系统化总结“蓝印花布”的形成历史,并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与其相关的物品,如床单、饰品等,通过将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文化内涵与生活化应用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3]。(三)解读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数千年来,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都形成了极具代表的艺术形式。正是文化传承与精神传递,才造就了传统艺术的深厚内涵。因此,在当前初中美术特色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的造型技巧与图案纹样,更要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出发,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并将传统艺术审美与现代美术创作相融合,创作极具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美术作品。美术创作并不是“临摹”,也不是技巧与素材的“堆砌”,根本上是基于技巧理解与内涵认知的“再创作”,创新更是真正推动传统艺术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以苏教版美术八年级欣赏评述课程《中国山水画》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水墨山水画与青绿山水画之间的差异,使学生综合了解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此外,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生动展示水墨画艺术所诠释的“形式美”和“人格美”,让学生真切感知山水画创作的“意境美”。同时,更要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形成想象与“创新”的美术创作意识[4]。
参考文献:
[1]马天羽.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思考———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5):161-162.
[2]王艺.“望”“闻”“问”“切”:探寻美术教学的新美景———关于将地方特色融入美术课堂的几点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40.
[3]阮伟.构建美术课堂教学的文化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美术教学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122-123.
作者:朱江 单位: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
- 上一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与改革
- 下一篇: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区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