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04 02:15:22

导语:高校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了解政治理论、政治时事、政治形势的重要途径之一,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以及巩固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学生有其特殊性,进而对艺术类学生的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应当有特别的设计。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和特质,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实践与创新,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创新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大学生了解政治理论、政治时事、政治形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的召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对大学生的思政理论学习能力与素质要求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定群体,如何寻找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更为有效的教学路径,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值得思考与探究。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性

艺术类学生普遍具有比较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性格开朗,感情细腻敏感,比较善于捕捉生活中细节,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具有直线性和形象化的特点,喜欢将事物的表象与本质相联系,但往往思考问题本质的深度不够。对于新鲜事物,艺术类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知欲和好奇心,渴求未知领域的兴趣往往很高,但经常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容易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因此,如何利用艺术类学生自身特性与专长,寻找其认知领域的突破口,达到形式与政策课的预期效果,这是每一位为艺术学生讲授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师的职责和研究课题。

二、影响艺术类学生形势政策课效果的关键因素

当今高校形势政策课,出现了如课时少、师资缺乏、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认同感获得感不高、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亟待高校形势政策课教育者思考和解决。艺术类学生同样面临此类问题,甚至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思路,进行教育教学法地大胆尝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形势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影响艺术类学生形势政策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多方面。一是教师讲课内容缺乏深意,只讲现象不提本质,教师对政策主旨吃不透,把握不深刻,往往对着备课笔记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课堂所授内容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得,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缺乏与实际的联系,更缺乏艺术性。让学生觉得形势与政策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不关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可有可无。至于建立正确科学的政治观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更是无从谈起。三是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通识课程,师资严重不足,往往由辅导员、党委书记担任兼职教师,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尚没有完整系统的教材,这对于授课教师的教学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教学资源的不完整,教与学的不对称,使众多形势政策课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形式化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三、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和创新举措

艺术类学生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其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完善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将理论学以致用,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现实生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应当在形势政策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加以探寻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尤其是适合艺术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1.提升课程内容的高度,挖掘课程内涵的深度。教师备课,首先要备学生。顾名思义,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学生兴趣点在哪里,形势与政策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和抓手,但其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群体关系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与现实社会不是隔离的,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积极面对人生。因而,教师在准备形势政策课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将视野和思路打开,在宏观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基础上,重点提高思想认识的高度,将正确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入思想内涵中,对学生进行为人教育,基础文明教育。2.提高课程内容的新鲜度,增加课程体验的温度。艺术类学生需要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相比一味铺陈就序的方式更有吸引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与艺术教育方法相结合,使形势与政策课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形势与政策课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的内容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由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审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且举例证明这些成果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间线索,分析中国人服装服饰的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分别从环境布置、商业海报、家具用品等方面,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切变化和切身感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交流发言,补充讨论,由老师最后做总结。并最终由全体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授课形式将专业特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将思政理论与艺术实践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吸引学生注意力,明显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认同度,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对专业的学习热情。3.注重讲课方式的灵活度,拓展课程学习的广度。艺术类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需要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他们更需要从老师那里获取多方面全方位的知识养分,所谓博采众长,为其所用,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更加迫切。因此,形势政策课老师需要有博学和擅教的能力,在讲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将现实与历史相串联,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而非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形象生动的故事富含人生的哲思和艺术的点悟,以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艺术类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更加需要研究讲课方式的艺术性。对于课程内容与讲课编排要有一定的编导性、演艺性。因为艺术类学生自身具有很强的艺术特性,在他们身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特质的捕捉能力要优于强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他们上课,要有特别的课程设计,要进行特殊的艺术加工和处理。因此,对授课老师在艺术性能力方面的要求会更高。4.注意讲课内容的设计感,延伸课程内容的宽度。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度比较高,充满了好奇心,希望能通过某种形式,得到信息和观点的延伸。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可以利用课堂,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准备议题,通过互联网自主搜集有关信息,制作展示材料,进行课堂演示,从而达到教育与锻炼的目的。例如,当今大学生对网红、种草等网络营销并不陌生,这是信息时代催生的新事物,充满了诱惑力。但大学生对如何正确看待网红往往认识较浅显,对网红的认识仅停留在舆论的环境中,未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与判断。形势政策课程可以结合这个现象引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产生对社会热点现象的反思和追问,达到一定的思考深度,从而培养和提高社会责任感,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艺术类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更有专业倾向性,旨在用艺术创造美的生活作为源点和动力,提高对自我的认同感和课程的获得感。5.重视讲课内容的固化,建立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和延续性。很强的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的特点,这加大了教授此课程的难度系数,但依然可以最大可能地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形式与政策课的课程设计要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和时展相关联,与时代要求相同步,一部分没有固定答案的知识点可以设置成开放式课程板块,依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性特点,让学生自由思考,展开想象的空间,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部分应当相对固化与稳定,通过总结和凝练,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可以走入学生心里的内容与形式,形成一定的理论课程体系,或者编写相应教材,帮助授课老师更直接更便捷更有效地发挥教学作用,帮助学生更系统地进行知识的掌握。

四、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远景展望

艺术类学生在毕业后未来的社会贡献中,肩负着创造美好事物,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之大任,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出艺术。如何评价艺术类学生形势政策课的效果,最根本的显现观测点体现在将课程所得与现实应用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形势政策课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现实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将艺术实践活动与形势政策课的理论讲课相结合,从艺术专业相关领域引入研究课题结合当下热点形势政策话题,进行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和明显效果的研讨,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白静,李冰.关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探析[J].高教学刊,2019

[2]李芳.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J].机电教育创新,2019

[3]孙传通,张慧晶,魏阳芷.学生视阈下“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提升路径——基于上海高校大学生的调研[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

作者:陈新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