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03 09:18:04
导语:艺术设计培养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艺术教育的新形势,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院校中的深入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探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总结其双创人才培养要求,并深入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现状,进而在此基础上,从激发学生设计潜能、构建双创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设置、将创业就业作为课程安排导向四个维度,构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新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央政府颁布了《有关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议措施》,对于高等院校提出了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具体要求。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怎样帮助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辅助他们成功创业,是相关部门、学校及企业应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当代高校中,特别是职业院校,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并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其成为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较广,不同的专业不仅要严格遵循设计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也要按照具体的规律与准则开展各项工作。各大院校通过传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培养他们的设计思维,让其具备优秀的创新素养。长时间以来,我国拥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学校规模较大,但却没有为社会输送真正的所需人才。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大多数企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强烈,特别缺少的是跨专业、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其次,许多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失业的危机,而导致这种现象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所提供的服务无法与社会完美对接,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等,都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1]。当下,我国正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院校应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革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进而培养符合市场及企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设计人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
1培养艺术灵感及敏锐度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将来想要真正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或是著名艺术家,就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要充分知晓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在艺术设计当中,对于设计保持较高的敏锐度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设计的感知度是开始艺术创作的基础与根本要求。艺术创作的灵感是对具体文化或是观念的感想,是内心深处情感的堆积,是将政治、金融、社会及文化进行转化与再次加工后将其外化成艺术作品的必经过程。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应具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及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生活,能够窥探到常人不能发现的事物美,并通过自身所创作的艺术品来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当今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国家也在积极鼓励大学生从就业向创业的大胆转变,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在完备的政策条件下,艺术设计专业应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与敏锐度,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善于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各种艺术美,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形势,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2准确把控艺术市场形势市场的稳定运行与良好的发展态势属于动态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市场所提供的全新机遇以及市场自身的实际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对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充分掌握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时刻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并不断增强自身的先进性,适当地超前发展,创作出符合市场要求的艺术作品。例如,当前社会强烈需要并大力提倡的是激励人心、触动内心,且能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广大群众热议的相关话题,这既是艺术作品之外对于视觉上的要求,更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宝贵价值审美需求[2]。
三、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现状
1目标模糊、体系落后目前,许多院校并未将岗位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更未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有效的培养,因而造成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相关企业的需求,进而面临着失业的危机。虽然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较广,充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没有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训练。其次,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是以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其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就业辅导》为选修课程,《美术基础》《立体结构》《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等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而《字体设计》《网站设计》《排版设计》《包装设计》等则通常作为专业中的特色课程[3]。但这样的课程体系一味地重视专业整体结构的综合性,并未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文化创意领域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当代设计企业中对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明确的要求,通过这样单调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必然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2实践不足、条件落后由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相关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只能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校内的实践训练通常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学生到相关设计公司也只是简单地参观,没有深入到企业具体岗位真实体验的机会,企业也没有创造条件让学生加入到有关的设计项目中。此外,学生对于设计过程及生产技术与主要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在实际设计中,并不能有效地顾及到材料与制作工艺对于产品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进而极易出现设计与产品需求严重不符的情况。实践教学多以专业课程为基础,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
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
1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激发学生设计潜能近些年来,多元性智能理论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国家的教育基础理论及教学实践训练当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许多教育专家提倡运用多元性智能理论,认为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其属于一门综合类的学科,也可视为多元智能化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相关智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积极作用,不断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全面体现出学生的艺术天赋,成为多元化智能理论运用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任何一种智能与其他思维方式的智能间,都有着各自的显著特征,具有较大的区别,但彼此间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而让这些智能拥有了更加复杂的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有规划性地培养学生的具体智能。教师应按照教学的具体内容,积极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教学观念,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充分重视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潜能。2构建双创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设计兴趣在当代教育体制改革中,应更加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应主动加入到“双创”人才培养团队中。纵观目前各大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其一,高等院校是我国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承担着为社会各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的艰巨任务,并且在众多企业飞速发展的态势下,更加看重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与进步[4]。因此,在设置相关专业特色课程时,要按照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环节工作,而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更加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其次,还要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不仅要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同时也要适当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内部结构,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要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其相互融合,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与双创实践活动间的直接联系。最后,将要健全评价机制,弥补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不足,全方位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效,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加强项目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是其教育的主要目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在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与素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想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务之急就要根据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并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竞赛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这些种类的项目教学课程,不仅能够积极拓展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某些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关的艺术设计活动,在组织活动当中,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便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激活他们的设计思维,而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也能让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应与设计比赛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将比赛主体与教学课程有机结合,依据赛事活动中的详细要求,来设计相应的作品,且要注重学生作品中的创新性表现。与此同时,由于设计主题范围较广,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因此,还要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此外,在设计中,学生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结合日常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各种设计问题,从设计的主体、设计的构思再到设计最终定稿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并在集体协作下,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他们的实践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打下稳固基础。4以创业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依据当前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在积极研发新型创业、就业渠道的同时,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要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深刻地意识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各项挑战,要真正将学生的就业问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院校的课程体系规划应将创业的有效途径以及创业的整体定位等方面问题充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要按照创业与就业的不同实际需求,将其所必须具备的观念、态度、水平和知识等纳入到课程体系设置中,以此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及技术上的培训,可以按照行业中的相关要求的熟练程度以及工作指标来决定实践训练的时间、任务量及难易程度,从而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创新创业的需求。此外,应按照创新创业以及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将学习专业技能视为根本,在课程制定过程中,要有效结合就业与创业的变通性与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设立课程时要按照我国劳动部门、行业委员会等确立的岗位标准作为课程安排的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关键线索,在完成具体项目规定任务中,实现态度、能力、知识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细化专业课程中的各个指标。全新的课程安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专业与人才标准、社会要求、行业规格等完美对接,让学生的专业学习真正实现专业无缝对接职业、专业证书无缝对接职业资格证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始终本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理念,充分保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专业的积极作用,培养更多高素养、设计能力强且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切实有效地将创新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在制定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加强并重视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掌握市场动态信息,深刻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豫.基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13):206—207.
[2]张伟,郑兴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9):225.
[3]吴.构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J].艺术教育,2017(Z3):190—191.
[4]余旭.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7(14):229.
作者:刘丽莉 单位: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 上一篇: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思考
- 下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