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艺术创造性分析

时间:2022-04-27 10:33:44

导语:舞蹈教学艺术创造性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舞蹈教学艺术创造性分析

摘要:舞蹈教学是一门极具创造力的艺术,通过对中专学校舞蹈教学的分析,从肢体教学以及精神结合两方面,阐述了舞蹈教学艺术中体现的创造性,对于学生专业性水平的提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性;表现力

舞蹈教学中包含了舞者对于艺术的感知、想象以及情感等多种心理的交织,中专学校的舞蹈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舞蹈艺术层面的理解,学习与体现的过程中也彰显了丰富的创造力,这也就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体现的表现力,都与舞蹈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教学实践时,对于创造性的体现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文章中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艺术创造与舞蹈教学

创造即在已有基础上开发出前所未有的物质与精神的活动,“创造”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与抄袭,而是需要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为基础,日积月累、不断创新的过程1。一直以来,艺术家一直被视作创造者,那么,针对舞动艺术家的培养,在艺术创造方面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实舞蹈教学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专业肢体动作的学习以及情感的感知,表现出极具张力的舞蹈动作。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般会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训练,使其能够掌握极强的舞蹈表现力与控制力。而这里所说的表现力与控制力,在艺术层面进行分析,即在一个毫无瑕疵的舞蹈中听到、体会到的非真实实体,是能够让舞蹈“活”起来的力量。这也就为中专舞蹈教学奠定了基调,需要从舞蹈教学艺术的角度,发掘学生的舞蹈潜质,通过后天的教学,指导出舞蹈艺术人才,这也是体现舞蹈教学艺术创造性的前提。

二、舞蹈教学艺术创造性的体现

(一)从肢体教学中体现创造性

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舞蹈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解舞蹈动作的要领,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进行了解,其次再对学生进行身体各个肢体动作的教学,最后再通过串联进行一整个动作的学习2。如在进行“旋转”这个动作的教学时,因为这个动作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体现创造力。在舞蹈练习的初期阶段,学生的肢体依然处于模糊的状态,这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普及旋转过程中大脑的意识与需要掌握的动律。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分部练习,先由头部开始,了解留头、甩头的方法,并进行脚下重心与受力点的指导。最后,进行完整旋转过程的教学。在这一完整的肢体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由意识为切入点,将长期讯号提示为作为基础,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对于旋转这一动作的意识,将其转化成为下意识层面的舞蹈练习,以此便体现了舞蹈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正因为舞蹈教学具有科学性与严谨性,所以所呈现的舞蹈动作才更具精确性、完美性与流畅性,由此可见,舞蹈教学过程中训练过程的重要性。如教师在进行芭蕾中的Adagio慢板动作教学时,在最初开始学习这个动作时,学生是毫无意识的,对于教师的指导也只是肢体作出反应而已,如简单的抬腿、放下、转身等。为了体现舞蹈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Adagio的性质以及其心理感知历程等,从精神层面理解这一动作。对于低年级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了解Adagio的基本形态与用力方式,其次再通过一些合理的语言讲解、提示让学生对这一动作基本要领进行掌握。其中,教师在使用语言引导时,必须要格外注意用字的不同效果,如抬腿这一基本动作,如果教师使用“抬”这个字眼,那么学生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只是机械的将腿抬起,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动作的标准,但是如果教师使用“升”这个字眼,那么学生体会到“升”的精神含义之后,便会将腿抬到标准高度。在这一过程中,也彰显了舞蹈教学艺术对于人才培养的创造性,由技术至艺术,再提升到人格意识的过程,不仅是艺术家对自身情感的体现,同时也是创造高雅舞蹈艺术的过程。

(二)从精神层面体现创造性

教学这一过程主体,也是教师价值体现的过程,舞蹈教师舞蹈艺术灵魂工程师,在教学艺术中也体现了创造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舞蹈创造的表现形态之外,也要有完美的艺术人格与心灵3。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心灵的培养,并非像创造一幅画一样简单,而是要体现师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染与启示。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具备完美的人格魅力,确定可行的指导目标,并将其作为动因;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主观能动性。在中专阶段进行舞蹈艺术教学的人员,对于学生的舞蹈技能教学,并非是简单的舞蹈技巧指导,也是一个进行情感交融、人格影响以及艺术认知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进行“跳跃”这一基础动作的教学时,如果只是向学生进行简单、基础的跳跃动作指导,缺乏精神与情感方面的交融,那么学生在对这一动作进行表现时,也很难体现出情感与魅力。相反,如果教师在进行跳跃基础动作教学时,也融入了情感和艺术的认知,那所体现的效果便截然不同。在学生方面,需要最大范围的体会人类的情感,通过感知丰富内心情绪,升华自身的艺术品格。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技巧、肢体张力以及节奏的指导,其本质也是对情感与情绪等艺术符号的教学。任一艺术在本质上都是对情感的表达,舞蹈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和人类的情感与精神相关联。在具体教学时,对于某一舞蹈动作或是组合,一般会赋予其对应的情感符号,例如芭蕾所体现的情感便是优美、圣洁、美丽,而快板则体现了灵动、热情等情感因素。通过这些具有人类情感特征的语言符号,可以升华舞蹈的性质,让学生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个层面体会动作的性质与情感,以此带领学生进入到舞蹈固定的想像空间中,也能够实现对艺术的领悟,得到创造的满足感。

综上所述,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情感与人格进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驱动肢体传递舞蹈中蕴含的语言及含义,才能真正发挥舞蹈教学艺术中的创造性,提升自身的舞蹈造诣。

作者:房美梓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周露,周杨.论即兴舞蹈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与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90-94.

[2]张雅芳.试论舞蹈专业教育的通识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2):74-78.

[3]宋媛.即兴舞蹈的教学再探[J].大连大学学报,2016(03):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