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艺术化探讨
时间:2022-05-30 10:54:57
导语:高中语文教学艺术化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展开论述,从教学方法的艺术性、运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课堂教学“起承转合”的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呈现出“条理化”“科学化”的倾向。这种教学倾向使语文教学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的教学、创新的教学、灵活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的思考和研究,这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教学的艺术性,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其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一定要能吸引学生,讲课要有艺术性。用艺术性的言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去品读文本,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1]。在组织教学语言时,教师要将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可以适当用一些优美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位教师在讲解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作了如下艺术性的讲解:“同学们,苏东坡先生远离家乡,但他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熔铸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月亮本是无情物,但中外古今的文人骚客为什么都把月亮作为自己的寄情之物呢?”通过这样一番讲解,学生对苏轼的“情”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运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为主,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以图画、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富有艺术之美和艺术之魂[2]。众所周知,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这种激发美与唤醒美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如,在讲解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现作者所看到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
三、课堂教学“起承转合”的艺术性
课堂是教师讲课的主要场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语文教学具有“起承转合”的过程性[3]。“起”就是指在教学正式进入之前的导语部分要设置悬念,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一个别具匠心的导语设计,不但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引入课堂,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关注文章中事件的发展。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承”就是承接,也就是对导语部分内容的一个讲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多媒体的展示相结合,给学生以美的冲击,时刻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能保持较高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感随文章主旨的深入不断深化,形成“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转”就是转折,就是换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这与电视中的切换镜头一样,能让学生的思路为之一换,也能使他们之前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导语部分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转”实质里有探究性学习的倾向。探究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而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去“编造”自己的故事。在“转”的过程中,也不宜转折太大,让学生接受不了,从而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进度,设计适当的转折,让学生愿意继续去探索。“合”则是对教学课堂内容的总结。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无限地拖延,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合”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综合,是对内容的一个整合,这样做既照顾了当初的“起”,也为新课文的讲授做了铺垫和引导。“合”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对课堂艺术的把握,实质上起到的是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结语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是与语文课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紧密关联的,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感知,让他们对语文有更好的理解。
作者:安建辉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
参考文献:
[1]周月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言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陈家祥.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艺术性探析[J].吉林教育,2010(7):55.
[3]杨鹤亮.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学周刊,2014(7):118.
-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卓越医学生的融合
- 下一篇: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