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修养的缺失

时间:2022-07-16 11:08:33

导语:浅析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修养的缺失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修养的缺失

1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

艺术类中专生初中毕业之后,选择艺术这个专业,还是对美学有一定的向往和爱好的,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是依旧希望通过中专的继续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他们所面临的现状是:中专生都是经过高考筛选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中国唯分数论这个时代,艺术类中专生多多少少已经被社会否定了,有的学生或许会因为这种不受重视不被看好的社会模式所影响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态,因而不断堕落,不思进取,我行我素。这些不好的人格修养主要表现在不懂得尊重身边的人,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人迟到了就直接大摇大摆的进入教室,对于老师询问的关于为何迟到的原因满不在乎,不考虑老师的感受,违反课堂纪律之后对于老师的告诫和批评充耳不闻,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遵守课堂纪律。平时垃圾随手乱扔,走到哪里扔到哪里,从没有环保卫生意识。由于艺术类学生对美学都有一定的认识,在学校时总是会标新立异,奇装异服、浓妆艳抹,完全没有学生的样子,有的学生甚至公众场合穿着暴露,衣不遮体,却自我感觉良好。还有的男生女生在公开场合轻吻拥抱,全然不顾路人的眼光,甚至会在课堂上谈情说爱,不把老师不把身边的人放在眼里,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少去考虑身边的人的感受。中专类艺术生这些礼仪修养的缺乏,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还有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形象。中国自古就有成才先立德的说法,只有自身道德品质完善了,才能去做其他的有意义的事情,不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就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而且公众场合不注意影响我行我素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人修养的看法,这些都不利于中国给世界展现一个良好的形象。

2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专类艺术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其次是家庭教育;还有就是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学生过多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文明礼仪的修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专,学生都生活在一个唯分数论的环境中,没有充分的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排在后面的同学就不会引起老师的重视,这些学生通常会因为自卑对自己不自信生活在一个沉默的角落里,时间久了,也就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反正老师都不在乎重视自己,自己有什么需要学习的。艺术类中专生的父母可能常年都在外工作,不能很好的教育引导子女,只能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不能陪在他们身边,或者有的学生家庭不和睦,父母长年累月的争吵赌气,在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把孩子交给学校,在缺乏父爱母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大多都心理阴暗,心灵脆弱,由于没有人去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言行不能被很好的约束。其次,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类中专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要更多的接触到处于社会前缘的流行的东西,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多了,就会被电影电视里面打打杀杀的情节影响,被一些男女之间情爱影响,沾染一些不健康的知识,言语上的粗俗也多是在电视镜头中学来的。

3培养艺术类中专生良好文明礼仪所应采取额措施

要想实质性的改变艺术中专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去区分优生差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德智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从而变得自信。在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大师资规模,吸纳优质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学到知识,也可以影响他们的很多得到观念。其次,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孩子成长期间,父母必须监控孩子,负责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不能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为他们提高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只专注于工作挣钱,而忽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为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文明礼仪的榜样,可以根本性的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最后,对于艺术类中专生,学校要不仅仅局限于在学生艺术专业课的教育上,也要把德智教育课列入课堂范围,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协调全面发展。而且,学校也可以举办各种各样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活动,比如社会礼仪知识竞赛,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到活动环节中,通过有意义的活动了解更多的礼仪知识,通过这些知识来规范自身行为。

4结束语

对于艺术类中专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任道而重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重视起自身的素质修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当学生自己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修养的缺失对自己有哪些不利,他们才能够很好的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思想上改变自己原始的错误的观念,对于艺术中专生来说,美术和音乐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而要使自己人格完整,需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赵静洁工作单位: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