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行政区基础教育见闻分析

时间:2022-02-16 10:47:52

导语:特别行政区基础教育见闻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特别行政区基础教育见闻分析

自1999年回归以来,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速度空前。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方针,逐步完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在“科教兴澳”的社会背景下,澳门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见闻出发,总结几点我们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的观察心得,供教育同行参考。

一、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综合应用技能教育”课程与STEM教育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于2019~2020学年度推出“综合应用技能教育”先导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要突破以往课程体系及固有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应用和实践中学习基础的理论与概念,培养学生共通的能力、职业知识、应用技能、创新素养及生涯价值观。开展“综合应用技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澳门大学中小学STEM教育基地在2018年6月成立。澳门大学这个STEM教育基地由科技学院、中医药研究所、健康科学学院、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共同组成,与澳门科技发展基金、教青局共同合作,发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领域的特点和优势,共同推动“综合应用技能教育”中的设计与应用科技教育。澳门大学的STEM教育基地对澳门特区所有中小学开放,教师可以申请使用基地的资源和设施开展STEM教育。基地每年为澳门中小学生举办STEM夏日实践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澳门镜平学校开展的综合学科叫作“科技与生活”,在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范围内实施。初一主要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综合设计,形成“科技与生活”的课程内容,每周两节课,面向初一全体学生。初二及初三主要以资讯科技结合编程设计形成的课程内容,每周一授课,面向全体初二、初三学生。教材方面,澳门镜平学校全部采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灵活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虽然近几年有不少STEM资源和教材,但是不一定适合澳门特区使用,所以澳门镜平学校选择自编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调整。先导计划有实验性质,所以自编教材也带有实验性质。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礼仪研习计划”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范围,以“在校青少年”为对象,由中华礼仪入手建立文化自信,采取研习的方式,不仅要认知,还要练习实践。而其之所以称为“计划”,因为它不是一次性活动,是有教材、有步骤、持续实施的一个方案。这项计划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起,教材使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编纂、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礼乐文明教育》(初级篇)及《礼乐文明教育》(中级篇),并获授权港澳繁体出版。该计划的网站上提供教材电子版和礼仪范例视频供教师和学生使用。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展开说即“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大力弘扬廉洁修身、勤勉尽责的廉洁文化,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维护向善向上的清风正气”。由此可见党中央在规划部署粤港澳大湾区时多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澳门教业中学为例,澳门教业中学长期以来重视对师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孔子学堂”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其中一个平台。2015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澳门教业中学开办“孔子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业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渊源来说,教业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教重在德”与“业精于勤”作为办学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澳门教业中学每年9月28日均举办“祭孔”活动,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讲授有关孔子的思想及论述并汇编专刊,与师生作交流。学校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仪式,从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色课程设置

科学源于生活,澳门各学校重视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运用综合能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发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命的热爱,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以澳门菜农子弟学校为例,“现代生物圈”课程是澳门菜农子弟学校与澳门新会农科所合作,引进再生能源、微滴灌溉节水等技术资源开展的课程。经过十多年的逐步发展,现在已具有温室、真菌实验室和学生有机种植区等不同区块,结合校园内的理科实验室、操场上的天梯等各种设施,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绿色教室,可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开拓视野、增强动手能力。例如操场上垂直绿化的天梯,学校推动学生们参与设计其中的管道接驳,营养液的调配和检测也由学生负责。学校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校园建设,接触营养液无土种植等现代农耕技术,自己动手栽种蔬果,增进对现代农业的了解;通过如何节能节水等环保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学习,学到坚强勇敢,学会在面对挑战时,如何通过团体合作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在课堂设置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校在初中阶段推出综合科学课程。高一、高二年级推出每周两节的生物创意科学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除了必修的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生物创意科学等选修课程。除必修课、选修课外,学校还提供不同的余暇活动,例如初中的有机耕种、高中的生命科学等,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有更多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说,学校更注重历程学习,包括学生在历程中所学到的主动、尝试、探究、讨论、尊重、反思、坚持等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多元评核,例如栽种火龙果的作业,除了看最终成果,教师亦会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留意学生能否展现合作性、发挥解难能力。教师会提供表格让学生记录每天的操作和统计数据、记下过程中的感想,并让学生在总结报告会上交流和分享。

四、澳门特别行政区多样化评价体系

澳门的教育部门在教学评价方面做出积极尝试,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引导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多方面发展。多样化评价体系分别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三方面入手。形成性评价主要体现诊断的功能,以学习内容具体行为目标为参照,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日常检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作业考查;终结性评价主要体现鉴定的功能,以课程目标为参照,评价手段主要是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主要体现诊断与促进的功能,以个人发展为参照,评价手段主要是表现性任务,具体包括使用纸笔的开放性任务和使用纸笔以外器具的表现性评价、调查与实验、学科日记、成长记录袋等。评价结果主要有三种呈现方式:(1)分数与等级。澳门学校主张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采用模糊的评价方法,即等级制的方式。等级制又可以分为目标参照、常模参照和自我发展参照三种。其各有优缺点,实践表明,在班级里强调学生与学生间的比较是弊大于利的做法,在实施等级制时大多数学校倾向于采用目标参照和自我发展参照,尽量少用常模参照的做法。(2)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不只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夹,而是收集更有意义的学生迈向课程目标、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在具体评价中关注以下几点: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提升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重视程度;要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提供全面、具体的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素材;提供诊断用的特殊作品或成果,为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3)评语。评价结果的处理不能总是简单按等级分。一个分数或等级所能反映的信息毕竟有限,对于难以用分数或等级反映的问题,教师以陈述方式给予评价。

作者:陈玉美 何彦雨 郭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