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育规范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26 03:05:44

导语:钢琴启蒙教育规范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钢琴启蒙教育规范教学研究

近些年随着钢琴这一优雅乐器的持续热潮,以及艺术教育的普及和与升学考试的愈加紧密,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学琴和艺考的道路中来。然而由于教学水平或者认知的不同,导致对学习和训练的规范性不够重视,而钢琴启蒙时期的训练方法如不规范,恰恰会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技术问题,长期下去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学生技能提高难以跨越的障碍。例如:坐姿不正确、手指独立性差、指尖站立不稳、手指落键松软、双手动作不协调、速度不均衡、对乐曲处理缺乏情感因素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学习初期教师就应该对学生明确要求,强调学习的规范性、重视提高基本技能训练方法,才能为将来的艺术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坐位与坐姿的重要性

坐位与坐姿是弹琴时最容易忽略的方面。大多数人认为弹得好就行,坐的随意点无所谓。其实不然,坐位与坐姿对于是否能舒适的弹奏非常重要。正确的坐位与坐姿可以使弹奏者便于对琴键的全面掌控与驾驭,为双手及手臂在键盘上自由活动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是弹好钢琴的前提之一。正确的坐位要遵循以下几点:1.琴凳与钢琴间的距离至关重要。首先要调整好琴凳与钢琴之间的距离,双手放置于琴键上,手臂应该与琴键在一个平面,肘部与手臂应呈九十度角。坐得太远手臂会有抻直感,坐得太近则手臂弯曲无法伸展开,两者都会影响弹奏的效果。2.琴凳是钢琴弹奏过程中重心移动的支点,上半身应该坐直,在弹奏时身体应该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双脚应正对踏板,找好中心点,双腿在没有任何左右偏移倾斜的状态下,就是正确的坐姿,并且能够掌控全局。3.调整琴凳的远近与高低。根据不同演奏者的身高、年龄、身材比例来调整琴凳的远近及高度,既不能太靠前以免手臂伸展不开,也不能太靠后,避免在弹奏的过程中身体失去平衡性。4.脚踏凳的使用。如若琴凳高度合适脚却不能着地,此时就要使用脚凳,以便双脚能够踩得踏实。双腿与膝盖应该略微向下倾斜,而不是悬空于琴凳前踢来晃去,造成腿部不稳定,形成不良坐姿。最佳坐姿是应该坐在琴凳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处,双臂自然前伸,放下时如果正好落于白键上,这样的远近正好合适。肘部应与琴键保持水平,过高与过低都不利于弹奏。正确的坐姿要遵循以下几点:1.双脚放置钢琴踏板前,如若踩踏板时应该脚后跟着地,脚尖踩踏板,腿和脚都要有踏实感。2.臀部不能坐满琴凳,应坐到琴凳的一半,否则影响钢琴的弹奏,应该是既要坐得稳当,在弹奏的同时又能配合身体轻微的动作。3.身体的姿态非常重要。腰背须要挺直、颈部自然放松,切勿僵硬。弹奏时上身应略微前斜,身体重心略微向前,便于力量的传送。姿势要以自然端庄便于弹奏为主要原则,切忌过于紧张、身体僵硬或含胸驼背。正确的坐姿既是外在姿势的准确,也是内在感觉和精神状态的准确,因此,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

二、手指弹奏能力的重要性

正确而规范的手型是弹奏能力提高的首要前提。手掌塌陷、指尖无力、手指僵硬、绵软无力,是初学钢琴时期比较常见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明确找到手型的感觉。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手中握球的原理,让学生体会在琴键上空手握圆的感觉。手腕应该与琴键平行,不要过高或过低。手指自然分开,保持独立性站立、一根手指对应一个琴键。手指打开自然弯曲,指关节向前自然突出,手型呈半圆的握球状。手臂贴合身体自然下垂,双手与手臂保持放松,做好弹琴时的准备。弹奏时手指从指根关节抬起,抬起的同时要正确弯曲手指,带动各指从高处下落,抬指时动作要积极主动,起落要在瞬间完成。触键时指尖集中力量,应果断敏捷、不要拖泥带水,之后迅速离键,缩短触键时间,从而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在每次抬指与击键的过程中,力量都要集中于指尖,触键声音要有颗粒性、饱满而坚实、均匀而规整。同时还需要有目的性的加强双手四、五指训练,注重独立性最差和最细弱的这两个手指,这样每根手指才会得到均衡发展,手指的弹奏能力才能达到要求。

三、手指、手腕与手臂的协调性

在钢琴弹奏中,手指、手腕与手臂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三者之间应该完美结合,协调运作、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弹性、控制力需要独立基础训练,手腕则是连接手指与手臂的桥梁,手腕与手臂的协调运作使手指的运动变得更为灵活。手腕是保证手指能够有效自如的适应弹奏中千变万化的关键部位,如若没有手腕的参与、协调与配合,手指与手臂都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手腕是从手臂到手指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枢纽,起到支撑与调节方向的作用。手臂的带动必然牵扯到手腕,手腕的运动又制约着手指。手臂和肩膀肌肉紧张,造成力量传输下来手腕持续僵硬,这就是手臂与手腕没有启到协调作用。同样的道理,肩膀放松了,手臂自然放松,僵硬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平时的弹奏练习过程中,应当注意手腕与小臂的放松,不能架肩膀,也不能压手腕。弹奏时肘部向上抬起,带动手臂到手腕、手掌自然提起,手型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准备姿势,抬高手臂的同时放松手臂,让手臂自然落下。落键时要在准确弹奏的音上,掌关节支撑好、指尖站立、手腕保持水平、其它手指不要过高翘起,避免造成肌肉紧张,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全臂弹奏的全部过程。手腕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连接手指与手臂的桥梁。手腕的动作包括“上下动作”和“左右横向动作”。上下动作主要体现在“跳音”和“落提”上。“跳音”强调了手腕的弹性,而非僵硬性,否则弹奏出的音色生硬、没有弹性,并会造成手腕的酸楚感。而“落提”则强调第一个动作落下去,手腕必须放松,力量则落在指尖上,“提”起时手腕要积极主动,带起手掌与手指,并呈自然放松状态。例如二连音:手腕提起时带动手指,指尖落键后保持住手型,并在琴键上稍微站立,这是“落”的动作;弹下第二个音的同时放开第一个音,完成第二个音后,手腕提起来使手指柔和的离开键盘,这是“提”的动作,由此完成一个二连音的弹奏。练习时可以由1-2指、2-3指、3-4指、4-5指这样的单一训练开始,从而解决手腕的僵硬现象,同时也解决了手臂的放松问题。手腕“左右”之间的“横向动作”主要是调节与配合大指的转弯运动,以及手指的快速跑动动作,这是练习跑动练习的必要条件。例如音阶和琶音:大拇指需要主动的向里做水平移动,类似于“钻山洞”的动作,手腕需适度的运用与配合,手腕的平移动作使得手掌向外推出转动,大拇指与手腕的配合是手掌转弯的关键。只有弄明白手臂、手腕、手指三者合一而动的道理,才能做好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正确读谱的重要性

读谱是正确弹奏曲目的基础,是完整表现作曲家意愿的首要前提,也是作曲家与演奏者之间互相沟通的重要媒介。乐谱是教学和演奏的主要依据,是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创作手段和音乐语言特点,同时也是演奏者二度创作的重要依据。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刚拿到新曲目,就着急忙慌的快速去弹奏,忽略了乐谱上最基本的要求,弹奏的既不流畅结结巴巴,甚至调性也不清楚,读谱能力丢三落四错误一堆,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造成了粗枝大叶的习惯,不良的学习方法恶性循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要从正确的识读谱开始,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到读谱的规范性。1.乐曲的名称。练习曲、奏鸣曲、变奏曲、前奏曲、叙事曲、圆舞曲或是其他形式,首先应该做到查阅资料,了解作曲家背景,其作品风格、意境以及音乐感觉,做到心中有数。2.谱面。注意曲目的节拍和升降记号、速度标记与音乐性质提示。3.乐句线的构成与划分。区别每一个乐句的句头、句尾与语气强调音,注意乐句线之间的呼吸与休止符。4.强弱记号的变化与对比。在弄清音符和节奏之后,必须注意强弱记号和它们之间的变化与对比。5.和声与音色。细心体会和感受和弦的调性色彩、紧张与舒缓、和谐与不和谐、明与暗、刚与柔、哀与喜。在弹奏复调作品时,还需要注意各个声部之间的多种丰富层次、声部线条交错以及节奏的变化。总而言之,要做到用心“读”谱,通过对作曲家的了解、对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清楚并且细心研究,再将感受融入到演奏中去。

五、慢练的重要性

慢练是低于作品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放大的技术难点,并且有充足的时间调整和改正演奏上的缺点及不足,使之更符合最终演奏目标,从而建立正确的练琴习惯,提高练琴的效率。教学中也存在学生普遍不愿意慢练,害怕浪费时间,最终结果是导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纠正错误。养成好的慢练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1.视奏时就学会慢练。拿到新谱子应该仔细认真的读谱,在来得及对乐谱做出反应的前提下,以自己能够把握的慢练速度准确的弹奏,保持音乐的完整性,减少出错或不出错。2.学会分手慢练。分手降低了技术难度,注意力更集中,分别使单手明确各自不同的任务,更容易处理节奏、音色、乐句线等谱面要求。分手慢练成熟后,再采取合手慢练,使慢练过渡到双手,强调双手的配合性。双手合练时难度又会增加,如不放慢速度,还会感到困难。双手熟练后再重新回到单手慢练,以达到加深记忆、巩固成果的目的。3.克服技术难点。把慢练主要放在攻克难点上,这是最高效、最节省时间的方法。通篇练习容易不断重复错误段落,浪费大量时间,形成恶性循环,时间长了会带来很多弊端。只有通过长期坚持慢练的训练,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强化正确的练琴方法,养成好的练琴习惯,又可以在慢练中得到新的启发。

六、乐感的培养

在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的乐感能力直接关系到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所谓“乐感”,既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的综合感受。乐感的体现除了内心感觉、手指感觉和对音乐的理解外,更注重的是将这种感觉和能力展现出来。教学中很多学生虽然对乐谱理解正确,但是弹奏的感觉却是生硬死板、乐感过于干涩、既不能打动自己,更不能感染别人。而有的学生弹奏时却异常投入,音乐的传达能够令人感受到快乐、忧伤、兴奋、平静等不同的情绪变化。因此具备好的乐感对音乐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乐感的培养也应当从基本训练规范性着手,遵循技术训练中的科学规律。1.在慢练的过程中用不同的触键方法、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强弱表情进行夸张性的演奏练习,将有意识的音乐行为转化为无意识的音乐行为,这样有助于乐感的逐步培养。2.注重弹奏过程中的乐感培养。学会分析乐曲的结构特点、旋律线条、乐句之间的呼吸与衔接、强调弹奏时的如歌表现,迫使自己边弹边唱出旋律,从而达到内心与旋律的融合感受。3.体会节奏的韵律。节奏感不仅仅是把拍子弹准的概念,还应体会节奏的韵律。有的学生节奏忽快忽慢、速度不统一、整体缺乏流动性,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基本训练解决。平整规划节拍,再根据音乐表现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处理,这也是积累乐感的方式之一。4.多倾听、多看观、多体会。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音乐熏陶,不应该只局限于钢琴欣赏,中外器乐、声乐歌剧、交响乐、音乐舞剧等都可达到多方的感官刺激,明确音乐的主体、情绪变化,逐步积累自己的乐感。5.增加表演的机会。多上台锻炼自己,使自己克服怯场及恐惧的心理。通过演奏实践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欲,增加乐感的展示欲。通过钢琴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钢琴实际上是对大脑思维、意识理解、协调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高难度综合性的训练。启蒙时期的教学如不规范,学生则不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学琴的道路必将充满坎坷,甚至半途而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平时的练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才能具备钢琴演奏的基本能力。作为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地给予纠正,学生的演奏能力才会得到稳步提高,演奏技巧才能得到日积月累的提升。

作者:师娜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