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钢琴作品学习之价值体现
时间:2022-01-04 08:04:11
导语:浅论钢琴作品学习之价值体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钢琴音乐传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本土钢琴音乐创作以及教学活动是在20世纪初才广泛开展起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摸索与发展中,钢琴这一外来乐器已经逐渐融入中国的音乐土壤中并且生根发芽了。我国的音乐家与钢琴家创作出来大量极具中国特色、民族韵味的音乐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钢琴作品已经在世界钢琴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在我国的钢琴基础教育领域却没有得到重视。
一、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意义所在
(一)塑造民族化音乐思维能力。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不但是本民族和世界音乐的宝贵财富,还是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它有着邃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深厚的美学价值,因此,创作与演绎本土化的钢琴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音乐的精髓———“民族性”。从某种角度而言,旋律可以看作我国民族音乐中最丰富的表现手段,它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最鲜明的一种音乐语汇。中国的音乐,不管是传统的器乐作品、民歌还是曲艺音乐,都是以线性的横向、优美的旋律为主,它传承并发扬了我国自古以来优秀的人文精神与传统音乐元素,这些音乐作品旋律流畅、起伏连贯,非常恰当地体现了中国音乐中重视线性思维的创作传统。特别是一些根据传统民歌或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都较好的将我国传统音乐重视旋律线条美感的特征继承和发扬开来,音乐家在进行二度创作的同时,将作品原本的意境与神韵以旋律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正因为如此,与建立于纵向和声结构基础上的西方作品相比较,既借鉴了西方作曲技巧,又带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韵味的钢琴作品能够让我国的钢琴学子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塑造民族化音乐的思维能力。除旋律特点之外,曲式结构也是塑造民族化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有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直接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例如《晚秋夜曲》这首作品,运用了我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金橄榄”的方法;《旱天雷》这首改编自广东音乐的钢琴作品以原曲相同的旋律结构进行创作,等。这些曲式结构的编排与西方音乐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这类作品的学习能够让广大钢琴学子更为全面的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之美。提到中国音乐的独特之美,散板———这样一种完全区别于西方音乐的节拍节奏形式,在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就得到了较好体现。例如改编自我国陕北民歌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钢琴作品,其开头的引子就是以散板的节奏为整首作品塑造了一种高亢、自由的山歌氛围,一下子就将听众带入到陕北地区,感受陕北人民质朴、粗狂的音乐魅力。再如改编自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百鸟朝凤》,为模仿鸟鸣的音效,其节奏也采用散板的形式,看似自由、随意的将音乐不断向前推进,准确、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充满生机、百鸟争鸣的图景。而这些,正是西方音乐所无法带给学生的。(二)推动世界民族音乐的融合。西方的钢琴艺术是全人类的瑰宝,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与各国的民族音乐相互融合,碰撞出更加绚丽的火花。音乐家们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应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充分挖掘并运用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元素,才能将民族音乐传至全世界,从而促进世界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目前为止,我国的基础钢琴教育仍然以西方的钢琴作品为主,我国的钢琴学子对于西方钢琴音乐情感的表达以及音乐风格的认知皆有不同程度的把握能力,这也是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一大成果。而近些年来,我国音乐家们逐渐认识到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频繁的在音乐会与日常教学中加入本土优秀的钢琴作品,而这些本土钢琴作品只有由本民族的钢琴家来演奏才能诠释出其中的民族之魂,而这些作品只有被频繁演奏才能被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认识并喜爱。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各国、各民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世界民族音乐的融合,为世界民族音乐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世界音乐更加富有活力与光彩。
二、民族化钢琴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民族化进程中的努力实践。身为“舶来品”的钢琴,自传入中国以来以强大的音乐魅力获得了我国人民的广泛喜爱,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世纪之后也逐渐朝着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着,不管是在师资力量、教学规模等方面,还是在比赛、对外交流方面,我国的钢琴教育都在发生着改变。作为钢琴的出生地,西方较之中国的教育更加系统化、成熟化,因此,中国的钢琴音乐教育借鉴西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仅仅学习西方只能是模仿、照搬,无法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民族化道路是中国钢琴教育的必走之路。在经历了模仿期与摸索期的坎坷之后,我国的钢琴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期,音乐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扎实的西方作曲功底与深厚的民族音乐内涵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钢琴作品。音乐家们除进行民族化音乐创作之外,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并具有一定体系的作曲技法,其中以陈铭志、汪立三等音乐家最为突出。事实上,在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从未停下脚步,从发展之初,我国的民族音乐家们就已经在进行民族化创作的尝试。192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在这所学校中培养了大量对于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其中,由这所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是中西音乐融有机的与我国民族音乐神韵巧妙结合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专业音乐院校相继诞生建立,许多高校也逐渐将钢琴音乐教育纳入教学范围,这些都为中国的钢琴音乐教育做出了努力。(二)民族化钢琴教育的未来展望。发展民族化的钢琴教育,首先应注意塑造属于我们特有的中国音乐风格摆脱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旧有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建立起对本民族钢琴作品足够的信心与民族担当,让他们意识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是立足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如果想要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情感与内涵,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搜求答案。再次,广大钢琴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本民族钢琴作品的比重,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加入程度不同的民族钢琴作品,比如在幼儿启蒙阶段,教师可以用《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的作品加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不但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建立起孩子对于民族调式、调性的了解。儿童是民族发展的未来,在他们初接触钢琴音乐学习时,就培养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是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结语
重视本土作品在我国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民族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它不但有利于钢琴音乐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还有助于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推向世界。学习中国钢琴作品,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能够亲身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作品中感悟中国人所独有的文化气质与美学思想,在运用西方乐器钢琴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能够由此来推动本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钢琴在中国的广泛普及,它给我国人民带来了一个多彩绚丽的音乐空间,让国人领略了音乐文化的丰富之美。我们应该抓住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将西方优秀的音乐文化融入我国的民族音乐之中,创作出、诠释出能够反映民族灵魂的钢琴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夏毅.论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的民族化[J].黄河之声,2018,(13).
[2]杨瑾,程晗浅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2,(05).
[3]佟丽.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J].黄河之声,2018,(07).
作者:杨磊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 上一篇:脱贫攻坚“走基层”工作总结
- 下一篇:浅析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