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钢琴教学差异研究
时间:2022-07-13 08:31:21
导语:中美钢琴教学差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美国“追求个性、自由、民主、开放”的文化,在钢琴教学中体现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倡导自由、鼓励创新”的开放性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考虑学生的多种可能性,鼓励自主学习,倡导讨论式、对话式教学,鼓励探索和编创,强调表演与教学实践。记得有一次上钢琴课,弹奏的是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我的导师Dr.Amstutz问我:“yanting,你认为这个少女是怎样的一副画面?例如年龄多大?性格是怎样的?”我说:“我觉得应该是一个15岁左右很内向的少女。”Dr.Amstutz笑了然后说:“好吧,你跟我所想象的少女是不一样的,非常好,所以你在弹奏时要尽可能地成为你想象的那个少女,成为音乐中的一员。”再比如,当我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时,我不太确定自己对和声的强弱处理得好不好,因为有的时候谱子上标记的是f,但我自己总想弹弱一些。这在Dr.Amstutz那里也能找到答案。“谱子上的强弱标记是贝多芬的想法,他是位很伟大的音乐家没有错,但并不是代表我们都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弹奏。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音乐感觉和和声走向来弹奏。”美国茱莉亚学院的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指出,艺术家需要有独树一帜的声音,因此,学生要从自己的灵魂出发,主导演奏。况且,学生也不可能永远按着老师的想法去弹奏。教师的工作绝不是“独裁”,而是引导。在钢琴教学中,卡普林斯基会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让其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只有当学生无法理解或解释自己的弹奏时,她才会发表意见。
(二)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我国的钢琴教学目标,从幼儿学琴开始一直围绕一个功利性目标:“考级”或“钢琴家”。社会上的钢琴业余考级、钢琴比赛主要以演奏技巧水平的高低等专业性的要求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在功利性目标的引领下,很多家长和老师一味地追求考试级别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单纯强调速度、难度等技术性而忽视了情感和音乐性,过度关注专业方向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兴趣、热情、快乐感的培养,失去了钢琴教学在培养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情操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盛一奇指出这一教学目标的缺陷:“当前中国钢琴教育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把专业教学模式引入了业余教学”、“家长的功利主义让很多琴童学琴就是为了考级,然而专业教学并不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这一目标所造成的危害,是让很多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半途而废。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是全世界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学习钢琴的儿童中能坚持8~10年的不到5%。美国钢琴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人的素质,视作是人生活的一部分。“理想的教师是鼓励对音乐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首要目标,将技能培养作为达到那个更大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换言之,在美国,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这是一种包容性更强,基础更广泛的音乐学习课程。”[4]世界著名钢琴家、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维多利亚•莫什塔科说:“美国孩子学琴不会把成为钢琴明星定为目标……很多美国人整个家庭环境就喜欢钢琴,他们让孩子去学钢琴是没有太大目的的……学琴的同时孩子们还要多看书、听音乐会,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其实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学钢琴要注重音乐的表现和音乐素养的培养,而不能仅仅训练技术、指法等,仅技术很流畅是没有用的。中国孩子学钢琴流行的趋势是太注重技术方面的东西,反而削弱了音乐素养上的表现。学琴者不能忘了钢琴最灵魂的东西,尤其是情感的表达。”
(三)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从1980年以来,我国钢琴教学的课程主要以周铭孙主编的《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合集》和周广仁主编的《钢琴考级教程(业余)》为主要教材,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课程。钢琴曲目主要是古典时期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浪漫时期李斯特、肖邦的作品,巴洛克时期巴赫的作品。常见的还有俄罗斯作曲家和格里格等北欧作曲家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但欧美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很少出现,更不用说一些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了。另外,我国钢琴教学课程的封闭性还体现在单纯的琴房练琴上,不重视实践教学课程。斯坦威艺术家茅为蕙对国内的钢琴教学并不推崇,她说:“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填鸭式的,孩子们每天关在琴房里练琴,很少有上台的机会,老师也很少表扬,其实上台一次比台下多少个钟头都有用。”美国钢琴教学在课程上是开放性的,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美国钢琴课程开发与选择的特色之一是“各具特色”。钢琴课程都是教师自己研究开发与选择的,教学课程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美国钢琴课程开发与选择的特色之二是“与时俱进”。大量的不同风格的现当代钢琴作品被吸收进新课程。美国钢琴课程开发与选择的特色之三是“多元化与本土化”。少数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布鲁斯等也纳入了钢琴教学的课程之中。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课程中,有一种开放性的studioclass课程(是一种钢琴教学开放性课程,一部分学生进行钢琴演奏展示,其他同学观摩轮流,然后师生交流研讨———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进行3~4次的钢琴演奏展示),按课表的统一安排每周上一节。在每周的studioclass上,我都有机会听到其他学生们弹奏的各类风格的作品,有很多是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例如巴托克的前奏曲,舒曼的练习曲等。此外,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更注重演奏实践,孩子从学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自己的演奏会;专业学校的钢琴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实践课程外,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后的实践活动,包括社区的演出与教学活动。
(四)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钢琴教学的方法几十年来基本上是传授式、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封闭教学,学生机械地模仿,被动接受。“中国传统的学校音乐教学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结果,教学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练习、模仿、重复和按部就班的习惯养成。”这种“一对一”的封闭方式,很少有与其他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当学生分给了某位老师,学生好像就是这个老师的,不肯再与别的老师分享情感,缺少自由视野的空间。”美国钢琴教学在方法上多样而开放,如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索创编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西弗吉尼亚大学音乐学院PeterAmstutz教授不给学生规定曲目,只是提出一个练习曲目的范围,让学生自己先听一听这些作品,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练习曲目,用他的话说就是:“你喜欢什么曲子就选什么曲子”。我们国内的老师总是在学生弹奏一首曲目后,便按照自己的要求指出曲子弹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一句一句“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去弹奏,Amstutz教授不是这样,他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你弹奏这首曲子有什么问题?”然后会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发现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的提问、学生之间的讨论,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上的差异
我国钢琴考级制度在钢琴教学评价上起到了“唯一标准”的作用,家长评价学生、学校升学加分等,都以“考级”来衡量,使“考级”变味,成为应试教育的评价工具,考级(考级不合格或考的级别比别人低)给学生更多的是失败感。老师评价学生过于注重速度、难度、指法、手型等技术上的评价,而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永远是滞后的,因此,学生得到的评价也永远是消极的———速度不够、力度达不到、强弱对比不够……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消极的评价往往打击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兴趣和自信心。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钢琴考级制度,钢琴老师对学生的演奏评价更注重音乐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把学生的表演放在第一位,而非技能。美国学生在自己的演奏会上,获得的往往是成功、快乐、自信……美国钢琴教育家兰德尔•菲伯尔说:“对于钢琴演奏来说,真正的标准是艺术性,它远远超越了单一的演奏技巧,我称之为‘艺术演奏之道’。”在中国的大学,期末考试钢琴的成绩就只取决于最后在台上的表现,而在美国,教授更看重的是学生平时的努力和付出。Dr.Amstutz曾经跟我讲说:“yanting,对于期末考试你完全不需要有压力,我们都是你的朋友。你平时的努力我们知道,即使你在最后的考试中因为紧张而弹得不如平时好,我们会非常理解而且会同样给你好的分数。”美国钢琴老师在教学中大多运用激励性的积极评价。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白瑞•施耐德教授和娜丽塔•特鲁教授的“课堂教学氛围都相当令人愉快。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到,两位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都很频繁,特别是当学生按教师要求改进了演奏,教师会即刻给予肯定,这使学生更为明确正确的演奏方式,宽松的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二、美国钢琴教学对我们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让音乐成为生活
美国钢琴教学以人为本、钢琴是生活的一部分、音乐素养是人的重要素质的理念和目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把“让音乐成为生活、培养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我国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创造,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给学生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钢琴成为每个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找到钢琴教学对于自己的更多意义,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二)开发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
美国钢琴教学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课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的钢琴教学课程除了让学生学习演奏传统的经典曲目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现代风格的曲目,更要让学生多了解和学习我们本民族的一些曲目,让学生对钢琴练习曲目有更多的选择,更容易找到和练习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作品。要定期组织举办学生个人演奏会、小组观摩研讨会、听大师演奏会和各种音乐会,给学生提供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丰富演奏的方法、知识和经验,提高钢琴演奏的能力。
(三)关注演奏技术,强化音乐性方面的教学指导
“以往的钢琴教程过多强调的是弹奏技巧,而忽视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与音乐的融合,更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音乐进行表达。于是,僵硬和机械成了与学琴相伴的魔鬼。”钢琴演奏的音乐性和技术性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要走向片面。钢琴演奏的音乐性和技术性,犹如人的灵魂和躯体,二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音乐性是技术的灵魂,技术是音乐性的躯体(载体)。只有技术性没有音乐性,再高超、精湛的弹奏犹如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弹琴一般;如果没有技术作为载体,音乐性则无安身之处,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发扬我国钢琴教学重视弹奏技巧———“学生基本功扎实”这一长处的同时,要学习美国钢琴教育重视音乐性的优点,强化音乐性方面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或柔和,或抒情,或喜悦,或悲伤,或富有美感,将内心情感、内心歌唱与身体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情感,让钢琴“歌唱”起来。
(四)注重培养兴趣,给学生创设自由创新表达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国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家庭层面,越来越重视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学习钢琴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我们每一位钢琴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注意正确引导和保护这种积极性,而不要扼杀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教学注重兴趣培养和快乐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把培养孩子兴趣和激发孩子表达快乐的愿望作为教学的重要推动力,采取多种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开展钢琴教学,让孩子始终处在一种快乐学习钢琴的状态,引领孩子从对弹奏钢琴感兴趣到喜欢学习钢琴、再从喜欢到热爱钢琴表演。钢琴演奏不是对前人演奏的翻版,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每个演奏者自己对乐曲独特的诠释和创新。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教学鼓励学生即兴演奏、探索与创编等教学方法,从启蒙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创新意识和“个人风格”意识,鼓励学生用钢琴来表达自身情感和创新热情,每一首曲子都要留给学生思考、反思、探索、创新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曲目,华彩乐段让学生自编自弹,让学生即兴弹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底的声音等,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力。
(五)采取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从快乐中获得成功
在教学评价上,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老师从学生发展和激励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方法和原则,运用鼓励性的积极评价,从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与学生的昨天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和学生的明天比较(与优秀者和明天比较,孩子永远是失败者),让学生每天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从快乐中获得成功。此外,我国钢琴考级制度,应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和考试方法,不仅考核学生的弹奏技术,同时对学生的乐理、视奏、即兴演奏、伴奏、听力及演奏的音乐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充分体现钢琴演奏的艺术特性,引领我国钢琴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王艳婷 单位: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音乐学院
- 上一篇:钢琴体验教学法论文
- 下一篇:幼儿教师体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