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中的钢琴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4 03:16:26

导语:民族化中的钢琴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化中的钢琴教学论文

一、钢琴演奏的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重要地位。

钢琴教学民族化中钢琴演奏民族化的第一个层面,是钢琴演奏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重要地位。钢琴演奏民族化是钢琴教学民族化与整个钢琴艺术民族化的中心与体现,没有钢琴演奏的民族化,便没有钢琴教学与整个钢琴艺术的民族化。钢琴教学是为钢琴演奏服务的,而钢琴曲创作也是为钢琴演奏服务的。如果说,钢琴曲是钢琴音乐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钢琴演奏就是钢琴音乐的具体“施工建造”过程。没有民族化的钢琴演奏,再好的民族化的钢琴作品,也只能是“纸上谈音”,而根本成不了民族化的钢琴音乐。这一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钢琴曲创作作为“一度创作”,只为钢琴演奏提供一个基础与依据,而钢琴演奏才是钢琴艺术的“最高任务”与“最终目的”。“‘钢琴演奏专业工程系统’是整个钢琴演奏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也是出发点与归宿。所有与钢琴演奏系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技术与技巧,都要最后落实到这一专业系统中,并通过这一专业系统得以表现与展示。”[1]钢琴演奏是一项艺术创造工程,民族化的钢琴作品的一切艺术要素(包括思想内容的题材、形象、事件与艺术形式的体裁、结构、语言、手法、风格等),都要以钢琴演奏所蕴含的民族化为基础从而展现出来。这正如波兰当代著名音乐评论家卓菲娅•丽莎所说:“属于音乐的特殊性的,还有作品与听众之间的中间环节,即表演,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自己的美学价值,并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改变着作品本身的面貌。构成音乐特殊性的这个因素同戏剧艺术和舞蹈艺术是共同的。”[2]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几乎毫无例外,全都是凭借其民族化的钢琴演奏得以具体表现和展示的:波兰的“钢琴诗人”肖邦演奏的钢琴曲《玛祖卡》,表现出对被沙俄侵略军占领的故国波兰的深深怀念之情,其民族情感十分强烈;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演奏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彰显出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风情;德彪西演奏的钢琴曲《月光》(《贝加玛斯卡组曲》的第三首),具有鲜明的法兰西民族风格;俄罗斯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钢琴协奏曲》与《钢琴前奏曲》,都充溢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韵味。同样,中国钢琴家刘诗昆演奏的钢琴协奏曲《战台风》,青年钢琴大师郎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李云迪演奏的钢琴独奏曲《彩云追月》,也都凸显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以钢琴演奏为中心的钢琴教学,要实现民族化,就必须以钢琴演奏的民族化为依托和支撑。换言之,钢琴演奏的民族化,在钢琴教学的民族化中,占有重要的中心位置与首要位置,这是勿庸质疑的。

二、钢琴演奏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主要环节。

钢琴教学民族化中钢琴演奏民族化的第二个层面,是钢琴演奏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主要环节。也就是说,钢琴教学的民族化,要具体体现在钢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首先,是教学曲目的选定,必须突出中国民族化的钢琴曲目的比例,在整个钢琴教学曲目中,应占51%以上,达到“拉股”程度,以此作为钢琴教学民族化的靠保证。例如《牧童短笛》、《战台风》等钢琴精品与经典作品,都应成为钢琴教学的必选曲目。其次,要强化钢琴演奏技术技巧民族化的训练,例如民族化的指法、触键法;民族化的音色——对民族乐器(琵琶、竹笛、古琴等)音色的模仿;民族化的装饰音演奏;民族化的踏板运用;民族器乐演奏特点的吸收与借鉴;民间歌曲演唱特点的吸收与借鉴等等。充分显出中虚实结合、疾徐有致、刚柔相济的民族化风格特色。再次,必须深层次的理解以及落实民族化所具有的内涵,这里的“民族化”所说的是艺术家、作家以创造性的思维来以艺术所具有的形式以及一定的方法来体现出现实的生活,从而有效的展现出我国民族的思想情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文艺作品想要实现民族化,那么就必须对本民族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感情等方面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与民族的传统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3]

三、钢琴演奏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必要举措。

钢琴教学民族化中钢琴演奏民族化的第三个层面,是钢琴演奏民族化在钢琴教学民族化中的必要举措。这是一个保证系统,也是一个配套工程,是与教学环节相匹配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必要举措:其一是吸引学生对钢琴演奏民族化的兴趣。兴趣是行动的发动机,是最好的老师。要选择有艺术魅力和吸引力的民族化钢琴音乐的录音,通过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二是教师民族化的钢琴演奏的示范,可以起到引领作用。

作者:崔雪花单位:哈尔滨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