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20 03:08:45

导语: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贫困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意识与观念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别,部分学生存在思想偏差,甚至出现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为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成因,并提出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1引言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内容包含知恩、感恩、报恩等。而针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能够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才能使贫困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利用自身所创造的成就来回报自助者和社会,并在校园与社会中形成正能量,为感恩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2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成因

2.1社会环境因素。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获得信息提供更加丰富的渠道,拜金主义、资本主义、享乐主义等异质思想入侵校园。对于还处在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盲目追求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标新立异,而在校园中传播负能量信息,扩大不良信息的影响范围。消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多余追求自我,而不断淡化感恩意识,贫困学生的感恩行为不断减少。2.2学校教育因素。一方面,高职院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深刻,将全部教育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学生专业成绩方面,缺少对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视,并忽视相关教育机制的规划与研究。大部分院校认为感恩教育属于思政教育内容,只要保障学生思想发展方向正确,就完成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对感恩教育认知的偏差,使其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课程,只通过开展相关德育活动等形式进行,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感恩学习的主动性,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极为不利。2.3学生自身因素。受正常环境与原生家庭的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都存在自卑和忧郁的性格特点,并且对于自身贫困情况不能直面面对,并将贫困的原因归因于家庭与社会。认为是命运的不公正,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产生妒忌的心理,并认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资助是出于同情,很难在心理产生感激之情。另外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缺少自信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向他们掩饰自身的窘迫,或减少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从而逐渐形成人际关系的屏障,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降低贫困学生的感恩欲望与动力。

3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3.1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精华,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并蕴藏着大量的感恩教育资源。为完成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与实践课程中,不断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解决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出发点,院校可在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到来之时,开展有关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贡献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货币,以将此作为贫困生评选的参考指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2构建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关系。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虽然贫困家庭并不能为学生带来优质的物质条件,但却不能缺失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因此,高校可加强与贫困学生家长的联系,并与学生家庭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关系,将感恩教育落实到课程中,并延伸到校园之外,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够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实现精神层次的净化。一方面,家长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并以更加严格的标注来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与思想,为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品质。另一方面,高校可引导家长利用学生课余实践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比如开展交流会,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将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感与感恩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意识,并内化为行为,做出更多的感恩行为。3.3重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学校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载体。为更好的完成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高校应建立长效的机制,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和能力,唤醒学生服务与他人和服务于社会的感激之心。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在课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并利用实际案例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体会他人的不易,并将这份感恩之情内化在行动中,常行感恩之举。第二,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认知能力,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为学生带来榜样作用,使学生能够接受到熏陶,从而增强感恩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学习更多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比如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学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怀有感恩之心来回报资助者与社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通过有效的规划,将贫困生感恩教育落实到实处。不断提升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璐,朱旺.资助育人体系下高职贫困生诚信与感恩意识调查及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4):228-230.

[2]赵霄.基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226-227.

[3]邱晓玲.高职院校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7(35):223-224.

作者:张育锋 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