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6 08:38:55

导语: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由此可以,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如果我们人类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类与社会、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之间的关系就是更加亲切。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感恩品质,就会变得快乐和幸福,个体的生命就会更加有意义。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对感恩教育的现状调查和针对目前的现状实施相应的策略,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资源;体验;活动

一、借助网络资源和课本资源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品质,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市场上的书籍资料,寻找有关感恩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些有关感恩的语句,让聆听的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让感恩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教师要积极组织活动的讲座,可以借助开展故事会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开展宣讲感恩活动,让学生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感知,联想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关爱,由内心深处发出诚挚的感恩,自己与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拳拳的亲情和浓浓的友情。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如表现大自然之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重点品读描写“大拐弯”的精彩语段,在一唱三叹的朗读中,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观,进一步愉悦自己的情感,这些美丽的语段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上印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让学生受益终生。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我喜欢》的时候,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巧妙的设置了以一个省略号单独成段的特殊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精彩补白,让学生自由言说,补充省略的语段,学生会依据前后的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思维写出丰富的有关自然、社会中事物,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刻舟求剑》的时候,让学生补充结尾,可以引出话题,你怎样劝说课文中的这个呆板,不知变通的主人公,学生会畅所欲言,大胆思维,使小学生的感恩品质得以升华。

二、关注成长,体验成长,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关注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亲历于实践活动是必须的,体验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儿体验,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更谈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体验,就不会对习得的知识记忆深刻,根本就不可能内化习得的知识,只有体验了知识,才能深刻地感悟知识,最终会形成自我的认识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各自的知识水准也千差万别,有的经过一次体验,马上可以形成经验,有的需要反复体验亲历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他们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在点点滴滴的亲历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体验教育。教师积极开展组织交融开放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和学习的客体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开展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没有生命的、呆板的教科书的内容激活。这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生理特点。教科书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利用体验式学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以上学生和教科书的特点有机整合,使没有生命的教科书的内容变成开放的学习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的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彰显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首先要理解我们的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基础,对感恩教育的心理期望值。为了使感恩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前要认真分析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认真分析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以上深刻的分析选择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也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尤其切忌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式和稳固,以及感恩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教育工程,确实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们要矢志不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了,一定会取得成绩的。因此我们要把感恩教育活动融入的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贯穿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总之,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教育学生时时刻刻都别忘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充分利用大语文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让感恩教育代代相传,绵延永世,让感恩教育成为人世间永恒的话题。只要人人感恩,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只要人人感恩,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英锋.感恩教育入校园须把好“内容质量关”[N].新疆日报(汉).2017-05-30(003)

[2]何勇海.也谈“大水漫灌”式感恩教育[N].团结报.2017-06-17(006)

[3]李生明.感恩教育不能剑走偏锋[N].大同日报.2017-06-22(005)

作者:杨碧霞 单位:定西市岷县岷阳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