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育人空间感恩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0 10:28:59
导语:多维育人空间感恩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情感缺失现象,应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学校不仅要多维度拓展育人空间,还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形成教育合力,让感恩教育常态化,让感恩行动富有实效。
【关键词】育人空间;感恩教育;教育合力
“羊跪乳,鸦反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却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感恩了,很多孩子习惯了被爱,甚至觉得被爱是天经地义的,别人对他们的关爱与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有多方因素,但毋庸置疑,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须积极发现和解决学校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一、“感恩”于境:变空洞说教为环境熏染
明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学校要认识到文化对学生道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对校园墙壁、楼道、地面、教室及各功能室进行文化布置,使校园内的物品都能彰显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为此,学校紧紧依托“忠孝文化”校本课程,营造“忠孝文化”教育氛围,打造“忠孝文化”特色教育,致力培养“忠于祖国和人民,孝敬双亲和师长”的具有感恩之心的新时代好少年。1.建造主题景观。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忠孝文化园里“二十四忠”和“二十四孝”石雕,“思苑”里百名将军的忠孝书法作品,如一粒粒种子将“感恩”的情感植入孩子的心田;长河畔的“毕业林”既是孩子对母校的依恋,又寄托了他们对母校的深深感激和浓浓祝福;学校草坪上的“感恩石”更是一幅幅温馨至美的画卷———“母亲凝视襁褓中的婴儿”“母亲携子之手上学”“母亲挥手作别长大远行的孩子”,学生们每天经过这里,内心自然会涌动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挚情感。2.布置主题廊道。围绕“忠孝”文化,学校将小学部中、高年级教学楼的所有楼梯和廊道分别命名为“忠之梯”“孝之道”和“感恩廊”,文化布置均由中高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完成。“忠孝”故事连环画、儿童漫画、剪纸、书法、童谣、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呈现出学生对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祖国、感恩生活的理解和践行,学生行走其间,与书画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在美好环境的熏染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每个班级教室门口都开辟“感恩壁”,上面贴着学生的“感恩签”。浓浓的感恩氛围萦绕在学生的成长空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道理、知感恩。
二、“感恩”于行:变知识灌输为活动引导践行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舞台”,开展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展示、分享,将“感恩”内化于情、外化于行,促进美好品德落地生根。1.国学经典滋养心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中有不少关于孝亲敬长、尊师重教、知恩图报的内容,这是实施感恩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利用每天晨会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诵读、理解、感悟,加深对感恩的认知。2.明辨是非理解真爱。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几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稍有一点不顺便会感觉“爸妈根本不爱我”。因此,我们开展了“父母的爱”主题活动,通过讲故事、辩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父母的爱———无微不至的关心是爱、苦口婆心的唠叨是爱、暴风骤雨的批评是爱……3.回报恩情付诸行动。知恩、感恩,更要用行动报恩。为此,我们设计了“感恩于行”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表达。如“感恩父母”———建立父母信息卡,开展“爱要大声说出来”“您养育我,我感恩您”的实践活动;“感恩老师”———节日里的问候和贺卡,平日里的专心学习、遵章守纪,为班级和学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还有“感恩同伴或他人”“感恩生活”等。
三、“感恩”于心:变瞬时激情为协同引领常态
学校虽是德育的主阵地,但也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统一协调开展德育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班级管理“打包制”。学校一改原先的“独行侠”班主任制,以“打包班主任”为抓手,即每个班以正班主任为核心,其他学科老师为副班主任,组成班主任合作团队,共同负责一个班的管理,合理分配德育管理责权,充分结合各自学科教学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2.校园内外“联通制”。“感恩”最好的方式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服务于社会。学校努力优化社区教育组织,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夏令营研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村落、走进社区敬老院,引进外籍志愿者老师等,构建校内、校外“联通育人网络”,实现全方位育人。3.家校评价“双线制”。育人是家校共同的事业,家庭不能“缺位”,学校不能“独位”。学校努力克服乡村学校家校合作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校讯通、班级QQ群、微信等,搭建家校交流平台,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引领学生“感恩”常态化,让“感恩”行动成为学生内心的真情表达
作者:张淑玲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
-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空间设计研究
- 下一篇: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