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教育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25 09:15:08

导语:中学生感恩教育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生感恩教育问题探讨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及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的一二十年内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感恩教育培育;中学生;问题研究;道德文化

1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1感恩教育培育的主要内涵

感恩教育即用感性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恩”中认识到感恩的存在;以理性的形式,让青少年认知到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带来的“恩”。最后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特殊教育。它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感恩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即认识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成为“知恩”;二、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幸福的情感,从而转换为自主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成为“识恩”;三、实践方面,将感恩意识转换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称为“报恩”。①

1.2感恩教育的基本培育内容

第一,教会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教育是用人格影响人格的一种教育。感恩教育的目的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的,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更多的人在背后的辛勤创造、奉献。自己时刻享受着学校、社会及父母朋友老师他人给予的帮助,要永远记住这些,并准备随时为回报他们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教会学生知恩图报。感恩教育是以德报德的教育。报恩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是从自己做起把爱心的力量传承下去。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有恩于我不可忘”,“知恩不报非君子”。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知恩与图报的基本道德准则,都应具备做人的基本的道德修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下去。第三,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还应当施恩于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不应该将自己的付出视作对他人的施舍,而应把付出当作生活中必备的美德。怀有知恩不图报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将自己的人生意义无限放大。

2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现状

2.1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成就

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并改善着当下感恩教育匮乏的现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门也频频发出文件从宏观角度对学生感恩教育做出了规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及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现在及今后的一二十年内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性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②当然教育因其复杂性、长期性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多项文件出台的过程中仍表现出各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学生攀比心理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日益增强,给家庭和社会不断带来挑战。

2.2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中遭受到诸多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形成问题的根源,我将从对感恩教育认识不足,评价指标单一,缺乏感恩氛围以及培养目标随意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2.2.1家庭方面对感恩教育培育的认识存在不足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对其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上起基础性作用。孩子的父辈们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当年过得好,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孩子可能成为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来满足子女的任何要求。实际上,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苦心,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如何感恩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

2.2.2学校方面重智轻德,对学生评价标准单一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一向以学校为主体,但各级各类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攻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德育课时无法保证按时按量完成,德育教师资格不到位,明显背离了学校的职责和功能。生活中学校多数重智育轻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来自于学习成绩的要求,对于学生道德方面的要求与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单纯地把文明习惯定义为道德规范,忽视了道德教育中信仰的核心。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德育成为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未转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2.2.3社会方面缺乏感恩教育培育的氛围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仅改变了国家经济体制更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优秀制度的同时也传播了多元的思想潮流,社会上一些人开始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活世上全然为了赎罪应当无所牵挂追求本心,认为来自父母家庭的关爱是对自身“个性”与“自由”的束缚。将国外的糟粕奉为行为准则,使传承千年的道德体系受到震动。

2.2.4学生个人方面感恩意识不足

除上述三个方面的外在因素外,当代青少年自身也存在着难以轻易改变的缺点:首先,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习惯有优越感,对父母及长辈的关怀和细心照顾习以为常。在学校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互相攀比。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对来自同学与老师的帮助不懂感恩;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等等。再次,对祖国和社会提供的优越条件仍感到不满,一心羡慕国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无疑冲击了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

3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对策

对于出现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3.1以亲情为纽带,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发挥家庭的作用

首先从家庭教育者——父母的角度来讲,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到感恩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此外家长还需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不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推给学校和社会。其次,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父母双方与子女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2改变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注重知与行的结合

首先,从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结合道德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善恶分辨标准。其次,学校应加强校园感恩气氛建设,优化感恩环境。取缔原来的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单一评价标准,健全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3.3营造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首先要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感恩情怀,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仅破坏现有的正常生活秩序更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其次,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提高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信息化的时代,以社会舆论为核心的社会风气,凭着现代化的传递手段,往往很快就能影响舆论并控制全局,左右青少年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在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

3.4注重中学生的个性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外在因素,学生主体是内在因素,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此,强调对学生个性素质的提高是高效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与关键。

3.4.1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学会独立

一个养尊处优、备受呵护的孩子仅有认知层面的感恩是不易被感动的,更不懂如何报恩。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当你得到孩子关爱或帮助时,不要吝啬一句“谢谢”,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慢慢去感化孩子,鼓励他们,与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孩子自己慢慢体会感恩带来的满足。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疼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不能过分溺爱,让孩子拥有更多独立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人生的成功才是父母关爱子女的最终目的。

3.4.2让青少年走进社会,了解现实,感悟人生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现实能直接影响个体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适当的情况下,他们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沉重,部分家长承担了所有的家庭琐事,使他们对社会及家庭缺乏真实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社会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在家帮父母做家务,从中体会父母每日劳动的艰辛和繁琐;学校开设参观实训基地等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百态,了解生活,感悟人生。

作者:饶静怡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元楷.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胡艳辉.“问题少年”矫治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李汉琳.感恩: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J].检查风云,2006(15).

[4]感恩教育、不竭之泉——关注中学生感恩教育[J].人生十六七,2006(Z1).

[5]胡茂鑫,赵华鹏,高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青少年感恩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6]严加银.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传统孝道为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7]刘震中,罗成毅.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J].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10(4).

[8]李建云.90后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J].德育园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