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文化教育模式分析

时间:2022-07-22 03:46:39

导语:感恩文化教育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感恩文化教育模式分析

1感恩概述

1.1感恩的界定

感恩(Gratitud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grati-a”,意指恩惠、仁慈或感激。最初感恩一直被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推崇,最近几年才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关注。在心理学视角上,由于心理学家彼此关于感恩的研究取向各不相同,因此对感恩的界定也各有侧重,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肯定了感恩在个体、社会等产生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感恩是一种促使受恩者感激施恩者的给予或转变角色施恩于其他人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可以增强个体人际交往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提高社会安定和谐的水平。

1.2感恩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感恩是一种情感(affection)[1]。个体的这种情感可以表现为两个层次:一种是比较稳定、持久、内隐的主观体验,即特质性情感(traitfeeling)。McCul-lough认为具有感恩特质的个体总是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中更容易、更频繁、更强烈的体验到感恩情绪。当这种情感特质在特定个体身上经常出现、渐趋稳定,并已镶嵌到一个人的个性结构中时,就叫做特质性感恩情感。它是指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的情感体验,具有跨情境性;另一种是即时、冲动、外显的主观体验,即状态性情感(stateemotion)。Rosenberg认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感恩情感叫做状态性感恩情感,它是指个体在受到他人帮助后产生的一种即时性的情绪体验,往往体现在特定的情境中,但是状态性感恩情感的具体特异性指标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感恩的过程

张桂权[2]认为感恩的过程应该包括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识恩是指受惠者认识和了解到自身所获得的来自施恩者的恩惠和帮助;记恩是指受惠者在识恩的基础上在内心产生认可,铭记施恩者对自身的恩惠和帮助;谢恩是指由于受到恩惠和帮助所产生的愉悦、温暖的情感逐渐自觉地转化成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报恩是指受惠者所产生的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逐步转化成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由此可见,识恩是一个个体认知的过程,记恩和谢恩是一个个体产生情感的过程,报恩是一个个体产生行为的过程,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和周元明[3]提出的感恩分为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的观点不谋而合。

2感恩教育模式

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心理学家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剖析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感恩缺失现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相对可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模式。

2.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感恩观比较

通过对东西方感恩观的梳理发现,感恩不仅具有跨历史性和文化普遍性,同时还具有文化差异性。在东方文化中,感恩思想渗透在儒家文化内部,注重亲情伦理和道德关怀,是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维护人伦秩序的第一要义。佛家强调众生皆有缘,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道家强调善恶皆有报应,感恩前人为自己创造的福利,自己也要行善为后人积德[4]。在西方文化中,感恩思想来自于基督教,基督教的感恩观在本质上是对上帝创造世界的感激,主张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人类应该心怀感恩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报恩不限于受惠者对施恩者一对一的酬谢,多体现为互助精神。可见,东西方文化下的感恩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中蕴含的感恩教育的思想为我们今天开展感恩教育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两大文化的感恩观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当吸收西方感恩观的精华,重视东西方文化的优化融合,对感恩进行本土化的研究。

2.2国外的感恩教育模式

2.2.1感恩记录

感恩记录是国外运用最多的感恩教育模式,即被试采用写周记等的方式定期记录值得感激的事件。Emmons和McCullough为了验证感恩记录的效能进行了三个实验。实验一的被试为大学生,要求实验组每周记录5件感恩事件,另外两个控制组分别为每周记录5件争论事件和记录5件有影响的事件,干预时间为10周;实验二的被试为大学生,要求实验组每天记录5件感恩事件,另外两个控制组分别为每天记录5件争论事件和当下社会比较(产生自豪和愉快情绪)的事件,干预时间为2周的干预;实验三的被试是肌肉神经疾病成人,要求实验组每周记录5件感恩事件,控制组不处理,干预时间为3周。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组,大学生感恩记录组表现出更高的感恩水平和更少的消极情感和头痛等躯体症状;肌肉神经疾病成人感恩记录组的感恩水平显著增加,日常功能也显著改善。此外,石国兴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班级辅导和感恩记录相结合的感恩教育模式有助于个体提高感恩情感、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

2.2.2感恩沉思

感恩沉思类似于感恩记录,不同的是该模式让被试沉思或者记录较感恩事件更为广泛的积极生活经历,并且干预只进行一次,时间很短,往往只持续几分钟。目前感恩沉思在感恩教育研究中应用得较少,但是对于需要激发即时积极情绪的临床治疗或者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3感恩拜访

感恩拜访是通过写信感谢施恩者、寄给或当众读给施恩者来表达感恩的一种教育模式。Seligman采用“感恩之旅”,鼓励个体对其生命中某个和善的人,以书信的方式写出感谢他的话,然后去拜访他,并且当面读出这封感恩信,从而引发个体的感恩体验。张睿[6]的研究中要求被试观察、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然后当面向他表示道谢,并记录感恩的人、事以及自己的感受,结果表明,感恩拜访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感恩水平。

2.3国内的感恩教育模式

2.3.1渗透教育模式

渗透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在日常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集体活动和学校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7]。也就是说,可以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加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可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穿插相关的感恩方面的活动,比如音乐课上教授《感恩的心》手语表演、语文课上开展关于感恩的课前演讲等;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关于感恩的名人专题讲座或是组织学生观看《暖春》、《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感恩题材的影片;也可以在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来临之际举行感恩活动或是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恩认识水平。

2.3.2情境教育模式

感恩情境包括说明情境和体验情境,说明情境是指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故事;体验情境则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积累感恩情境,并组织学生把积累的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等感恩情境作为活动的素材,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些与感恩有关的情景剧,并进行汇报表演。通过学生们在情景剧中对角色的全面诠释来增强他们的感恩情感,同时也让他们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

2.3.3辨析教育模式

辨析教育是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通过讨论、辨析等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反思,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的感恩意识,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生成中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感恩意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引起舆论的焦点事件拟定辨析讨论的题目,比如“公众人士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大学生是否需要报答?”等问题,将参加活动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化解自身的矛盾想法,从而纠正自身错误的感恩意识,建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同时强化正确的感恩意识。

2.3.4实践教育模式

社会实践是人们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应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为社会群体的感恩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学校可以在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与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联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给予他人恩惠、受到他人报恩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快感,促使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3思考和展望

随着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积极心理学在20世纪末的兴起,感恩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国外关于感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比之下,国内心理学家对感恩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尚处于引进和零星探索阶段。对当前感恩研究进行概述,特别是对感恩教育模式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前感恩研究的现状,引起国内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更为学生传承感恩文化、践行感恩行为提供指导。所以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要用独创性的思路和方法探究感恩教育模式,不仅要创新和践行国内的感恩教育模式,而且要吸收和学习国外的感恩教育模式,并将其本土化;不能仅限于对感恩缺失群体感恩教育的研究,还要注重对大众群体感恩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仅要横向地铺开感恩教育的范围,还要展开纵向的“全程式”的感恩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古圣先贤的感恩文化,并学会发扬和开拓,学会养亲、敬亲、尊亲,学会推恩及人,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一切。

作者:汪依桃工作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