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中情感体验实践思考
时间:2022-07-22 03:31:26
导语:感恩教育中情感体验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校的感恩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学校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感恩教育,注重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搭建平台,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一)通过爱心援助活动实施感恩教育
“爱心工程”作为我校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促使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奉献爱心、体验自身价值的过程。目前,我校已开展的爱心援助活动有:一是“情系大别山,爱心献老区”活动,学生在假期深入到超市、商场、饭馆、停车场、社区、街道等以各种形式勤工,把勤工挣得的钱捐献给我校爱心教育基地—安徽金寨县关庙中学、井冈山市新城镇中心小学等地的贫困学生。每两年一次,学校还专门组织学生到爱心教育基地开展爱心助学考察,为学生施恩提供机会。二是“尊老助残尽义务,奉献爱心在社区”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学生“尽我所能,为社区尽责任”,各班团支部组织了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爱绿护绿、爱心家教等活动,到闵行区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特困老人家中开展服务,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送去情感祝福等。三是组织校园爱心义卖和捐献活动。每学期都有几场校园义卖和捐献活动,同学或捐书捐学习用具,或把自己的闲置物品交换成钱,再由各支部集中起来或购买学习用品或直接汇给困难地区的中小学生。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施感恩教育
除了上海市教委规定的学军、学农社会实践课程外,学校还在每年的暑假社区挂职锻炼、日常的研究性学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在社区挂职锻炼中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自1999年始到现在,我校每届新高三学生都在暑假中分成几十个小组,从课堂走向社会,到七宝镇、莘庄镇、古美街道等乡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学生们配合居委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居委会出黑板报,贴宣传海报,打扫办公室卫生,清理小区杂物,做社会调查等。学生们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了解了社会,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萌发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懂得感恩。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们进行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多年来,同学们自由组合,调查研究感兴趣的课题,撰写出许多闪烁着人文关怀的调查报告,如《沉重的棉花》《闵行区弱势群体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调查研究不仅让学生们真心感受到读书的幸福,而且也激发了他们要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情怀。在志愿者活动中践行报恩。志愿者活动是学生们践行报恩的良好平台。无论是2010年世博会还是日常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敬老助残、智力帮教、护绿保洁等公益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都在自己的行动中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自己所长,奉献一份力量,报恩于社会。
(三)在校园文化节日中实施感恩教育
2005年,出于文化立校的考虑,学校从制度层面上设立八大校园主题文化节日(狂欢节、体育节、感恩节、科技节、爱生节、读书节、班主任节、艺术节),其中“狂欢节”“感恩节”“爱生节”“班主任节”是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3月份“狂欢节”,设计了“感恩情怀,与爱同行”活动板块,有爱心跳蚤市场,有广播台“校园空中祝福”,有“感恩之心饕餮宴”等内容,让学生在狂欢减压、活跃身心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感恩。5月份“感恩节”,以祖国、学校和老师同学、大自然与生活、社会与亲友为感恩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系列活动,如“温馨亲情大行动”:每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或亲人的感激之情;“父母付出知多少”活动:算一算自出生至今,家长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等有多少付出。9月份“爱生节”(注:学校把每年的“教师节”作为学校的“爱生节”),教师们分别与各班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等五类困难学生结对,走访学生家庭,送去关爱。11月份“班主任节”,每个班级的每位学生给班主任写一句话,制成心愿礼包,送给班主任;每班推举“……(如诚信可敬、可爱、幽默睿智等等)的班主任”,学校举办“老师,我想对您说……”电视谈话节目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的工作,让学生懂得感恩老师。学校从制度层面上设立的八大校园主题文化节日,让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变为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保证了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也促进了学校感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
健康的心态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而感恩教育的成功又会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学校在心理辅导课堂上专门增设了“感恩父母”“命运之碑”“护蛋行动”等专题感恩活动,在“走近经典,体验感恩”的主题系列班会上,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共叙感恩话题等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此外,心理辅导老师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感恩价值观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对待世界、人生和自身价值的观念和态度。
(五)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开展,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外,还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学校为学生搭建充分的舞台,将学生社团作为自主管理的组织保障,创设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环境,由学生会承办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由班级轮流主持每周升旗仪式;参与学校楼名和路名的命名活动;参与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讨论修改和参与奖学金制度的制定等,这些自主管理和自主参与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感恩教育中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不仅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还首先应该是“常怀感激之心的人”。因此,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以一种感恩、理解、宽容的人文情怀,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作为校长,既是感恩教育的倡导者、策划者,又是身体力行者。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普通职工,或是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只要他们有困难,我都会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学校的许多干部也都是感恩教育的实践者,他们也都纷纷以帮困助学、捐款、捐物、家访、谈心等各种形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校领导的爱心实践行动带动了学校教师的爱心热情,我校土家族教师柴本胜,为了报答老家湖南贫困山区母校的培育之恩,到我校工作的第一年,就拿出全部收入2万元,为母校门前铺设了一条路。此后,他每学期还拿出3000元在母校设立了“本胜”奖学金。他感恩母校的行为在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学生的爱心和感恩行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从1998年开始至今,学校把每年一次的“教师节”定为教师的“爱生节”。教师节前后,教师走访学生家庭,送去对学生的关爱,以实际行动回报学生,回报社会。可以说,教师知恩、感恩、报恩的行动乃是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感恩教育。
三、加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感恩教育工作实效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感恩”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感恩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学校要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感恩教育持久实施。学校理顺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工部、年级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职能关系,落实责任和目标,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通过设立班级德育管理目标考核及“德育十佳先进工作者”评选等众多激励考评制度,逐步建立了一支有爱心、负责任、讲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还成立“两院五中心”(学生科学院、学子人文书院、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科技教育中心、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资源平台和管理支撑。此外,学校对外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让感恩教育与社区有机接轨和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感恩教育上的合力,提升感恩教育工作实效。学校多年来持续系统开展的感恩教育取得明显实践成效,感恩让师生学会了尊重、理解和宽容,不仅为学生带来幸福的体验,成为学生爱心的原动力,而且引发了学生对亲情、孝心、仁爱、关怀、同情、理解、尊重的思索,激发了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2002届考上清华大学的张俊燕同学在给母校的来信中关注学校的发展,在校园绿化问题、毕业典礼问题、奖学金制度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带有创造性的建议,真情体现了一位感恩母校培养之恩学子的责任意识。2007届学生殷文馨同学为报答学校的培育之恩,主动把自己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的一万元奖金捐献给我校的“爱心基金”,为学校的爱心工程增砖添瓦。2010届罗竹悉同学,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不仅积极捐款,还长期与都江堰中学同学保持通信,不仅为灾区同学送去了物质的帮助,更为他们送去了精神和心灵的慰藉;2010届毕业生,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尚鹏同学在“悦苗”儿童福利中心奉献爱心,陪那里的孩子做游戏、给他们喂饭,在“温馨冬至夜”活动中,他还独自帮助残疾的学生上厕所,他平凡的言行里洋溢着一份对残疾人的爱心和关怀;为了给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献上一份厚礼,我校高二学生纪晓宇本着“公交优先、绿色世博、低碳出行”的理念,用了九个月的时间,手绘了一张“世博地图”,表现了我校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受到同学、老师和世博出行者的称赞和欢迎。纵观我校的感恩教育,我们发现,情感体验在感恩教育的实践成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每一项感恩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着学生践行的平台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则注重从情感切入学生个体的心理世界,激发他们心灵的共鸣,促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有力地促成了德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仇忠海工作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