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挑战和探索

时间:2022-03-18 10:54:54

导语:高等教育评价挑战和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教育评价挑战和探索

【摘要】由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面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国际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大学排名、院校评估、指标构建及变革趋势等内容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未来高等教育评价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分享了构建更为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探索。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大学排名;院校评估

为推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2018年7月12—14日,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了“面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国际会议。来自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评价领域专家和全国近百所高校的200多名代表齐聚清华,共同交流和探讨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未来。清华大学教研院院长谢维和这样概括大会的主题:高教评价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治理问题,还是具有时代性的一个重大话题。总结分析此次会议的内容,有助于厘清目前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了解国内外最新高等教育评价的研究探索,把握未来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为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及政策制定辨明方向、提供参考。

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变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世界高等教育进程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人口的飞速增长,有可能带来新时代的教育“革命”,引发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乃至强国的重新“洗牌”。全球高等教育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和高等教育系统人才培养供求的不匹配日益凸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副总干事格塔丘•恩吉达(GetachewEngida)在其主题演讲中指出,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变革,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完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模式既不可取,也不可行。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与评价部主任、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克•范•达默(DirkVanDamme)在其“全球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均衡,趋同和分化:从卓越研究到技能管理”的报告中指出,世界各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在理念和模式日益趋同的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却出现明显“分化”。有国际机构在评价学生能力时发现,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家的中学生数学和识字能力甚至比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还要好。这说明不同国家、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千差万别,也折射出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明显问题。另外,高等教育的人才供应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还因为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出现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学历层次普遍提高,一些国家出现高学历层次人才比例居多、基础技能型人才短缺的人才供给失衡问题。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合作交流的日渐频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也激发了高等教育机构对人才培养的新思考。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加雷思•埃文斯(GarethEvans)在“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高等教育面对的挑战”主题演讲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全球化时代要求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国际观、政治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但由于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仍然是以维护和增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主,地缘政治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可能会成为学生国际观、政治观和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关于如何培养的问题,他指出虽然随着在线教学技术、方法和教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习资源和途径得到快速增长,但陈旧过时的教育教学模式仍未发生彻底改变,教育质量低下,学习危机的存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高等教育的标志性成果是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并即将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王启明在讲话中以新时代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高等教育四十条”为蓝图,系统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目标与任务,如高等教育要实现“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引领,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等,强调高等教育评价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回答并实践的一个时代命题。

二、目前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高端人才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实施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本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希望以此提升高教实力,实现科教兴国目标。这进一步凸显高教评价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会上国内外学者们主要针对现存两种高等教育评价活动:商业主导的大学排名、政府主导的院校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一)商业主导的大学排名。近年来大学排名愈加盛行,不时牵动社会、高校和学生敏感的神经。不管是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QS、USNEWS、THE、ARWU,还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大部分都隶属于教育企业、集团或民间组织,由商业力量主导。大学排行榜在吸引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激烈讨论。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艾伦•哈泽尔科恩(EllenHazelkorn)、密歇根州立大学布兰登坎•特维尔(BrendanCantwell)等人在发言中均指出,大学排名将大学之间的可比信息进行整理之后,以一种直观、透明的方式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了解有关大学各种信息的需求,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首先,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共识的评价标准,导致很多排名的指标设置不够客观,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置主要基于指标制定者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判断,缺少可靠的实证或理论基础,难以准确反映大学真正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其次,绝大多数大学排名使用统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院校,无视院校间的合理差别和办学特色。缺乏差异化的院校评价不仅直接导致了排名结果有失公允,还间接造成了排名靠前的院校成为标杆并引导其他院校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大学的同质化。最后,大学排名将院校排序或划分“等级”,很有可能引发院校功利的“盲目超越”。特别是现阶段大学排名以科研成果为主的评价体系很容易引导大学重视研究却轻视教学和社会服务,使大学放弃对自身使命的坚守。当前,除了对大学的主要职能进行评价外,对院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也很重要,但如何评价院校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如何评价院校治理成效等是现阶段大学排名的缺失部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政府主导的院校评估。全球化环境下各国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保证和提高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把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重点,设立专门的评估认证机构对院校进行评估。虽然这些机构大多是非政府的第三方专业组织,但政府作为重要出资方和评估政策的推进者,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拉姆•罗摩克里希纳(SeeramRamakrishna)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的多元利益相关者拥有对大学各方面表现的知情权,因此除了政府将院校评估结果公布于众之外,院校评估过程也应当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拥有全球最大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教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也在大规模评估实践中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评估经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林梦泉、北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厦门大校邬大光等代表在发言中,不仅从学理上梳理了监测评估、水平评估、成效评估等概念的涵义,还以中国不久前进行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为例,分别从评估机构、评估研究者和院校管理者等不同角度,围绕评估的核心概念、主要标准、政策导向和实践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有意义的讨论。

三、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评价的趋势与探索

面对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变革和目前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建立起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与推进,构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如何抓住21世纪高等教育变革的机遇,建立起更为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让大学被各类“排行榜”牵着鼻子走,助力“双一流”建设?鉴于高等教育评价的全球性和普遍性特点,中外学者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与探索分享了智慧与思考。(一)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美国印地安纳大学维克多•伯顿(VictorBorden)认为,高等教育评价迫切需要强化分类评价,用多把“尺子”评价不同类型院校,进而构建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伯顿全面介绍了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对美国大学的分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新增加的“大学社会参与”分类在引导美国大学关注社会服务和社区参与功能上所起的作用。相较于院校分类研究,院校分类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一些分类评价研究项目的探索和进展值得关注和借鉴。比如由欧盟委员会开展的“大学分类和多维排名”(U-Multirank)项目、荷兰文特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所承担的“欧洲大学分类”(U-Map)研究项目等。这些项目在评价维度和指标设计方面,既重视对高等院校三大职能的评价,又强调院校特色,兼顾不同语系差异,吸引尽可能多类型院校参与分类评价的理念及其操作实践,使得分类评价的目标逐步得以推进。总体而言,院校分类评价将成为高等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其评价理念和方式既契合院校多样化实际,结果也有利于各类型院校的多元共存与发展。英国林肯大学罗杰•金(RogerKing)认为,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评价的真实和准确性,应当在传统的学校自评或政府认证基础上,突出和强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除了采用如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传统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外,还要拓展数据获取渠道与方式,比如收集和分析社交网站上学生对大学的评论。如何应对当前愈演愈烈的强调绩效与将大学等同于企业的评价方式?印第安纳大学“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NSSE)负责人亚利山大•麦考米克(AlexanderC.McCormick)在演讲“超越KPI:以改进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改革”中指出:作为广泛应用的绩效管理工具之一,KPI考核虽然具有简洁、直观、稳定、透明,很好地支持问责机制等优点,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忽略不同组织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以KPI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而产生的“目标转换”问题;在评价人才培养时,由于未考虑学生个人的素质条件和选择差异,而产生“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马太效应”问题等。为此,他提出“知证改进”(Evidence-InformedImprove-ment)的评价思路,以避免KPI评价弊端。知证改进的评价方式并不完全依赖于证据,还会考虑包括专家个人判断、观点等在内的主观要素,而且其所依赖的主观要素也必须建立在决策者大量知悉证据(informed)的基础上,特别要重视教学主体(老师与学生)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声音。他强调在院校评价中“绩效指标只是一种可能有助于改进问题的信息,而不是问题的答案”。(二)高等教育评价的指标构建。清华大学教研院教授、全球学校与学生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在报告中分享了其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的最新进展。她指出,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的难点和突破口在于构建新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课题组正在开发构建“多维多层评价指标体系(MMIS)”。这一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可以用“VIP”来概括:第一要凸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价值取向(Value),以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解决“中国问题”为目标,将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紧密结合。第二要突出指标多元(Indicator),指标设计要兼顾高校的综合功能和个性特色。比如中国有大量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这类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区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高校的评价不能仅仅考虑其在全球性大学排名和院校评估中的情况,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构建多样性、差异化评价指标,推动不同类型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要体现政策改进(Policy),帮助院校通过评价发现和诊断问题,制定相应政策,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改进工作,特别是要推动评价理念从注重院校资源、声誉和产出的“静止质量观”转变为强调大学教育为学习者带来变化和提高的“增值性质量观”。史静寰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多维多层评价指标体系”所包涵的人才培养指数(EI)、学术生产指数(AI)、院校发展指数(IDI)、社会贡献指数(SCI)和国际化指数(II)的基本内容。清华大学寇海明(HamishCoates)和大家分享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社会贡献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寇海明指出,目前高等教育评价把较多的权重赋予高校的学术生产,没有充分考虑高校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在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设计可量化、操作性高的指标对不同类型高校的社会贡献度进行测评。虽然关于如何对中国高校社会贡献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根据大学的功能及社会参与的形式,可以从教育贡献、机构贡献和科研贡献三个方面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可比指标对高校的社会贡献情况进行评价。

作者:连志鑫 刘路 单位: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