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研究

时间:2022-10-10 11:13:51

导语: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研究

【摘要】在学习型社会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重大转型机遇。移动学习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的实施面临着移动学习资源有待开发整合、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师资队伍有待整合培训等问题。应采取大力研发学习资源、建立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等创新措施,使移动学习更加适合成人高等教育。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移动学习;问题;创新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灵活、便捷的新型学习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成人学员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学习的需求。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移动学习的实施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一、移动学习的定义及其特点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移动设备,依赖当前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因特网及多媒体技术,使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自主学习的新学习方式。移动学习适应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和各年龄阶段成员的需求。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泛在性、及时性、网络性、虚拟性、碎片性及个性化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及生活阅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时间,自制学习计划满足自身需求。

二、成人高等教育实施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作用和意义

1成人高等教育实施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1)硬件设备支持逐渐成熟。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移动通讯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移动设备已广泛普及,这为广大学员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手机、Pad等逐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成人拥有这些先进的设备,这就使移动学习更加便利。

(2)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国。随着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网与无线网已覆盖全国各地,这为移动学习借助移动设备并依托于网络进行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知识提供了环境支持。只要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接入因特网,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所需,不再束缚于传统学习的固定场所、固定时间。

(3)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特点与移动学习的本质特性高度契合。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多重角色与在职性,使其大部分时间都忙于生活与工作,很难抽出固定或大量的时间开展学习,只能利用边角零碎的时间进行片段化学习。移动学习可满足成人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什么时候学习、怎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从而高效率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获得真正实用的知识。

2成人高等教育实施移动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1)移动学习可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成人学员肩负家庭、工作等多重角色,整天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难于抽出时间于固定场所开展学习。而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网络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学员随时随地学习任何内容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员坚持学习。

(2)移动学习更适合成人学员学习,满足即学即用的学习需求。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大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因此他们可以摆脱循序渐进的以传授学科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较轻松地接受以经验性、情境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能充分满足学员各种需求,成人学员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可以作为他们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而且他们又是带着问题而来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学习动机也强,善于实践操作,对问题理解相对较快较深刻。

(3)移动学习可高效满足师生及时交互。只要学员随身携带移动设备连接上无线网,随时随地可以在线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学习与生活经验,甚至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深层次讨论,增加彼此间深厚感情,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移动学习有力支持自主学习。成人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内容、时间以及方式也迥然不同,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安排学习,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动学习面临的困难

1移动学习资源有待开发整合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以教学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否则实用性不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都是成人,他们大都是带着问题来学的,目的性较强,以实用性问题知识为主要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学员来源广泛、结构复杂,所以问题范围也就极其广泛。我国现有学习资料虽然来源广,但依然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需要,有些学员觉得部分学习资源查找麻烦,甚至没有个别学员想要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教师如果对学习资源的开发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并有效利用,能为学习资源有效开发提供支持。目前移动学习资源主要由移动设备生产商提供,缺乏专业提供商。因此可以院校或地方为单位开发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或开发商专门从事学习资源的研发与整合。

2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移动学习优越于传统的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学习形式,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学习,不受时空和老师的制约。这一优势同时也会使学习者的学习缺乏计划性与管理,虽然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大部分自控力都相对较强,但是任何学习如果缺乏监管,不能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反馈,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学习环境可能比较嘈杂,容易分散注意力。还有的学员不懂得充分运用移动设备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在职的,大都是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片段化学习,容易使自己学习的内容不连贯,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员一般是基于某一问题展开学习,移动学习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基于情境的学习,使学习者结合固有的知识经验真正内化成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学为所用,激发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该认真策划基于情境的学习活动,确保其可控、高效实行,包括学习计划、目标制订、评价体系等等。

3师资队伍有待整合培训

移动学习打破了固定场所师生间面对面交互学习,但是,依然离不开教师的辅导。由于学员生源的复杂性,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另外,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离不开专门的优质的师资团队,相应的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广,能够甄别、选择、研发出优质学习资源,而且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研发技术。目前,专门研发学习资源的师资团队不充足,甚至一些教师的移动教学、技术技能还不足以辅导学员学习,还有部分教师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四、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展移动学习的有效举措

1大力研发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实现灵活方便的数字化学习,学习资源作为其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移动学习的效果,移动学习资源的研发与整合非常重要。学习资源建设要具有针对性。成人学员由于身肩社会、家庭和工作不同的责任,继续深造学习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好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基于问题或生活的学习。教学对象的宽泛多样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应根据学员情况,设计实用且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将单纯的学科型、知识型、技能型等教学内容,转变为基于问题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应能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注重学习与生活、工作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在进行必需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增加实用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管理等课程或内容,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构建以多种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有特色的现代课程结构。选择研发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内容,使学员通过进一步学习开阔视野,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使自己更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学习资源要具有交互性。移动学习使学员能够时时在线、灵活方便地学习,脱离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生生间面对面交互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开发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能对学员开展高效自主学习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信息的双向流通,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还可以求助老师辅导,及时得到解答。通过时时在线交互,还可以实现学员间的资源共享、分享各自经验、相互切磋、共同学习、共同受益。同时还可以建构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在线及时获得学习效果反馈,引导有效学习,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资源要具有实用性。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大都希望学到实用性的知识,而不是普教化的重理论、轻实用的知识。鉴于成人学员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因此,学习资源的研发应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通过开展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创建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起学员的情绪,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共鸣,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为所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资源要组块化。由于成人学员多是利用断断续续的碎片式时间开展学习的,且学习环境情况复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片段化的学习,极易使学习内容不连贯,学习效果不佳,自然就导致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因此研发者应根据学员情况、教学内容等,广泛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灵活有效设计教学内容,借助现有的先进技术软件,将学习内容设置为小模块且为同质的信息块,同时又不缺乏系统性,即虽然形式是“零碎的内容”,但每个组块间又不缺乏关联性且相互之间渗透着系统逻辑。使学习者可以随时终止学习,并在一个非确定的时间段内继续学习,帮助学习者利用较短时间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学习资源要界面简洁。成人学员利用边边角角的琐碎时间学习,很难实现长时间集中学习,加之多数学员有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验,所以界面设计应尽量采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或生动的视频、图文,避免使用长篇文本。否则可能使学员觉得学习内容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及效率不高。同时学习资源应该是可操作的,注意信息组织方式的非线性,使学习者可以对学习资源加工、建设,使学习更方便、效率更高。

2建立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评价体系

系统、适当、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更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效果、质量的提高,激发学习者内部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应该能够从多个方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评价要有激励性,能够促进学生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移动学习评价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学习资源是核心内容,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学习资源的内容、功能、呈现形式、组织方式等多方面应该是多样的。就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来说,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成人学员通过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深入学习,获得实用知识并有助于解决问题。学习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员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片面化,可以是对内容、多媒体等的评价,也可以是对用户的体验及支持等方面的评价。

学习者外部环境的评价。学习环境是影响学员学习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的、技术的、情感的学习环境及资源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与学习过程密不可分。就学习者物理学习环境来说,由自然和人为因素组成,成人学员肩负着多重角色,决定着环境的多样与不稳定性,如,所在周边环境的噪音、空气、光线、移动设备、网络速度等都是构成学员物理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学习环境各因素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学员学习效率。因此该评价应准确测量学员所处环境及该环境对学员产生的影响,并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学习者自身特征的评价。不同个性特征学员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有很大差异,每位学员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特点、能力水平的方法、内容就能进行最有效的学习。移动学习应设计能系统准确甄别不同个性特征学习者的评价系统,并因人而异地提供学习内容及学习辅导。学习成效的评价。任何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取知识或解决问题等,学习成效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满意度。因此移动学习应重视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与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评价活动应全面、丰富、智能等,评价方式不可固化、僵化、片面化,主张综合的评价观。从而增强每位学员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

构建资源开发的专门师资团队。要广泛从高校、企业、社会上召集不同专业层次的理论型和技能型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这些教师应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专业人士构成。师资团队应该能够站在时代前沿,深入研究探索,分析学员实际需求。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经常走访深入各行企业单位,积累实践经验;积极参与科研与调研活动,经常接触现代高科技和现论,提高研发能力与学术水平。加强校校、校企间的师资交流。学习资源研发要充分依靠高等院校的优秀师资力量。高校老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经验,对成人学员学习特点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他们可以广泛利用校内及社会优质资源,并结合本校成人学员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在已有成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出更适合本校成人学员的学习资源。同时高校之间的师资队伍可以经常交流思想、经验并分享各自的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受益,从而研发出真正适合成人学员的移动学习资源。各高校之间还要保持与相关企业合作,保障各种信息的畅通,一方面高校可通过企业更进一步了解成人学员的情况。如,教师可以走访相关企业实地了解实践中的成人经常会遇到哪些疑难,还可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加强教师研发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培训。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也是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会有很大帮助。对研发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师进行研发技术培训是实现优质开发、设计、整合学习资源的有效途径。如,教师可参加社会上专门的研发技术培训,系统高效学习先进的高科技的研发技术,也可以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建立研发技术网站,灵活快捷地提高研发技术能力。通过强化培训,不仅可以使教师接触现代高科技、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灵活高效运用研发技术研发设计出更适合成人学员特点的各种学习资源,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毛汉硕.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7(5):37—39.

[2]邓小华,张梅琳,谢立.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分析:一项基于四川省成人学习者的网络调查[J].成人教育,2017(3):25—28.

[3]李焕亮,姜秀梅.移动学习资源及其建设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55—56.

[4]吴莉菲.移动互联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探讨[J].当代继续教育,2016(1):39—42.

[5]蔡成芹.回归成人本性下的成人教学改革策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32—34.

[6]周婷,李峻.“互联网+”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与空间拓展[J].成人教育,2017(3):8—11.

作者:秦蒙蒙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