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3 10:15:29
导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四川陕西两省一直以来都是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大省,但是两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教育没能充分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若想使两省的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优劣互补;加大投资,服务社会;了解需求,优化学科;坚持特色,服务地方。
关键词:四川;陕西;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2013年,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这更加促进了四川陕西二省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研究了教育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那之后,先后涌现出一个个教育家、经济学家都开始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比如亚当斯密、马克思、马歇尔、舒尔茨等。著名的人力资本论就是由舒尔茨提出的,他是在1960年提出的这个学说,所谓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培养人才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都处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四川省不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在发展规模上都迅速扩大,但是两省的发展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
一陕西、四川两省地理人文等基本概况
陕西全省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在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陕西省农业、畜牧业、能源矿产业都发展比较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尽管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等诸方面因素,目前陕西经济发展还是相对落后,而且极不平衡。四川省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堆叠,北有巴山秦岭樊篱,南有云贵高原拱卫,构成了出名于世的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但是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现拥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2种,占全国资源总数的70%,为全国的资源、能源大省,是川气东送的起点。因物产丰富而被誉为“天府之国”。加之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四川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四川、陕西二省均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川陕二省南北相接壤,早在2013年就开通了成都到西安的动车,只需要两小时便可到达,这条线路的开通对于推动两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加密切了两省的联系和互动。2013年,四川省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共有18个,陕西有10个;四川在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比陕西多了一半还多,四川是人口大省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四川的地区生产总值也比陕西高。2014年四川省GDP总量居全国第8位,而陕西则排到了第16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比陕西要低,消费水平也较低。
二陕西、四川二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1.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陕西省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龙头,全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育大省”,现有专业覆盖了我国高等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所有专业,在西部地区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的。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纺织、能源、医药、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陕西省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1999年陕西省只有普通高校43所,招生数6.80万人,毕(结)业生数3.63万人,到了2013年,普通高校有92所,几乎增长了一倍,招生数29.79万人,毕(结)业生数高达25.38万人,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着。2.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四川既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大省,全省高校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全部12个学科门类,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78个。自高校扩招以来,四川省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99年,四川省有普通高校43所,招生数6.55万人,毕(结)业生数3.55万人,到了2013年,普通高校有103所,招生数35.78万人,毕(结)业生数达31.84万人。3.四川陕西二省发展情况对比。(1)四川陕西两省经济发展状况比较。2014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8536.66亿元,而陕西则较低,从居民消费水平来看二省不相上下,但是四川是人口大省,地区生产总值虽然较高,但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就不如陕西省了。再把二省经济发展状况与发达地区相比(以北京为例),明显看出各项指标相差都很大,不管是消费水平还是人均生产总值都远远超过川陕二省。(2)四川陕西两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比较。2013年,四川普通高校共有103所,陕西有92所;四川普通高校招生数35.78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27.08万人,陕西普高招生数29.79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07.76万人;从2013年普通高校毕(结)业生数上来看,四川省有31.84万人,陕西省有25.3万人;这二省在普通高校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上都和前述数据有同样的规律,即四川省比陕西省多。单从这些数据来看四川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比陕西省的好,但是从人口来看,四川省的高等教育就远不如陕西省了,2013年四川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2140万人,而陕西有3612万人。通过二省与北京发展状况的对比可以看出,在高校数量方面,北京比二省少,在普通高校招生数、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每年普通高校毕(结)业生数等方面也比川陕二省少,但是普通高校教职工数要比二省多很多,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与二省不相上下。由此可以得出,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师生比是很高的。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川和陕西二省发展速度相当,发展水平也是不相上下,所以这就更增加了二省高等教育方面的可比性,对比二省的发展状况,便于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探索。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到底有没有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究竟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更好地提出解决策略。很早之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他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与条件,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教育的良好发展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质量又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投入的力度。1.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教育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并且会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投入资源多少的影响,而资源投入的多少又取决于经济活动水平,所以说经济发展的程度就会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供求关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只有当供求达到平衡状态,才能和谐发展。所以,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必然引起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发展变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前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与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一致。2.高等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生产实践已经逐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等教育在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都日益突出其重要性。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有三大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体现出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要求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有所突破,以攻克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高等教育的服务社会功能,要求大学要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大学教师要走出校门,直接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就把这项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高等教育的这三大功能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必须把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让大学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社会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更直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密集和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具有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的大学支持。
四未来二省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
综上所述,可以看得出陕西和四川二省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两省均处在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我国已经实行西部大开发很多年了,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是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那么如何联合陕西和四川两个教育大省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担,共同带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从而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很值得去深入研究的。根据前述内容,本文提出以下发展意见。1.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二省在各自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要充分发挥各省不同的资源优势,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二省高校众多,但是师资力量却比东、中部地区匮乏很多,所以,如果能实现高校间师资力量共享,就能更进一步解决师生比的问题,高校的等级、层次都是不同的,要加强合作,必须做到“强强联手”“以强扶弱”,名气大,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充足的高校互相合作,就能强上加强;对于各方面力量都比较薄弱的学校,“强校”就要多给予帮助和扶持。现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方面也开始享受科技发展成果,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手段的出现,能够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比如现在的网络课程、网络图书馆、幕课、各种手机应用以及电子资源都能无时空限制地使用,因此,可以利用新科技使高校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2.互相学习,优劣互补。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总体比较差,四川省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水平低,各自都有优缺点。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又成了关键问题。两省的高校教育资源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陕西煤矿资源丰富,有关矿产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比较多,四川的大学就可以聘请陕西的专家来交流、作报告、作讲座等。3.加大投资,服务社会。和全国教育投资量相比,西部地区教育投入还是严重不足,政府是教育投资的支柱,但是也不能完全靠政府。要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等功能,高校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陆续开展了大学讲堂等活动,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种“订单式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而且能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速度。4.了解需求,优化学科。陕西省地形狭长,南北差异大,不仅是气候差异明显,经济发展差异更明显,四川也不例外。陕西省北部以矿业为主,关中平原以农业、制造业为主,陕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发展绿色产业。四川省主要呈东西分布,人口上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这主要基于地理因素。川西一带高山林立,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主要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若想实现整体发展,必须大力扶持发展落后地区,缩小差距。根据二省不同区域发展的不同产业来设置不同位置高校的专业结构。就陕西而言,在陕北地区应多设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专业,在关中地区多设置农林业以及各种制造业等专业,高等教育拉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典型案例———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东距西安80多公里,西距宝鸡80多公里,自然条件优越。示范区原拥有2所大学、5所科研机构、3所中专,聚集着农、林、水、牧等64个学科的4000多名科技人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了6万多名农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5.坚持特色,服务地方。从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特征来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科专业。陕川二省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陕西省是十三朝古都,所以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而四川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高原、山川、河流众多。所以在学科设置上,陕西应着重发展历史文化学;四川则可以重点培养畜牧业、水电业方面的人才。同时,四川民族众多,一定要发扬名族优良传统,在发展的同时要有所扬弃,不能丢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能好的坏的都传承。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考虑地方需求,不能千篇一律,有特色,才能立足。
作者:刘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戴小玉.高等教育与陕西区域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10.
[2]杨甜.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1.
[3]何洁.四川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1(5):28-32
[4]卢铁城.2013年四川高等教育发展报告[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EB/OL].data.stats.gov.cn/.
-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下一篇: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