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10 08:50:24

导语: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策

1现代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西方世界现代化特征的显现,随着近代西方的军事进入,随着工业革命及经济全球化,逐渐的在中国出现了历史重演。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也在逐渐显现,如迷醉于科技的力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精神家园的迷失,自我认同危机,异化等等。在中国,从“体用之争”到“洋务运动”,再到“”,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国外先进科技的包围中不断膨胀,中华民族看到了坚船利炮的能量,看到了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巨大效益,因此,我们对器物的崇拜、对科技理性、物质及金钱的崇拜已经不可避免。正是在这种现代化压力下,中国高等教育承载着振奋民族、富强国家的历史重任,传统文化的传承被终止,政府办学更加注重技能教育,追逐科技理性和社会效益被看做政府办学的最大目的,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包装下,这一切显得那么顺其自然,显得那么合理。今天,中华民族虽然已重获新生,但我们对器物的崇拜似乎已经成为惯性传统,现代化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我们不能不去面对。

1.1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错位

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科研活动、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然而,受现代化科技理性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过度强调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其他任务。高校盲目适应市场形势,过度迎合社会和学生需求,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从而忽视了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很多高校出于功利角度考虑,在学科建设中,往往重理科轻文科,重应用性学科轻人文社会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学科及应用学科等具有实效性的学科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文史哲学科却相应被边缘化。我们不否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类、经济信息类、管理类等学科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生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高校对人才培养片面的理解为技能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将会走向技能主义。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的使命不仅要服务社会,还有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没有科学研究,创新性的知识也就不复存在,科技的服务社会功能也不能共生;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的科学和技术人才,同时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1.2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点遮蔽

受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越来越迎合市场需求,投学生之所好,在某种程度上大学似乎已经成了名利场。科学知识与市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知识的工具性特征一旦被市场绑架,高等教育本身就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它就简化为对科学知识的简单获取,寻求短期利益,从而割裂了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功能。很多大学生进入学校忙着考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他们热衷于经济类的学科学习,只是把知识学习当做致富手段,期寄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利益。接受高等教育成了大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是大学生借由实现自己理想生活的工具,他们往往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习,把知识功利化。马克思说,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但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世界,都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去改造世界,那谁去搞科学研究呢,“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知识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1.3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教育被边缘化

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应是高等教育的主旨,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很多高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和学生需求,把大量的应用类课程排满了教学计划中。按照国家规定,高校必须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等涉及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社科教育课程,但很多高校领导不重视,在他们的推动下不断开设“实效性”强的专业,一味的迎合市场,不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陷入了现代化教育危机,沦落至边缘化可有可无的境地。受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获得应用性知识、获得文凭似乎成为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他们不关心,也不关注国家大事,崇拜商业精英,对如何获取财富的书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他人获得财富的手段,不关心获得财富的人的道德,价值观扭曲,这样的理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走入社会,如何才能让社会更加进步,如何让生活更加幸福呢。带着冠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价值观进入社会,给社会带来的不是精神引导,他们只是社会的行尸走肉,缺少激情,缺少社会责任,缺少承受能力,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化存在。

1.4中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弱化

世俗化的现代化特征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使得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工具化的特征,他们如同被生产出来的商品,缺少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高校急功近利的为社会输送“应用性”人才,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工具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缺少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工具性存在,他们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却缺乏创新精神。

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向反思

时至今日,大学已经很难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限,受现代化发展影响,大学已经不再是远离社会的封闭的象牙塔和上层建筑,而是现代社会得以健康运行,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确产生了负面影响,引起了教育者的焦虑与不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化教育理念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该肯定现代化教育理念仍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教育走向片面化,从而遗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2.1中国高等教育应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如果一所大学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遗忘了人文精神,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这就是‘半个人的世界’。”固然,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贡献,生于忧患的中国大学出于急于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考虑,重视理科工科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我们中国已经进入大国行列,并为走向强国做努力。我们不仅仅应该培养出能造出机器的人,还应该培养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我们需要的不是只遵守“客观规律”的工具,我们需要的是有“文化”的人,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科学与人文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融合的,在大学的教育设计中,应该将技能性知识与引导学生价值理念的知识相结合,不偏颇于工具理性,不萎靡于价值理性,正确把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等基础性关系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社会、生存等问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

2.2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都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有境界的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传统应该说到今日也不过时,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外在的技能和技艺,还包括内在的向真、向善、向美。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文化修养的人,他们能对周遭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够理解人生存的意义,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做出有益的贡献。培养健全人格的人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加强价值观教育,从学校的层面切实提高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做到学校重视,教师负责的态度,不要盲目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意志、公平竞争、社会责任的人,他们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能够理解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懂得理解他人的疾苦;成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者,这样中国的复兴之路才有希望。

2.3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民族难以走向富强,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将会走向衰落,而高等教育的兴衰则关乎国家的兴衰,关乎我们的大国梦,关乎我们的强国梦。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他们不仅能用自己所学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使自己具有向真、向善、向美的品格,他们还应该是具有独立见解、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用这种能力进行知识再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2.4中国高等教育应着眼于国家利益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我的课堂上总能听到很多同学表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羡慕,对中国制度的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想是大学生羡慕国外生活的根源。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国家利益,防止崇洋媚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形成为国家前途所奋进的氛围。大学生应该清醒的知道安全而稳定的国家,是个人理想实现的基础,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每个人作出努力,尤其是未来社会栋梁的高校学生。

2.5高校应该成为社会精神的引领者

高校对社会的发展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工具理性功能,高等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提供人才支持和原创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是价值理性功能,高校应该是社会精神的引领者,它们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承担着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疏导功能,是社会的道德榜样和先进文化的推行者,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

3结束语

反思现代化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我们应该看到现代化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看到这种价值观念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大学理念定位错位,走向功利化的态势,我们应该摆脱中国高等教育的工具性思维,大学不仅有服务社会的功能,还应该是培养人才及科学研究的摇篮,办大学应该是给社会提供一个精神的高地,形成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具有独立见解,独立意识的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培养有正确价值观念,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做奉献的人。

作者:王丽杰 单位:河池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