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高校学生创新论文
时间:2022-12-16 02:49:41
导语:后现代主义与高校学生创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对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理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将后现代主义中关于权力、对话、知识等观点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为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宽阔的想象和创新空间。当前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一些学者基于对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理解和研究偏好,提出了各自的思想和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菲尔德、霍金森、英格里西、麦克西等。正如后现代主义反对理论“迷信”、崇尚知识开放,对不同学者提出的教育管理思想,我们也需要批判性地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这些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启示可以从教育供给、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理解。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教育组织处于供给方的地位,而教育对象则是教育的需求方面。作为供给方的教育组织,应该适应教育对象和外部约束条件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发展,没有统一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形式和本质。该观点的核心内涵或者启示在于,教育组织不能一成不变,一方面由于不同性质的学校,由于教育的目标、对象及所处的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组织必须随之适应变化并形成新的特色。另一方面,同一学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育对象的属性和需求存在阶段性差异,需要教育组织根据不同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教育的指导思想看,理论指导实践,好的教育工作需要有“好”的教育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但是,何为“好”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和认识。从宏观层面上说,好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需要紧跟世界教育潮流,及时引进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实践;从微观层面上说,由于教育组织的性质和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教育组织需要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针对性,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针对教育组织的调整进行创新。教育组织的变革和知识理论的创新和调整,最终都反映在教育过程之中,换句话说,教育过程体现着教育组织和知识理论创新的成果,这是由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管理是事实和价值统一的过程,把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排除于教育管理过程之外只重视教育管理的事实,长期以来质问“事实怎样”,而不关心事实背后为什么会这样及应该怎样的问题,把复杂的教育管理问题有意简单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现代教育管理学把重点放在管理技术的研究上以提高管理效率。所以,教育管理不能仅仅注重事实,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价值问题的考察和研究。如果说教育知识理论及教育价值关注的是“好的教育管理应该是什么”,那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则解决的是“好的教育管理应该怎么做”。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看来,教育管理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因为组织本身的动态性决定了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把权力变为管理的实践需要有效地对话和沟通,而对话和沟通从根本上说是对教育需求的一种“市场调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调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学生主体特征变化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运用路径
从以上几方面看,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是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它更注重对学生主体属性的尊重及对学生主体特征变化的及时反应。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运用到学生工作中,要求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一些非主流的、多元的文化思潮通过网络媒介冲击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信息观、价值观、竞争观、民主观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独立性强,有创造性,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媒介,方便地与外界沟通,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生活上比较休闲、随意。但我们也发现他们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层人群及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其他群体明显要差,多数处于“浅灰色区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时,容易产生适应与情绪障碍。
(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路径
1.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及文化多元主义,不一味寻求“同一性”,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从这点出发,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承认学生是独特的、唯一的个体,建立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和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观。以人为本,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构建差异化的学生发展思维。不得不承认,在现今的高等教育中,依然还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忽视个体需求的问题,按社会需求塑造学生,把他们看做是知识的容纳器,并按社会需求塑造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学习和发展。学生工作者在很多时候扮演“灭火器”、“高级保姆”等角色;学校往往以“不出事”、“求稳定”为评价学生事务管理的标准,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的学生发展观承认学生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由生物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实现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激励学生在思想、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多维性。主体平等,从学生主体差异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观。学生不是标准化的商品,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对于学生评价,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者面对多少个学习者,他就必须建立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产生多少种不同的影响,接受多少种不同的评价。而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者按照自己的预期要求学生,按照自我设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学生不仅受到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不平等对待,更受到排斥和贬低。事实上,在我们认为的好学生之外,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他的工作领域中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理念能激发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潜力,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尊重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学生工作实效。满足学生身心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需求。大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包括一些思想品德课程。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绝不仅仅是专业素质,高校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就充当了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学生工作者的主要阵地,如何设计、架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如很多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和明确的生涯发展目标,把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内心和职业发展上来,把各种学习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这样,高校学生管理已事半功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也是管理的基本前提。我们尊重世界的丰富与多元,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在多样化管理的同时,实行“平等”管理,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不要用所谓的“好学生”的管理方式“雕刻”所谓的“边缘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个性发展。3.树立平等包容的师生关系观,创新师生交流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威,推崇对话,强调开放性、平等性对话,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主张一种开放、公平的对话,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它追求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我—你”的关系的内在生成。它认为教育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即二者作为两个主体在交往中发生相互作用,谁也不是客体,谁也不能操控谁,亦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另一方身上。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师为上,生为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封闭的,缺乏对话和交流。这种人治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很少有创造精神。后现代主义为我们重构了一种平等、对话、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创新师生交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影响、包容的互惠式关系,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过程中是民主的、双向的;教育方法上应是服务的、“教学相长”的。和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其目的不在于证明一种立场的正确性,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真诚对话寻求真知,达成共识。同时,应该宽容学生在知识和行为上的错误,理解、帮助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智服人,走进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他们在成长、成才、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娱乐及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正面引导和帮助。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尊重和真诚,他才会走近教师,聆听教师教诲,接受教师影响,真正从内心认同学生工作。
本文作者:邵鸯凤工作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 上一篇:学前教育的原则与发挥研究
- 下一篇:试议节能评估工作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