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建智慧型图书馆综述
时间:2022-06-05 11:52:00
导语:高校创建智慧型图书馆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智慧型图书馆的概念
智慧型图书馆这一概念在中国台湾较早使用,但似乎并无明确定义。从网上资料来看,其实质更接近于图书馆ATM(一个带操作面板的书柜,读者可凭有效读者证在该设备上借还书),如果将其称为智慧型图书馆,恐怕会令人感觉名不副实。在大陆,2005年9月,东莞图书馆推出无人值守、读者自助服务的自助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365天天天开馆,24小时时时开放”的服务形态。2007年12月,东莞图书馆又推出图书馆ATM。[1]这两种提法更切合实际一些。2009年IBM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有人受此启发,提出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智慧图书馆(SmarterLibrary)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它的最高阶段就是各部分都由图书馆智慧化地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达到“智慧”状态。[2]因此,智慧型图书馆,可以说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人才智慧优势,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全方位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智慧型图书馆应该有别于普通图书馆,应具备下列主要特征:
二、智慧型图书馆的特征
(一)人才密集性
与普通图书馆员工学历层次、文化素质、业务水平、职业素养总体不高相比,智慧型图书馆聚集的是敢于独立思考和富于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信息组织、信息服务等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高效率地收集、处理、组织、加工、传递、应用信息,能熟练地驾驭信息和知识;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与人本身的发明创造智慧相结合;具有独立科研能力,能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能生产和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正如中山大学图书馆程焕文馆长所强调的:“图书馆员的天职就是服务;而服务的优劣则取决于图书馆员的智慧。”[3]唯有聚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图书馆才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先进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人才的增加,智慧型图书馆采用了更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物联网技术等等。物联网相对传统互联网络,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功能。因此“在图书馆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使得图书馆的应用架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导致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模式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4]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的海量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等加以分析,能够提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互动沟通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如用户间的互动沟通(可以自动催还图书,可以有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心得、书评等)、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沟通(服务信息主动推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图书,超期提醒,智能借书,读者推荐采购图书等)、图书馆间的互动沟通(资源共享,馆际合作等)、用户与信息资源的互动沟通(评论,根据浏览习惯、借阅习惯、类似读者的借阅经历和评价主动推荐呈现等)、信息资源间的互动沟通(根据书籍类别,用户喜好列表显示等),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利用RFID技术的自助图书馆或图书馆ATM将优秀人才从事务性操作和管理中解放出来,从事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还有诸如跨媒体搜索与推理技术、主动信息服务技术、自动翻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智慧型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在构建知识网络、提供知识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管理高效性
智慧型图书馆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其管理更高效。仅以RFID技术为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2年其为世界上首座全面部署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馆,简化借还书手续,同时缩短借还书所需时间;将自动借还书机设置在读者上下班或假日经常出入的地点,读者不需要刻意到图书馆就可以借还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因RFID的应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有效化;利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财产管理的资讯化及高效化,使图书盘点工作简约而且错误率低,减少图书上架所需人力。“其具体成效,在经费上每年可节省2,800万美元;在管理上,每年可节省2,000名人力成本;借阅次数,一年由1,000万人次提升到了3,100万人次。”[5]在大陆,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后,RFID自助借还机承担超过50%的文献借还,“到馆人数比原来增加了6-8倍,外借数量增加了5-7倍”。[6]这还没有将解放出来的人才所从事的知识服务产生的价值包括在内。智慧型图书馆管理的高效率、高效益可见一斑。(四)服务创新性普通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以提供书刊阅读和借还为主,其咨询服务往往以解答式服务为主,课题式服务较少,多是被动地等待用户上门。传统的信息服务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搜集、组织和传递方面,知识含量较少。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其本质是知识创新,重点是帮助用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智慧型图书馆借鉴银行服务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等的推广使用,使大部分的印刷型图书流通事务由读者自助完成,同时为读者提供高附加价值的知识服务。服务模式则是“向开放型、主动型、针对型、多样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型方向转化,提供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7]具体如:馆员与用户之间互动的服务模式、实时交互咨询服务模式、专用网站或主页的服务模式、动态性信息服务模式、网络协作数字咨询服务模式等。图书馆的服务产品、手段、方式、功能、效率得到不断改进。
三、智慧型图书馆的功能
如上所述,智慧型图书馆在人才、技术、管理、服务方面等存在诸多优势,这也使其承担的功能相比普通图书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根据决策者、专家学者、经营管理者和大众读者等不同用户对象简要概括如下。
(一)决策支持中心
智慧型图书馆应成为政府的智囊团,政府政策决策的支持中心。智囊团(thinktank)又称“思想库”、“智库”,主要是为决策和行动进行调查研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现今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已由经验型传统决策向科学型现代决策转变或正在转变,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及时、精确的信息资源作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图书馆把最新的数据和动态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各级管理者,可以为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文献信息的支持与保障。智慧型图书馆可发挥馆藏与人才、技术的优势,积极参与信息调研,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交研究报告,帮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方案建议,也可以研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政府制定、完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挥智囊团作用,以利于制定正确决策。
(二)科研服务中心
智慧型图书馆需要加强与科研部门、科研人员的联系,及时掌握科研动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搜集、选择、描述和组织、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并提供浏览、检索、导航等增值服务,更好地推动学术信息共享和为科研服务。很多科研成果都离不开图书馆,但普通图书馆员工与用户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不多。智慧型图书馆人才突出,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因而可以加强与用户的合作,强强联手,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对与用户科研合作、项目开发等技术性、专业性、研究性较强的知识服务领域多加关注,能为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提供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动态分析、预测报告等服务,为确定科学研究课题和技术攻关方案等提供支持。
(三)信息咨询中心
如今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息的竞争,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掌握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和依据,以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智慧型图书馆应在充分了解信息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用户需要的专利、技术、政策法规、本行业的发展形势、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占有情况等信息,将分散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提炼,最终以综述、述评、资料汇编、专题文摘、调研报告等形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进一步地,甚至可以针对公司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成为企业的参谋。
(四)更便捷的学习资源中心
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智慧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进一步深化,成为更便捷的学习资源中心。一方面,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等的推广使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自助借还书服务,使图书资料加速周转,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并在时间、空间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上的限制,用户获得印刷型实体学习资料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解放出来的人才,其中一部分会从事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向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学习课件,通过网络,用户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
(五)潜在功能
智慧型图书馆还能改变图书馆的服务面貌,赢得用户的尊重,并提升城市科技文化形象,培养城市阅读风气,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培养智慧型读者用户。
四、行政学院如何构建智慧型图书馆
(一)行政学院构建智慧型图书馆的优势
行政学院是培训公务员和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图书馆在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在:学院一般由政府领导人担任院长,与政府联系紧密,能够及时了解政府职能部门需求,有利于发挥图书馆的决策支持中心功能;行政学院的馆藏,具有明显“行政”特色,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有利于馆藏建设;基本上不像其他类型图书馆有成千上万的读者,而主要是以本校教职工读者为主,读者量较少,有利于强化科研服务中心功能;如果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先进行服务转型试验,则不需要加大硬设施方面的投入,这样影响读者面较小,能够降低试验的风险与成本。总体而言,以行政学院构建智慧型图书馆作试点,成本较低,如果能起到试验田的作用,局部实验,逐步推广,将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员长期埋首于事务性工作,可能会影响工作热情,产生厌烦情绪,感到枯燥乏味,缺少认同感,丧失学习的动力与压力。行政学院进行服务转型试验,图书馆员要积极开展创造性的知识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这给图书馆员注入了学习的动力与压力,要求他们成为学习型馆员,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智慧潜能,使他们在不同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馆员在发展中树立信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把自身的创造力用于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中,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员是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要素。构建知识结构合理、知识更新迅速、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保障,为用户提供具有较高满意度的知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智慧型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靠馆外引进,部分行政学院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制度,能够对一些高素质人才构成吸引力,吸引有志之士加入;一方面靠馆内培养,“通过为业务骨干提供事业发展平台,积极引导其从事有探索性、前瞻性的工作,通过工作岗位、研发项目、学术研究等促进队伍的成长和提高”。[8]不论是引进的人才,还是培养的人才,都必须有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要始终保持在学习状态,在工作中学习、思考,增长新知识,创造新方法,寻找新思路,以战代练,以练促战,持之以恒,使工作和学习同步提高,个人和全馆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组织变革
行政学院进行服务转型试验,在图书馆部门组织结构上需要相应变革,从以前的“大流通小参考”向“小流通大参考”转变,以前大量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需要转而从事其他工作,例如信息技术服务、知识服务等。因而必须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才能使馆员适应转型后的新角色、新任务,实现智慧型图书馆的目标。这离不开馆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正确引导馆员积极投入到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活动中,明确学习目标,充分调动起全体馆员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倡导馆员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来验证、诠释、丰富自己掌握的理论,集思广益,创造知识,把个人的智慧融合成集体智慧。“形成能够迅速吸收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应用、改善和提高,适合个人、团队、组织整体共同发展的图书馆”。
(四)馆藏建设
行政学院的馆藏,在内容上具有明显“行政”特色,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非常有利于文献采集,建立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行政学院系统可以联合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资源,形成的特色资源,使服务产品从传统扩展到多元化信息。将网上繁杂无序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需求,广泛搜集、筛选、分析、整理,按一定的主题或专题进行分类,编制专题资料,将学科新动态、新观点及具有潜在价值、深层内涵的新信息揭示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资源,方便用户利用,做好网站资源导航,及时更新。加大投入整合学院的学术成果,向用户提供专业化的公务员教育和培训学习课件。各行政学院的的调研报告等科研成果也都能实现网上共享。
(五)创新服务
智慧型图书馆不但要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更要提供知识服务。服务方式上,应开展网络参考咨询、虚拟参考咨询或在线参考咨询等。行政学院图书馆应紧密围绕政府工作和培训工作的需要,重点开展对策性研究与咨询。来学院学习的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带着工作中碰到的大量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希望通过学习求得解答和解决,以利于回工作岗位以后的科学决策。因而图书馆要针对这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研究要围绕大局、服务决策,不断拓展广度,强化深度,对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对情况的发展变化能够及时了解,并对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提出对策性建议,形成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调研报告,努力成为政府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决策支持中心和科研服务中心。
- 上一篇:旅游区农业农村工作报告
- 下一篇:调研室领导班子述职述廉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