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内涵
时间:2022-04-12 04:26:00
导语:高校创业教育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何谓创业教育
世界上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柯林•博尔,他提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而创业教育就是所指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岗位的创造者。”但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创业教育”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说法。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研究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提法:
(1)“人才说”,以培养创业者为指向,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人;
(2)“素质说”,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认为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者的素质,特别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3)更有学者从创业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的角度来定义,认为“所谓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创业教育上的界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界定一:创业教育就是在普通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界定二:创业教育学家贝沙尔(Bechard)和图卢兹(Toulouse)对创业教育的定义是“这是一种教学模式,教育与创造每一个对于商业创造或者中小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他们指出,创业教育对商业活动的各组合因素进行一种全新的整合。界定三:美国学者柯林(Colin)和杰克(Jack)认为,创业教育是提供个人具备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过程,并使其具备创业行动所需的洞察力、自负、知识与技能。尽管对创业教育的概念还存在着多种解释,但主要是两种倾向:一种是狭义的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经商,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的教育。
根据以上权威机构和国内外专家对“创业教育”的鉴定,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高校教育的特点与现状,本文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是以能力而非学历为导向的教育。本文所指的“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创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并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因此,从本文所界定的创业教育的内涵而言,高校创业教育从属于就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种方式。
二、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国内对创新教育概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相对于接受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总的概括: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开创性个体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形成创业基本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都属于育人的活动,都具有行为化的特征,二者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孵化器,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具体价值的体现。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尽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并不代表二者可以相互取代。因为要想创业,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专业的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但如果脱离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就如空中楼阁一样无法在创业中落在实处。
2.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就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型的制度性原因,也有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日渐尖锐的社会性原因。就业教育以直接面向就业岗位、填补现有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其成立的逻辑前提是“有业可就”,属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创业教育是一种与新的就业形势相适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获得寻找或者创造工作岗位的教育。它更具有主动性,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应对社会变化。创业教育本身不排斥就业教育,它包含在就业教育之中。就业应该包括从业和创业两个方面。从业教育就是培养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的专业对口的个体,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性”。不管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通过“统分”实现就业,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实际上都是以参与前人已经存在的事业即从业方式来实现就业。从这个层面理解,如果能在开创事业的同时获得自己的职业岗位,便是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的。所以说,创业教育观是我们应提倡的一种比自主择业依附性更小、主体意识更强的就业观念。
3.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是指与普通教育相对,对受教育者实施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专门的劳动技能的活动。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精神、能力培育相统一的教育。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这个基础相结合,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创业教育应该嵌入专业教育计划,建立在融合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创业实践活动,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教育也是专业教育的一种深化。创业教育通过各种创业实践、设计、模拟构想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情况,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做好自主创业与开创性工作的精神准备。因此,只有从专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的创业教育,才能更具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创业教育应该从专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符合专业发展方向、适应未来创业需要的能力结构,使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对有关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和梳理,不难看出,这些概念的存在对于创业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它们间接地规定了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影响着我们对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选择和组合。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教育部门、学校的联合行动,通盘考虑。创业教育的开展更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离不开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对创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可使我们更加明确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任务。
- 上一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研讨
- 下一篇:高校生体育兴趣培养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